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激烈競爭逼商圈“進化”

  • 發佈時間:2016-04-08 03:38:5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流通30人論壇副秘書長王強認為,對傳統商圈轉型的問題,要從多個角度去觀察。

  “其一,商圈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整體與城市化進程、居民收入增長、優質商品供給與品質消費的共同繁榮息息相關。”他認為,早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商圈引領風尚潮流,2000年之後,二三線城市的商圈建設成為熱點,近年來,隨著四五線城市的城市化進程加快,其商圈建設與升級開始提速。

  其二,商圈面臨的問題也分不同的類型和層次。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隨著城市新區興起,居民向外遷移,購買力分流是必然趨勢。尤其是這10年,地鐵建設、公交路網密度都跟上了,大城市中心的傳統核心商圈衰落也有必然性。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傳統核心商圈由於交通約束、人口外遷等,本地有效購買力流失嚴重,很大程度上異化為旅遊商圈,但其城市外環的新興商圈發展方興未艾。同時,在三四線城市,城市中心的商圈仍會保持繁榮。

  其三,近年來,電商對傳統商圈衝擊較大,實體店由於運營成本高,很難與電商競爭。當然,商圈本身是一個生態系統,既有高端的百貨業、專賣店,也有面向生活和便利的超市、社區店等業態,在生鮮、生活用品價格方面,電商並不具有明確的優勢。

  其四,商圈面對競爭,自身也在不斷進化。例如根據消費者需求變化,很多購物中心加大了餐飲、娛樂服務的佔比,以吸引客源、均衡成本,同時,按照自身定位錯位競爭,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根據中國百貨業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4年,百貨業態出現了關店潮,但2015年,這一情況已大有好轉。通過轉型,實體商業企業也在主動應對和不斷進化。

  其五,從宏觀角度,各商圈在規劃和區域總體發展戰略上要注意到差異性、特色和創新性。例如,在特大城市,需要未雨綢繆打造有特色、新生態的商圈,比如增加商務、服務雙創等功能,又如商圈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有技術創新色彩,包括基於地理位置的資訊服務等,以充分提升消費體驗、增強吸引力。

  王強強調:“隨著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和行郵稅政策的調整,以及未來國內可能會對電商稅收政策進一步調整,遠期電商與實體店的生態環境對比可能迎來巨大變化。而且,從全球來看,伴隨著實體店向全渠道轉型,傳統電商也開始探索虛實結合,特別是亞馬遜去年底在美國西雅圖開出實體門店,今年將會繼續在美國擴大開設實體門店等現象,表明這種融合還會進一步探索和擴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