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應限制復原乳 還乳業生産消費鮮核心
- 發佈時間:2016-02-17 07:21: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於受進口乳製品低價衝擊以及紐西蘭、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廉價進口奶粉誘惑,我國一些乳品企業開始改用進口奶粉作為乳製品原料。有專家認為,這種情況一方面直接衝擊我國奶牛養殖業,另一方面也背離了乳製品的營養價值發展方向,不利於我國乳業健康發展。建議適度限制利用進口奶粉製作復原乳,建立以“鮮”為核心的乳製品生産和消費導向。
近年來,紐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向中國大量低價出口奶粉,造成國內部分乳企對高成本原料奶的需求量大幅度減少。
據了解,2015年,紐西蘭恒天然全球乳品拍賣價連續下跌,至秋季價格拍賣指數下跌5.9%,後來雖然有上漲,但漲幅甚微。業內人士計算,紐西蘭向中國出口的奶粉到岸價僅為每噸1.5萬元左右,而我國生産一噸奶粉的成本卻高達3.4萬元至4萬元。
在這種形勢下,我國乳品企業形成不同的業態:有的企業堅持使用國産生鮮乳作原料,有的企業則削減生鮮乳原料,部分使用進口奶粉作原料,還有一類企業則完全使用進口奶粉作原料。後兩類企業對上游奶牛養殖業造成了不利影響。
據業內人士介紹,部分企業受低價進口奶粉誘惑,開始用進口奶粉生産復原乳。復原乳又稱還原乳,通俗地説,就是用奶粉和水等勾兌還原而成的牛奶。現在市場終端銷售的部分乳飲料就是用的復原乳。
齊齊哈爾市畜牧局局長、奶辦主任齊曉彤介紹,當地的乳品企業有的就使用進口奶粉作原料。2014年全市加工生鮮乳超過160萬噸,2015年初至7月底才加工不到20萬噸,這樣養殖環節被逼無奈就把牛處理掉了。
黑龍江省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亞立介紹,部分乳品加工企業使用復原乳作原料,減少生鮮乳收購量或完全不收購,對奶牛養殖業造成了巨大衝擊。這在全國也是普遍現象。
進口奶粉被國內乳企大量應用,引起有關人士對乳産品安全的擔憂,特別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保質期問題。
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進口奶粉在國外生産出來後,最快20天可準備發貨,在貨運船舶、奶粉訂單全部就緒,各環節溝通非常好的情況下,30天可以到達中國。然後進行報關,經過7天檢驗週期,15天時間獲取進口衛生證明。如果是貿易商進口的奶粉,在出關後得儲存,然後再發往使用方,還需15天,也就是説,從國外奶粉生産出來到運抵我國乳業加工企業,最快時間在3個半月左右。有時候國外奶粉需要攢夠一船才能發貨,如果是8000噸,就需企業生産4個月甚至更長。全脂粉要求在1年規定保質期內使用,部分國內加工企業使用進口全脂粉時已臨近保質期,如果添加到嬰幼兒奶粉當中,重新標注的生産日期卻是當日,保質期也是“18個月”。這樣,消費者在從商店購得嬰幼兒奶粉時,可能有的奶粉就已過保質期了。
部分專業人士及專家認為,用進口奶粉加工乳製品,除了保質期隱患外,還可能存在營養成分流失問題。
哈爾濱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蘭威介紹,目前對生鮮乳有兩種滅菌方式:一種是巴氏滅菌法,即消毒溫度為72-75攝氏度,時間為15-20秒;另一種方式是超高溫滅菌法,即消毒溫度為135-145攝氏度,時間為0.5-4秒。從液態奶市場投放量上看,由於超高溫滅菌法生産的産品存儲時間較長,因此産品比例較大。進口奶粉在生産時,經歷過一次超高溫滅菌,進到我國加工企業復原後,要再經歷一次超高溫滅菌,這樣兩次超高溫滅菌,牛奶中的一些鮮活營養成分可能就被殺死了。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中美奶業合作聯合研究中心項目首席專家霍貴成説,對牛奶中的蛋白反覆加熱,雖然從化學意義上還是蛋白,但從生物意義上就不是真正的蛋白了。對人的胃來説,能消化的是生物上具有合理性的蛋白。比如賴氨酸,對其反覆加熱,就可能和糖發生反應,成為無效賴氨酸。所以對牛奶反覆高溫殺菌,肯定會影響牛奶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