■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捷興/文
劉羽潔/圖
本期話題
深圳的地下空間綜合開發走在全國前列,福田區作為深圳市的中心城區,也是全市地下空間利用最為密集的地區,截至2014年底福田區地下建設總量已達591萬平方米,佔全市地下建設總量的44%。越來越多人在地下空間工作、生活,然而根據農工黨深圳市生態專委會調研,當前沒有專門針對地下空間的標準規範,也沒有地下空間的環保專項規劃。
日前,由深圳特區報、福田區政協聯合舉辦的——“深圳市民論壇·福田區政協委員社區論壇”走進華強北街道,嘉賓與社區居民共同就“地下空間空氣品質”話題進行討論,現場不少市民表示對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並不滿意。
嘉賓分析指出,當前環境主管部門沒有將地下空間的監測納入環境監測體系中,對地下空間的監測沿用的都是地面建築工程的標準。嘉賓認為,地下空間與地面空間存在很大差別,制定地下空間空氣品質標準是當務之急,建議環保部門牽頭制定地下空間環保規劃,選擇人流密集度高的地下空間作為試點,不定期進行空氣品質監測,推動標準出臺。
●主持人
劉麗華深圳特區報記者
● 本期嘉賓
洪育才 福田區政協常委
民進深圳副主委
楊麗艷 農工黨深圳市生態專委會副主任
深圳市國房人居環境研究院理事長
陳雁濤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研究院工程師
徐友根 深圳市福田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
總工程師
嚴文興 福田區華強北街道福強社區居民
羅麗萍 深圳市賽格物業公司員工
地下空間空氣品質不盡如人意
劉麗華:福田區是全市地下空間利用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華強北地下商業街將在地鐵7號線通車時投入使用,屆時將是國內最大的地下商業空間。隨著地下空間活動人群越來越多,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因素。
楊麗艷:我們農工黨一直在關注深圳的城市生態環保問題。這次我們做了一個相關調研,因為深圳的城市空間非常有限,為了提升土地集約利用,下一步可能會更多地利用地下空間規劃。從全市來看,目前福田區地下空間的開發總量在全市範圍來説,比例是最大的。有一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福田區地下建設佔全市地下開發總量的44%,接下來到2020年可能開發量更大。這就意味著未來福田區越來越多的人會生活、工作在地下空間裏。
劉麗華:通過調研反映出什麼問題來?
楊麗艷:一方面是市民的主觀感受,通過對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間的市民做問卷調查、訪談,我們發現調查對象裏有超過一半的市民對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非常不滿意,感受非常不好。另一方面問題是國家針對地下空間空氣品質有沒有專門的規範,包括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以及地下空間的建設單位和管理單位有沒有對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進行相應的數據監測。
劉麗華:嚴先生,您在日常生活中覺得地下空間空氣品質怎麼樣?
嚴文興:平常在地鐵中還算比較好的,但是我們很多居民對華強北地鐵站以及近1萬多個鋪位組成的地下商業街的空氣品質還是挺擔心的。
羅麗萍:我家在龍崗,在華強北這邊上班,每天從龍崗區坐地鐵過來。就個人體驗而言,單個地鐵站空氣品質還是可以的,但轉机站空氣品質就沒有那麼好,尤其是布吉轉机站。我每天上班要擠四五趟才能擠上去,而且這個地鐵站是建在地面,空調系統沒有跟上去,人體感覺沒那麼涼快,加上人員多各種氣味都有,體驗不是特別好。至於地下商場,我經常去的就是華強北跟購物公園,便利店或服裝店還好,但是有些餐飲店氣味比較重。
缺乏標準,參照地面標準檢測地下空間
劉麗華:徐先生,對於地下空間空氣品質環保部門有沒有監測?有沒有標準?
徐友根:地下空間一般分三大類,一是地下商場,二是地鐵,三是地下停車場。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目前來説在地下商場方面有2012年的標準,叫做《人防工程平時使用環境衛生要求》,裏面對物理指標甚至細菌類都有規定。另外在環保方面有一個室內空氣品質標準,這個主要是針對地面的辦公、住宅等,地下商場已經有了人防工程的衛生標準,其他沒有的會先參照這個。
劉麗華:大家非常關心地鐵裏的空氣標準,平常對地鐵的空氣品質有沒有監測?市民擔心地下空氣是跟室外空氣交換的,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有利於人體健康的?
陳雁濤:地鐵的空氣品質是按照設計規範去做的。我們進入地鐵環境可以感覺到冷氣,那個冷氣是中央空調輸送的,風從室外進入風機房,通過空氣處理機組,在空氣處理機組裏有過濾器可以把大的粉塵、顆粒擋在外面,最後達到室內送空氣的品質標準,我們地下也有二氧化碳含量監控標準。
楊麗艷: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標準,2008年深圳頒布《深圳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暫行辦法》,要求主管部門專門制定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但目前環境主管部門沒有將地下空間的監測納入環境監測體系中。
劉麗華:現在市民的主觀感受不好,實際上也沒有納入監測體系,背後是什麼原因?
