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橋:網際網路企業需要尊重創新文化
- 發佈時間:2016-03-15 03:32:07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身為國內最早一批創業者,全國政協委員、盛大集團董事長陳天橋在2011年就曾遞交過大力促進“草根”創新的提案,“現在能得到政府的認可,特別高興。”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同時也提出,發展到現在的階段需要重新審視一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陳天橋認為,在穩就業促升級中,真正的領頭羊企業是中型企業,並呼籲社會關注他們的現實困境。“我們不但要重視從後場發球的,也要重視前場即將進球的。”
資本市場過於放大“雙創”概念
新京報:你在提案裏談到“雙創”與“穩就業、促升級”的思考,能否展開?
陳天橋:我們希望創業創新所雇傭的勞動力在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環境裏面,如果是曇花一現,今天創業了,明天解散了,這些人又面臨重新去尋找工作的壓力,甚至因為創業的失敗經驗失去了信心,對找工作浮躁。實際上不一定真的能夠達到穩就業這一條。
第二個是促升級,任何一個創業企業都要有核心競爭力,對社會有貢獻。企業發展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我見了很多企業,包括我以前的老部下去創業了,有些人跟我抱怨,企業本來發展很好,業務骨幹全去創業了,也給了期權,給了各種各樣的東西。但現在大家心態都比較浮躁。
到底有多少是獨創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現在有大量的低級競爭、短視、相互挖角,不重視智慧財産權,甚至説有很好的一個技術,下面技術骨幹出去一模一樣做一個,到底是分化技術能力,加劇惡性競爭,還是真正能夠培養促升級的核心競爭力呢。我們要反思。
新京報:創業是否過熱?
陳天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從來沒有説創新過熱,會破裂。實際上,過去幾年一直在呼籲改善創業環境,我自己在2011年就寫了一個提案,叫大力促進草根創新,用當時流行的話“草根”,表達作為創業者的一個願望,現在能得到政府的認可,特別高興。我只是覺得發展到現在,需要重新審視一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資本市場對於創業創新的追捧是好事情,有時候過於放大創業創新所帶來的概念,一下子10個、20個漲停板,真的這麼有價值嗎?反過來看,是不是資本市場加大了這種浮躁的心態。對實體經濟,對本來發展中的企業造成的衝擊某種意義上還是負面的。我就是最早的創業者,我們要重創業,更要重創新;重數量,更要重品質。
新設企業的數量和穩就業促升級之間不一定有必然關係。我建議對非常早期小微企業的支援,轉向對中型企業的支援,他們現在壓力非常大。
不重視中型企業容易“斷鏈子”
新京報:為什麼呼籲支援中型企業,他們壓力從何而來?
陳天橋:我的核心思路是,在穩就業促升級中,真正的領頭羊企業是中型企業,所以呼籲社會關注他們的現狀和困境。
一方面,中型企業經過快速發展、激烈競爭,穩定了業務模式和收入來源,不是依靠風投砸錢;另一方面,中型企業數量非常多,對中國解決就業問題將帶來直接幫助。大企業裏,職工可能有一萬、兩萬,但中國總共有多少大企業?中型企業,職工可能只有200、300人,但數量卻是大企業十倍百倍不止。
對於大企業,他們可以要優惠政策,有影響力,有公關能力,對發展壯大中、可能産生威脅的中型企業,大企業可以不遺餘力地打擊。甚至抄襲、挖人、動用輿論力量,逼迫中型企業通過賣掉自己投身別人。
對於小微企業,他們一定被打壓很慘嗎?不是,小企業有靈活性,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他們大量地從中型企業挖人,去簡單複製模式,對中型企業擠壓也比較厲害。
如果分為大、中、小三類型的企業,那在兩頭都富起來的同時,應該注意給予中型企業一定支援,否則容易斷鏈子。道理跟跳舞一樣,左腳走三步,右腳走三步,會穩定朝前走,你老是出左腳怎麼跳呢。我們應該幫助中型企業在未來成為真正的大企業。臨門一腳了,不去前面幫他踢球,老是從後場踢,什麼時候能進門?我們不但要重視從後場發球的,也要重視前場即將進球的。
新京報:我看到委員有提案,希望體制機制上加強對網際網路公司壟斷監管。你認為這種壟斷會對創業環境造成抑制嗎?
