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我國對大豆的需求不斷增加 要靠進口彌補

  • 發佈時間:2016-04-13 14:21: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今日上午,農業部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孔明介紹農業轉基因有關情況。

  廖西元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強調,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國對大豆的需求不斷增加。從1996年起,我們國家成為大豆的凈進口國,進口量從當年的111萬噸持續增加到2015年的8169萬噸。2015年的進口量相當於我國要用6.7億畝的耕地才能生産出來,如果都由國內來生産,這是不可想像的,肯定會擠佔其他的作物。因此要滿足國內大豆消費需求,在發展國內生産的同時,還要靠進口來彌補。

  以下為發佈會實錄摘錄:

  記者:

  請教廖司長關於大豆的問題,根據農業部的公開資訊,去年我們國家進口了8169萬噸大豆,這裡大部分應該都是轉基因。我們想關注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進口量這麼大,這些大豆的用途分別是什麼,如果是不同的用途,比如用作豆粕或者食用的話,它的安全評價是怎麼進行的,這個過程有沒有區別?第二,我們關注進口大豆的數量,我們簡單計算了一下大概是國內産量接近7倍,如果需求這麼大的話,為什麼國內自己不種呢?謝謝。

  廖西元:

  感謝您的提問。大豆在我們國家有悠久的使用歷史,是非常重要的植物蛋白來源,也是重要的食用油來源。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國對大豆的需求不斷增加,目前我國進口大豆主要用於兩方面:一是飼料豆粕,二是食用豆油。以食用豆油為例,在十幾億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每人平均使用量年消費從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在這樣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我國進口大豆是必須的、難免的。

  據測算,我國大豆需求量從1990年的1100萬噸增加到2015年的9300萬噸。但我國大豆總産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從1996年起,我們國家成為大豆的凈進口國,進口量從當年的111萬噸持續增加到2015年的8169萬噸。2015年的進口量相當於我國要用6.7億畝的耕地才能生産出來,如果都由國內來生産,這是不可想像的,肯定會擠佔其他的作物。因此要滿足國內大豆消費需求,在發展國內生産的同時,還要靠進口來彌補。

  進口轉基因大豆是由世界大豆生産貿易決定的,2014年全球大豆種植面積“16.5億畝”,其轉机基因大豆“13.6億畝”,約佔82%。中國進口總量佔世界貿易量的70%,但只佔世界生産量的30%。也就是説,大多數的轉基因大豆還是在國外消費。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國美國轉基因大豆種植比例為95%,阿根廷、巴西幾乎全部種植轉基因大豆。所以在全球大豆貿易中,主要是轉基因大豆。大家高度關注安全性,我想告訴大家,轉基因大豆是安全的,經過國內外的安全審批,剛才吳院士也跟大家講過安全評價的過程,我國進口安全審批更加嚴格,審批決策更為審慎,在安全評價過程中,已充分考慮了已知的各種用途。

  因此,食用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可以放心食用。凡申請我國進口安全證書,必須滿足四個前置條件:一是輸出國家或者地區已經允許作為相應用途並投放市場。二是輸出國家或者地區經過科學試驗證明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無害。三是經過我國認定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檢驗機構檢測,確認對人類、動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不存在風險。四是有相應的用途安全管制措施,批准進口安全證書後,進口與否,進口多少,由市場決定。

  我在這兒還想告訴大家,剛才吳院士也説了,國外也吃轉基因,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豆生産國、貿易國,大豆年種植面積5億畝左右,産量1億噸左右,他們的出口量是6500萬噸左右,但國內自用消費3500萬噸左右。在美國,國內大豆消費結構中主要用於壓榨豆油和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大豆蛋白,美國相關的法律規定在國內食品中需添加一定量的植物蛋白。謝謝大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