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金融數據大幅超預期 可持續性存疑
- 發佈時間:2016-02-17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新公佈的金融數據全面超過此前的市場預期。央行16日數據顯示,2016年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2萬億元,1月人民幣貸款新增2.51萬億元,二者均創下單月曆史紀錄。值得注意的是,在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中,企業債券凈融資4547億元,也創單月曆史紀錄。與此同時,1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4.0%,增速也創一年半以來新高。
招商證券固定收益團隊指出,各類型人民幣貸款均有大幅增加。分類來看,相比居民貸款,企業貸款同比增幅更大,這反映出地産等消費需求仍佳的同時,銀行向企業貸款明顯增加。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0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聯訊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環比大增1.3萬億元,體現出了季節性因素:一般年末貸款額度用盡,貸款謹慎;年初新增貸款的壓力集中釋放。另外,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94萬億元,同比增加9000億元,可能反映出的是政府投資類項目大幅擴張。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在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下,部分企業增加人民幣貸款來置換美元貸款,這可以從外匯貸款餘額連續6個月負增長中看出。
不少業內人士對數據向好的可持續性表現出了謹慎樂觀的態度。“信貸高增能否持續?關鍵還是要看實體經濟的需求和政府刺激經濟的力度能否持續,否則可能出現金融數據的大幅萎縮。”招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説。
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金融數據的好轉未必意味著實體經濟的好轉。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雖然1月份數據顯示信貸社融加速投放,實體經濟資金面將持續寬鬆,但能否轉化為投資需求尚存在不確定性。去年年中以來寬鬆政策顯著加碼,實體經濟資金面持續寬鬆,資金不足已不是制約投資回升的因素。經濟持續疲弱主要由於投資意願不足,在廣泛宣傳供給側改革以及去産能預期增強背景下,穩增長政策信號並不清晰,寬鬆政策效果被削弱,資金面寬鬆並不一定帶來投資需求顯著回升,經濟繼續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表示,在貨幣信貸供應相對充足背景下,資金市場拆借利率依然居高不上,貨幣信貸“量價背離”加大了決策層貨幣政策操作難度;一方面,信貸增長偏快加大決策層對“去産能、去杠桿”正常節奏被擾亂的擔心;另一方面,資金利率高企又需要採取寬鬆操作以緩解流動性緊張狀況。綜合而言,近期出臺降準政策的可能性有所下降,繼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將是貨幣政策操作的主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