陳天橋:現在網際網路領域比較大的幾家,差不多都是1999年底、2000年初,算是和我同一代成長起來的,現在説到大企業還是他們幾家。而在美國,雅虎、谷歌、Facebook,不斷産生新興企業,我們要深思。
可以多看看美國的企業發展路徑。美國有大企業,更有不斷産生大企業的機制。儘管你是大企業,仍然允許看到別的企業快速發展。
美國有一個“英雄”的概念,大家都願意做出新模式、新的核心競爭力,來打敗原來的巨人。所以會出現很多小巨人,Linkedin、Twitter、Facebook不是完全一樣的東西,都發展起來。
這可能靠的不完全是機制保障,更重要的是文化。網際網路領域需要去審視壟斷機制,更要尊重創新文化,這是應該去呼籲的。大企業的心態應該是:我樂意成為你的合作夥伴,不是迅速將你踩在腳下。這些不是體制機制一夜之間徹底改變得了的。
給機構捐錢遭對方拒絕
新京報:在創新方面,你在小組討論裏提到可以依靠社會捐贈,在中國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陳天橋:不理想化,這是非常現實的做法。盛大關注娛樂行業,以捐贈方式大力支援腦科學的研究,跟哈佛、斯坦福等大學全面溝通,我們發現,他們絕大部分創始資金來自私人捐款、機構捐款、基金捐款,他們沒有中央財政的支援,同時加州體系裏的所謂州立大學,40%的錢也是來自於基金會、個人捐款,60%來自州的撥款。
所以説中國做不到不是模式問題,我認為是國有辦學體制、科研經費機制遏制了整個民間慈善。
我曾經要捐贈給某大學一筆資金,對方開始很高興,我們説希望你給我一個報告,結果就不給。還有一次是希望捐贈兒童醫院,約了院長兩次都沒有來,送錢都不要,就是不願意報告。問題出在哪?第一,他們還是不缺錢,沒必要和我打報告做乙方。第二,這樣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我覺得這和養小孩一樣,不能嬌慣,就應該放在市場上,慈善法應當加強如何尊重捐款者,簡化管理程式,包括在稅收方面。如果慈善主要還是以管理為主,不是激勵規範為主,那確實像你説的理想主義了。
新京報:如果把你放在今天這個時代,會更加樂於成為創業者當中的一員嗎?
陳天橋:每個階段都有優勢和劣勢,我剛創業的時候競爭可能沒有這麼激烈,但環境也沒有現在這麼好。我曾經還有一個提案,呼籲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回歸。為什麼大家都會去美國上市不在中國上市?2003年、2004年的階段,中國根本沒有VC、PE,只能接受美國人的錢,在美國上市讓資金退出。但你的市場在中國,資本市場在美國,人家不理解你。
我其實不是很贊同大家拿一個階段去和另一個階段比較。每個階段都有不一樣的優勢和劣勢,如果我現在創業,也還是會根據實際情況規避劣勢,一樣的道理。
■ 人物簡介
陳天橋,浙江紹興人,1973年生。現任盛大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專業,取得經濟學學士學位。先後就職于上海陸家嘴集團和金信證券。1999年,陳天橋以50萬元啟動資金和20名員工為基礎,創立了盛大網路有限責任公司,其後成為中國網路遊戲業的領頭羊。2004年,盛大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陳天橋躋身中國首富行列。2009年盛大網路拆分旗下盛大遊戲,在美國納斯達克獨立上市。2012年盛大網路實現私有化,從美國退市。盛大集團逐漸轉型為一家投資控股集團。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劉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