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圈創新變革加速跑

  • 發佈時間:2016-04-08 03:38: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無商不成市,商圈和城市的繁榮息息相關。現今,面臨著來自電商的猛烈衝擊,傳統商圈是否正在走向沒落?

  事實也許並非如此,有特色、新生態的商圈正在孕育發展。但如何在傳承中創新,使商圈擁有持久生命力,仍是城市商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無商不成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商圈改變著城市的格局,也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商業繁榮程度。現如今,城市商圈卻在經歷著來自電商的猛烈衝擊。

  4月1日,“淘寶將推出全新購物方式 Buy+”的消息刷屏。Buy+使用虛擬現實技術,生成可交互的三維購物環境,將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實現各地商場隨便逛,各類商品隨便試。

  利用最新科技,電商推出了更新的玩法。在如此強勁的攻勢下,已顯示出發展頹勢的傳統商圈會衰落嗎?城市的商業繁榮會不會也隨之受到影響?

  變革轉型

  做大體驗類消費

  4月3日上午9點多,“金街”北京王府井大街人頭攢動。漫步在“金街”,既能看到外國遊客,也能聽到各地方言。不到10點,王府井百貨大樓門前已有消費者在等待開門。消費者李佳佳告訴記者:“我們今天是來看電影的,平常喜歡與閨蜜來這裡逛街,我的衣服、鞋子全部在商場買。我喜歡北京apm,比較時尚,適合年輕人,還有很多特色餐館。”

  王府井百貨大樓裏,女裝櫃檯前“滿200減60”的提示牌上有個二維碼,掃碼後就進入了北京市百貨大樓公眾號,除了對商場活動推介,還有“搜周邊”功能,包括美食、酒店、公交站等生活服務。家居用品櫃檯前,店員劉同想耐心地給顧客介紹家居用品。她説,“我以前也愛在網上下單,現在不了,很多東西還是要體驗,有些東西到貨後發現與自己想像中差異太大,還是在實體店買東西放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王府井發佈了擬變更法定名稱的公告,由原“北京王府井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計劃由單一百貨主業轉變為涵蓋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線上零售平臺等多業態並舉、覆蓋消費者全生活系統的零售公司。在王府井這個傳統商圈,人氣、財氣兼備,變革正在發生。

  增強黏性

  開拓年輕人市場

  東安市場過去給人老商場的感覺,如今,它變身為“北京apm”,深受年輕人喜愛。

  “apm”就是am+pm,日日夜夜玩不停。北京apm購物中心定位為都市年輕、時尚消費群體必逛的購物中心,以18歲至35歲的都市中等收入階層為主要消費群體。

  走進這家購物中心,你會發現全場有免費WiFi、移動4G覆蓋。想知道各層的店舖資訊,服務台旁有電子互動觸摸屏,可以查詢尊尚購物、佳肴美食、最新影訊、交通訊息等。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商場有專門的母嬰室、親子衛生間,母嬰室裏寬敞乾淨,消除了年輕媽媽帶孩子出門的尷尬。

  亞洲唯一的3層蘋果專賣店、中國北方區域最大H&M旗艦店、ZARA中國首家複式旗艦店、百老彙影院等吸引了年輕消費者。5到6層,集中了不少火爆的餐飲品牌。目前,北京apm的微網志粉絲已過百萬、微信粉絲15萬,實體卡會員超過10萬。經常舉辦的各種粉絲會成為北京apm購物中心與粉絲間最有效、最直接的互動平臺。

  伴隨城市發展進程,一些新商圈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把細節服務做到極致,有足夠新鮮時尚的商品,有參與感強的活動創意,有舒適的購物體驗,吸引了新的消費群體。

  3月24日到4月5日,北京三里屯太古裏商圈,麥當勞中國首個大型玩具展覽“奇趣玩具廠”火熱舉行。繼上海首秀後,共有2530件麥當勞全球經典的珍藏玩具在京城展出。北京麥當勞食品有限公司公關部高級經理王建暉説,“這個活動得到了消費者熱捧,近11萬人次觀眾參展。觀眾覆蓋不同年齡段,選擇在這裡辦展是因為這個商圈交通便利、客流量大,有潮流感覺”。

  找到“痛點”

  商圈尋覓生存之道

  如果問問消費者,你到商圈幹什麼?與多年前以購物為主不同,如今,不少人是為了吃飯、逛街、看電影。傳統商圈往往在市中心區,交通擁堵、停車不便、人潮洶湧、交費排長隊等是消費者的“痛點”。

  徐家匯商城集團在迎來20歲生日時宣佈,將在徐家匯全區域覆蓋WiFi,消費者購物消費前,可以通過商圈App,完成預訂停車位、電影票、餐位、查詢各商場活動等。同時,該商圈正在革新傳統支付模式,將推出App支付試點。這意味著消費者未來在徐家匯商圈購物,不用帶錢包,也不用到收銀臺排隊,只需在商圈App客戶端提出消費需求,專櫃和餐廳等商戶會收到支付成功的記錄並提供服務,從而改善消費者購物的效率和感受。

  微信支付、未來超市、豐富業態、休閒場所,傳統商圈必須積極應變,解決消費的“痛點”,才能找到生存之道。

  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實體商業日子過得比較舒服,在創新方面動力不足,尤其是推行買手制、自營品牌方面比較欠缺,不願承擔風險,對此,實體商業應反思。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變化都會擠壓實體商業的生存空間。電商和實體商業之所以出現嚴重分化現象,並非消費出了問題,而是在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者隨時隨地可以改變自己的選擇。他強調,“在創新方面,電商在跑,而一些實體商業企業徘徊不前,這將拉大二者間的差距”。

  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商旅文産業聯盟主任韓健徽則認為:“商圈是城市化進程的産物,也是弘揚商業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是展示經濟發展、展現社會文明的標誌區域,是濃縮歷史文化、體現地域特徵的集中亮點,也是反映城市風貌、凸顯城市精神的綜合象徵。商圈的成功打造,要實現‘五有’目標:歷史有根、文化有脈、商業有魂、經營有道、品牌有名。只有如此,商圈才有持久生命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