楊麗艷:首先是標準問題,現在標準有但是不太統一。剛才徐工提到2012年有一個《人防工程平時使用環境衛生要求》,但這個主要適用於地下商場;還有一個室內空氣標準,沒有區分地上地下,但是地下空間跟地上空間有很大的區別,空間比較秘密,現在沒有專門針對地下空間的標準。空氣交換一方面是靠自然通風,一方面是機械通風。我們也做過一些調研,發現現在很多新風的品質不是很好,效果並不是太理想,另外還有一個影響空氣品質的是室內的二次污染。
劉麗華:您覺得現在的標準和法規都不夠,對嗎?
楊麗艷:對,深圳作為國際化現代大都市,針對城市的發展趨勢,可以考慮專門制定相應的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標準。我覺得這個是當務之急,也呼籲相應的管理部門做專項研究。我們當時去調研,問一些建設單位有沒有按建設標準去做,他們解釋説肯定是嚴格按照國家相應標準,但如果沒有標準的,為了空氣品質更好而去增加預算,對他們來説並沒有必要。所以標準很重要,我們要前瞻性地看問題。所以政府應該有針對地下空間空氣品質的生態環保規劃和標準,建設單位才能按照標準去做。
劉麗華:網友説現在只是一個衛生標準,但是地下商城跟傳統的人防工程應該是不可以劃等號的,不應該只是一個衛生標準,而應該是一個生態環保標準。
徐友根:像地鐵、地下停車場是要通過人防工程的驗收,但不完全等同於人防工程,這方面的立法標準、條例、規範都要跟上。
劉麗華:就深圳城市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趨勢看,該不該出一個地下空間的裝修規範?
徐友根:這個應該出。所有的建築工程,像福田站的整個建設,裏面都有這些指標規範要求,只是在目前沒有專門的地下標準的情況下,還是要參照地面的標準,這樣也有人在管。
缺乏監管,指標合格不等於空氣良好
洪育才:除了標準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監測監管,到底由誰來幹這件事,責任主體不明確,就很難讓監測監管工作做到位。監管監測可以分為兩階段,第一是建設期,第二是平時運作期,在建設期,毫無疑問建設單位應該負責任,當然環保部門也應該參與。
劉麗華:網友問環保部門有沒有對地下空間空氣品質的專項規劃?
洪育才:沒錯,目前地下空間的商鋪,比如餐飲的比例是多重,這塊招商工作由建設單位來做,但如何把握這個度,從技術角度講應該由環保部門在建設期把好關,包括餐飲的量、分佈,還有商鋪的裝修材料,另外還有平時的監管,環保部門要把這個納入到日常工作中。
徐友根:網友問到的地下空間專項規劃,據我了解市裏面目前還沒有做到這一步。
嚴文興:我比較擔心的,一個是華強北地鐵所有的設備都是嶄新的,肯定會對空氣品質造成影響,這個影響到底多大,應該由權威的環保部門來發佈,不能由地鐵總公司自己説達標就可以了。還有地下商鋪裝修,1萬個鋪位,他們買的材料合不合格,是否達標由誰來監管,我覺得還是要環保部門來把關。
陳雁濤:我們會抽樣檢測。對於二次裝修材料,地鐵建設總部有一個現場管理部門進行品質把控,這是有監管的,而第一次裝修材料是由消防來檢查的。
羅麗萍:裝修的材料只是抽樣,萬一真有人把有“毒”的樣品用到裏面去呢?我覺得後續還是要進行監測,能不能像天氣預報那樣有一個實時檢測的顯示屏告知?
徐友根:這個可以逐步推。環境品質方面的問題,環保部門是監管部門,不過環保部門主要是管室外的環境,室內的環境跟人的健康密切相關,往往是衛生部門管,雖然叫衛生標準,但品質指標跟環保的指標是一致的。我個人也遇到過這類問題,到過一個新的地鐵站,感覺裝修不那麼合規,因為鼻子能嗅到異味。
洪育才:這個事情非常清晰,首先標準是缺失的,要有了標準以後才能有監測的依據,然後才有監管的依據,然後才能公開發佈讓市民知道。我們需要逐步把每個環節落實好,才能解決市民擔憂。
徐友根:關於地下空間空氣品質,之前環保部門也接到過這方面的投訴,也陸續做過一些監測,總體指標是合格的,但合格不代表空氣品質是好的。空氣品質標準有一個前提,就是空氣要無毒害、沒有嗅覺異常,如果人體已經感受到不舒服,指標再合格,空氣品質也是不達標的。但現實中很多東西儀器測不出來,這方面也關係到人體感受。
楊麗艷:我們調研的時候做過一個施工監測,取了幾個樣本做空氣品質監測,靠現在的儀器檢查是達標的,但是當時我在現場待了半個多小時,覺得非常不舒服。另外,那些在地下車庫長期工作的保安,一天待的時間可能超過6個小時,可能就適應了,但他們的身體狀況會不會有影響?在日本,針對長期在地下工作的人員有強制性的體檢,我們的用人單位是不是也可以建立這樣一個機制。現在人體感覺不舒服和指標是否達標,和長期地下工作對身體有沒有危害,這些情況都還不是太清楚。
建議:選擇試點監測 推動標準出臺
