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極端天氣,並不都是厄爾尼諾惹的禍

  • 發佈時間:2016-03-20 01:29: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很多極端天氣事件,由厄爾尼諾作為主導造成關聯後果的可能不到40%。”日前,在中國氣象局主辦的題為“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中,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科學家姜彤説。

  姜彤表示,近來,公眾似乎總是把各種極端天氣與厄爾尼諾扯起來,認為都是厄爾尼諾引起的,這並不完全正確,事實是中國極端天氣事件受厄爾尼諾影響大概不到40%,其他事件可能是局地一些氣候如大氣環流調整或其他因素造成。

  不容否認的是,在這場題為“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活動中,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所副所長嚴登華認為,近幾十年我國的平均降水量變化不大,但時空分佈變化很大,且極端降水事件有增多趨勢,這對我國的水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很大挑戰。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未來水資源分佈時空不均的特徵將進一步突出,旱澇頻率及其對經濟社會造成的影響都會進一步加快加重。

  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對水資源造成的影響?在嚴登華看來,我國實行的中國特色的水資源管理體制——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模式,有利於從流域層面統一調度水資源,即對“上下游、左右岸”的統籌協調。其次,要利用好現代資訊技術,如水文氣象、水資源方面的大數據,在區域旱澇風險發生時,結合歷史上未來預估的數據,尋求應對方案、優化調整。同時,各部門充分聯合協作,讓綠色水庫、灰色水庫發揮好作用。“同時,減少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也是水資源管理的重要理念。”嚴登華強調。

  與會專家認為,應對氣候變化人人有責,應加強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尤其是政府,應該把氣候變化風險納入到未來的規劃和管理中,這樣才能有效應對極端氣候災害對社會經濟的不利影響。

  (科技日報北京3月19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