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彩電出口阻力不小

  • 發佈時間:2016-03-31 22:30:4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機電商會視聽産品分會 許彤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困難的一年,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國彩電出口未能延續2014年的暴增勢態,整體規模有所回落。

  據海關統計,2015年我國彩色電視機出口約7183.7萬台,同比下降3%;出口金額約為125.1億美元,同比下降7.7%;出口平均單價174.1美元,同比下降4.85%。其中,液晶螢幕彩電出口約6894.7萬台,同比增長0.4%,金額約121.4億美元,同比下降5.4%,出口單價約176.1美元,同比下降5.7%;CRT彩電出口約283.4萬台,同比下降43.6%,金額約3.5億美元,同比下降45.2%,出口單價124.3美元,同比下降2.9%;電漿螢幕彩電出口3.8萬台,同比下降84.7%,金額約1218萬美元,同比下降83.2%,出口單價322.2美元,同比增長10.2%。其中液晶螢幕彩色數字電視接收機同期出口最多達3783.5萬台,佔比達53%;金額72.3億美元,佔比57.8%。同期,彩電進口規模較小,進口5.8萬台,同比下降3.6%;金額1960.9萬美元,同比增長5.8%。

  2015年彩電出口規模有所回落

  彩電出口量額同比小幅雙降。2015年我國彩電出口量、出口額均低於前一年同期,這主要是由於:2014年上半年受人民幣貶值以及體育賽事等諸多因素的拉動,我國彩電(主要是液晶電視)出口呈現爆發性增長,使得2015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且2014年四季度液晶電視出口的持續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透支市場,導致2015年市場回歸自主調節後,增長動力略顯不足。歐美市場需求持續不振致使2015年我國彩電出口下滑。由於中國彩電産業的各種要素成本(特別是人力成本)上升,已經有部分出口訂單外移。

  液晶彩電出口仍佔主流,CRT和電漿彩電繼續被邊緣化。縱觀整個2015年,液晶電視出口呈現低開高走態勢,其中上半年持續遇冷(2月受春節延遲效應影響同比異常),下半年逐漸回暖。2015年液晶平板彩電(LCD和LED)出口占我國彩電總出口比例進一步擴大,出口量佔我國同期彩電出口總量的96%(2014年同期佔93%),出口額佔97%(2014年同期佔95%)。由於新興市場也都將CRT替換成液晶彩電,CRT彩電量、額均下降四成以上;電漿彩電由於2014年同期增長較大,2015年下降顯著。

  彩電出口額除大洋洲外其他各洲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15年由於歐元貶值、歐洲市場對彩電的需求疲軟,出口同比下降較大,我國對美洲彩電出口金額也有微幅下降但環比在增長。新興市場對彩電的需求穩步提升。我國彩電出口第一目的國仍是美國,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分列第二、三、四、五位。日本方面,日係品牌産能的逐漸遷移以及日本市場趨於飽和使得我國彩電出口日本金額同比有所下滑。

  我國彩電前十大出口目的國中增幅較大的是阿根廷、澳大利亞和沙特。前三季度造成我國出口印度彩電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印度彩電年前大部分還都是CRT,印度處於産品升級替換高潮,主要是LED、LCD替代CRT。

  彩電主營企業自有品牌出口仍增長。

  2015年我國六大彩電主營企業預計出口彩電2893萬台,同比增長32.1%,其中自主品牌彩電出口1096萬台,同比增長19.5%。可見我國彩電主營企業自主品牌出口在延續了2014年的增長後仍有增長。這主要是由於債務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的消費能力都有所下降,我國品牌彩電相對歐美、日韓産品還是相對便宜、性價比高。海信、TCL、創維、長虹、海爾、康佳等公司堅定不移地實施品牌走出去戰略,不斷加強海外品牌推廣投入,重點打造海外品牌根據地市場,品牌市場總體份額不斷提升,搶佔了部分日本彩電品牌的市場份額。

  彩電業“出海”頻打並購牌。2015年海信出資2370萬美元收購了夏普墨西哥工廠全部股權及資産,並獲得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品牌使用權。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等發達地區市場是海信國際化的戰略突破口。在美國,海信品牌電視已全部進入沃爾瑪、百思買、考思特等主流渠道,朝著中高端市場發展的勢頭良好。在美洲市場的電視品牌的存量認知上,夏普也要高於海信。對於正在做大做強海外業務的海信來説,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不僅有利於突破美洲産能瓶頸,並且通過夏普品牌的授權能更多地獲取渠道資源,從而在美洲市場實現快速成長,增強海信在渠道以及規模上的議價能力。為進軍歐洲市場,創維也展開了海外並購。創維用自有資金成功收購德國電視機製造商Metz電視業務相關的資産和Metz品牌。同期國內彩電巨頭TCL也收購了墨西哥三洋彩電工廠。在我國彩電市場增速放緩乃至負增長的情況下,彩電企業進行市場的全球佈局是大勢所趨。而接連在歐美市場展開並購,表明國內彩電業的國際化發展不斷加速和提質,正朝著全球彩電巨頭的目標邁進。