洪育才:這次華強北街道牽頭做市民論壇關注地下空間空氣品質這點非常好,但要真正做這個事還是要在市政府層面,因為還有一些標準缺失沒有補上,市政府的職能部門責無旁貸。我覺得可以學習一下香港,看看他們的標準是什麼樣的,是否適合深圳,比如他們是多大的人流密度,對比下我們的人流密度是怎樣的,我們應該做到什麼樣的標準才合適。
劉麗華:有網友一直在追問,希望有一個公開透明的平臺讓大家知曉地下空間的空氣如何。
楊麗艷:這個首先要環境主管部門牽頭搭建平臺,比如建立一些監測標準,在實施的時候可以用第三方機構的監測數據公佈給社會,讓大家了解事實。如果空氣品質好,大家很放心;如果不好,可以讓相應的管理部門、建設部門針對問題做改進。
劉麗華:很多網友説沒有想到深圳地下開發到現在,居然還沒有標準,地下空間要發展,這件事情不能掉以輕心,要有主管部門來牽頭做事。
楊麗艷:首先,環保部門要牽頭推動地下空間的生態環保規劃,制定相應的標準,同時應該引入數據監測機制,未來如果真的能做到在地下空間人流密集的地方定期公佈空氣品質數據,才能夠讓老百姓更加放心。第二管理層面要明確責任主體,地下空間的管理部門很多,除了地鐵,可能也有一些是社會機構參與建設的,還有大廈的地下停車場,不同的地下空間有不同的建設單位,也有不同的管理機構,他們是管理的責任主體。
劉麗華:現在標準沒有出來,但是年底華強北地下商業街就要開了,有沒有可能先出一個政府的規範性文件進行約束呢?
楊麗艷:標準制定需要一段時間。既然福田區提出這個問題,那能不能率先針對地下空間問題在華強北做一個規範試點呢?我們聯合建設單位、管理單位針對地下空間空氣品質做定期抽查,把這件事做好,將來對全市是非常有幫助的。
洪育才:雖然現在標準還沒有出來,但我們可以在華強北、購物公園這些人流密集度大的地方,定期做一些監測,掌握一些數據,然後推動標準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們不能光等著標準出來再做事。
楊麗艷:今天談的只是地下空間空氣品質問題,其實地下空間的生態問題範圍非常廣,未來可能還有其他問題,希望政府部門能更加關注,同時希望建設部門將來能夠引入更多生態化、低碳化的設計,這樣後期的管理和維護會減輕很多壓力。
徐友根:深圳正在創建國家中心城區生態文明示範區,今天提出這個話題,接下來我們環保部門會儘快研究如何推動這項工作。
劉家寶(福田區政府副區長):福田是深圳的中心城區,因為土地資源非常短缺,地下空間的開發特別需要。目前福田的地下開發佔了全市地下建設總量的44%,福田的重大交通樞紐有4個,基本上每一個交通樞紐地下有4條地鐵,這樣就伴隨著地下空間開發的必然,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是政府非常關心的一項事情。福田區政府會協調各有關部門對地下空間的空氣品質從建設到監督管理做一個先行先試。
他山之石
香港規定地下商場餐飲 只能是“復熱食品”
劉麗華:市民擔心地下空氣流通不暢,空氣品質不好。楊女士調研中,有些市民反映體驗不太好,但是也不知道空氣品質怎麼樣。
洪育才:從理性角度來講,地下空氣品質對健康到底有沒有影響,需要有一些數據監測。目前我們的建設標準應該是不錯的,但是畢竟有不少地下商鋪,甚至是餐飲廚房,所以監測非常重要。比如香港地鐵商場的餐飲規定只能是復熱食品,也就是重復加熱,比如用微波爐加熱,而不是加工食品。
嚴文興:很快華強北地下商業街要開放,看現在地下商場的商家,有數位科技、時尚服裝、美食等等,對空氣品質有影響的多是餐飲店,這方面有沒有規定,像臭豆腐之類的店不會出現吧?
劉麗華:地鐵商場有沒有規定餐飲的比例多少?
陳雁濤:有,這一塊我們有一個招商的指標,餐飲類是30-50%,不超過一半。現在少量允許加工,如果有油煙的,我們有專門的油煙管,有一個濾油池,然後經過排風管道排出到地面,不會在地下蔓延。還有就是不允許明火,主要是電磁爐、微波爐。
網友帖摘
能不能不要在地鐵裏賣吃的,有的味道特別大,特別難聞。好多地鐵站的地下商場賣吃的,蒸汽騰騰,也不知道規劃的時候有沒有要求?不能因為吃的賺錢就全部搞成吃的,應該有限制,像香港的地下商場是不允許明火的。
——網友“唔清”
地面上室內空氣不好我們可以開窗戶,地下空氣不好該怎麼辦?既然深圳有這麼大面積的地下商業區,能不能有一個空氣品質的監測報告?
——網友“羅湖Jason”
深圳目前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涉及多個部門,沒有明確機構統一管理,事實上就形成多頭管理和無人管理並存的局面,沒有制定地下空間的法規,部門規章的操作性也不夠。
——網友“何處木”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