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項數據回暖首季中國經濟開局良好

  • 發佈時間:2016-04-16 09:18: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統計局昨天公佈今年一季度經濟運作數據。鋻於多項經濟運作評價指標出現幾年來首次企穩和小幅回升,國家統計局認為,經濟運作延續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興動能加快積聚,一些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國民經濟開局良好。

  全球主要經濟預測機構和主要投行,也在第一時間對中國首季經濟表現作了多角度評價,其語氣語調與國家統計局的判斷基本一致,甚至比國家統計局還要更樂觀一些。相對於官方留有餘地的“開局良好”,也有不少輿論認為中國經濟已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由於首季GDP6.7%增幅、投資10.7%的增幅均高於市場預期,消費9.7%的增幅也能勉強為市場所接受,故而迅速觸發了輿論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的議論。

  樂觀人士認為,在並未“大水漫灌”的條件下,中國經濟新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形成,新舊動力轉換的效果更顯清晰,從首季數據看,中國經濟接下來有望形成一波階段性V型或U型反彈。

  另一些出言謹慎的人士認為,部分經濟指標雖有不同程度企穩回升,但考慮到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的陣痛至少要貫穿整個“十三五”,未來幾年,乃至到“十四五”前期,中國經濟都難以擺脫L型的運作軌跡。而且,在整個“十三五”期間,L型的運作軌跡中還可能在不同的時間段,呈現出難以提前預測的W型波動。

  筆者比較傾向於後一種看法。以發展階段作為參照物,作更具縱深的透視性預測,中國經濟已不具備大幅反彈的市場條件。換句話講,只要提高投資規模和強度,就可強勢拉動經濟增長的,這樣的發展階段在中國已經成為歷史。20年前,市場尚處於短缺階段,每新增1元投資就可新增0.5元GDP。10年前,市場供需處於大體平衡階段,每新增1元投資可新增0.3元GDP。到去年,每新增1元投資,新增的GDP已下滑至不足0.1元。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能力,與經濟發展階段由低向高遞進成反比,當下中國的大多數行業和領域,製造産能和服務産能均處於過度飽和狀態,均已步入去産能、調結構的階段性疼痛週期。這個時候,繼續在中國經濟體內注入大量投資,其療效可想而知。這正是中央沒有再像2009年那樣採取“大水漫灌”式投資的原因所在。

  眼下,正是上市商業銀行公佈今年首季報的時節,如果説工商、農業、中國、建設四大銀行經營上要較多配合宏觀調控而缺乏對比性,那麼,一些地方所有、經營自由度較大的省級上市銀行,其貸款佔比的持續下滑,則提供了另一種佐證。譬如,翻閱錦州銀行、青島銀行、盛京銀行、徽商銀行、重慶商業銀行等中型上市銀行資産配置表,其商業信貸在總資産中的配置比例已全部下滑到半數以下。這足以説明,實體經濟有效融資意願非常低迷。

  國內商業銀行不分上市與否,其主要利潤仍來自於存貸利差。銀行貸款放不出去,存款利息卻要照付,客觀上逼迫銀行進一步“縮小”服務實體經濟之主業,將本該用於實體經濟的信貸資金轉投至信託産品、保險産品、證券衍生品、資管産品、理財産品、債券産品等資本市場,作內迴圈式的短期套利,以至於金融杠桿越加越“高”、越加越“粗”,整個金融市場泡沫越吹越大。去杠桿已被納入今年供給側改革“三去”之主要“一去”,當人們看清了實體經濟的真實狀況,以及去産能勢必進一步增加銀行壞賬所面臨的掣肘與拖累,就足以想到,僅一個去杠桿之任務,實施起來將是多麼艱難。

  無論從哪個角度掂量,僅憑短期經濟指標有所改善,就得出“可以鬆口氣”的判斷,認為中國經濟可以重回強勁增長通道,都有些不切實際。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的確有所改善,但僅與去年同期作個對比,總量、消費、投資、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等四項增速都呈繼續小幅下滑態勢。在6.5%至7%的區間內,中國經濟的起起伏伏,可能將是整個“十三五”的常態。“起”了切忌盲目樂觀,“伏”了亦不可一驚一乍,咬緊牙關調好結構,才能最終走出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擔憂。(魯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