  目前我國彩電出口仍以加工貿易為主,但由於我國人口紅利在不斷減小、人工勞動成本增加以及上游原材料(如玻璃基板)短缺等,加工貿易有部分轉移的情況。

  2015年我國彩電加工貿易出口114.5億美元,同比下降6%,佔比91.5%;數量6324.8萬台,同比下降0.5%,佔比88%。而同期我國彩電一般貿易出口9.08億美元,同比下降16.1%;數量725.7萬台,同比下降18.2%。

  彩電出口障礙重重

  生産出口兩頭價格倒挂。一方面製造成本(原料、物流、土地、勞動力)快速上漲,研發、管理費用提升,合計上漲在15%以上;另一方面出口價格不斷下降,導致外貿盈利狀況較差,部分企業面臨虧損、減産等風險。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的3年間,電視機平均尺寸分別為37英寸、40英寸和42英寸,而平均單價則分別為3479元、3576元、3456元,平均化的價格給彩電行業帶來收入和利潤雙降的壓力。

  歐元匯率及其他因素影響。在目前整個彩電行業利潤大幅縮水的背景下,匯率、局勢等其他因素逐漸成為影響出口的主要因素。據企業反映,2015年以來歐元匯率波動較大,對美元的匯率下跌10%以上,造成産品在歐洲競爭力下跌。而2014年年底的烏克蘭危機、盧布貶值嚴重等問題,導致當地市場需求下降。

  專利保護政策嚴格且專利費高。我國彩電廠商長期面臨著專利問題,每年企業在專利方面的支出都不菲。據我國彩電主營企業反映,美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的專利保護政策嚴格,為當地市場的開拓造成巨大壓力。如今北美市場不斷遭遇專利公司的訴訟,每出口1台彩電除需支付超過10美元的專利費外,還要支付大筆的律師費,直接導致盈利下降;歐洲市場也同樣需要支付每台8美元以上的專利費,增加成本壓力。“缺芯少核”情況相對嚴重。液晶面板約佔液晶電視整機材料成本的60%。而國內液晶顯示板核心技術缺失,生産液晶面板所需的玻璃基板難以本土化生産,需大量從日韓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目前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企業8成以上都是海外企業。

  液晶電視發展前景堪憂。一般規律下,標準液晶顯示屏價格每3年會下降50%,若價格保持不變,顯示産品性能須提升一倍以上。我國彩電目前正處於以液晶顯示為主體、CRT/PDP將退市,OLED、曲面、量子點、鐳射電視開始逐步向市場滲透的階段。然而三星、樂金電子等正加緊研發OLED面板技術電視機。隨著個別型號的OLED電視實現量産,液晶電視會在未來的5~10年內被取代,國內彩電行業面臨更大挑戰。

  部分國家對中國徵稅較高。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巴西、印尼、南韓、俄羅斯等國家稅收種類多,稅率高,加之部分國家針對中國企業設置貿易障礙,制約我國家電出口和國際市場開拓。以電視為例,菲律賓原整機關稅零,自2013年5月提高為15%;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對中國整機關稅為10%,對泰國為零;泰國海關不守協定收取整機關稅,中國企業只能用SKD方式操作。

  2016年液晶電視出口謹慎樂觀

  2015年已結束,未來我國液晶電視出口又將何去何從?

  實際上,雖然2015年持續增長勢頭受挫,但仔細分析,其表現要好于預期,因為2014年出口激增主要源於政策、賽事、經濟等多重因素集中拉動以及對部分市場的提前透支,2015年市場在回歸自主調節之後,整體規模適當回調也在情理之中,並且下半年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帶來的促進作用使得出口形勢有所好轉,整體規模回調幅度明顯收窄。

  展望未來,日係品牌戰線逐漸收縮,全球彩電競爭將主要集中在中韓品牌之間,極具價格優勢的國産彩電首先在品牌認知度相對薄弱的新興市場就有著較強的競爭力。另外,隨著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彩電企業紛紛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在通過海外並購深耕海外渠道與品牌建設之後,國産彩電在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等成熟市場的競爭力也日益見增。長遠來看,未來液晶電視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是大勢所趨,不過單就2016年而言,由於目前全球經濟復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現階段出口規模已經保持在相對高位,我們對2016年液晶電視出口持謹慎樂觀態度,全年規模或將同比小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