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民幣中心看上海
- 發佈時間:2016-03-31 22:30:46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時期上海金融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市場規模能級顯著提升,國際化程度穩步提高。
2015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達1462.7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2.5倍;上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052.2億元,同比增長22.9%,佔全市GDP的16.2%,比2010年提高約4.8個百分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基本確立了以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的國內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幣産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鄭楊介紹説。“十二五”時期,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場加快發展,新的市場平臺不斷建立,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集聚取得重要突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落戶上海,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成立上海分公司,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正式開業,成為首個總部設在上海的國際金融組織。2015年底,國務院批准籌建上海保險交易所。截至去年末,在滬持牌金融機構總數達1478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429家。“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持續推動,顯著提升了上海作為全球人民幣中心的地位。”據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介紹,2015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達2.7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一,人民幣在國際收支中的佔比已達30%。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快速發展,對推動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支付貨幣、推動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發揮了重要作用。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外匯市場交易幣種和品種不斷增加,人民幣對外幣的即期交易已達14對,每日發佈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貨幣市場基準利率(SHIBOR)、貸款基礎利率(LPR)等對全國乃至世界都有重大影響,已成為境內人民幣的定價中心。
“十二五”時期,上海金融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拓寬,股票“滬港通”、黃金“滬港通”、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內證券投資、跨境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等順利啟動,銀行間債券、外匯、貨幣市場擴大開放,“熊貓債”發行加快,發行主體更加多元。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外資股權投資企業試點(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試點(QDLP)。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