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青海藍皮書預測:今年青海生産總值增速7.5%左右

  • 發佈時間:2016-01-15 16:36: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15日,2016年《青海藍皮書》(下稱《藍皮書》)在青海省西寧市正式發佈,《藍皮書》預測2016年青海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預計7.5%左右。

  《藍皮書》指出,2015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青海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持續推進改革攻堅,強化驅動創新和優化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經濟運作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據了解,2015年前三季度青海經濟運作呈現,農業經濟特色發展趨勢明顯;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現代服務業經濟快速發展勢頭良好;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落;公共服務持續改善等特點。

  “十二五”期間,青海經濟總量5年新增1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高等級公路通車里程突破3000公里,增長了10倍多,鐵路建設邁入高鐵時代,形成“一主六輔”機場格局;産業結構加速調整,基本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優勢的産業體系;農牧業發展處於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型升級過渡期和全面推進現代農牧業加快發展的關鍵期;工業産業佈局優化,傳統産業改造加快,輕工業保持快速增長,比重不斷提高,重工業增速回落,高耗能行業增速放緩,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二五”淘汰落後産能目標。

  此外,一批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少、有成長潛力的新材料、能源産業、生物産業和裝備製造業等新興産業後發優勢逐步顯現。現代物流、健康養老、電子商務、服務貿易、文化産業、旅遊業等現代服務業增長快於傳統服務業,服務業整體發展層次和水準明顯提高。

  《藍皮書》分析,由於國內外宏觀經濟基本面持續走弱,低增長、低就業、低需求等不利因素短期內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十二五”時期青海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始終存在較大的下行壓力。與此同時,生産要素配置效率較不高、産業轉型壓力大、節能減排任務重、資源環境約束緊等長期性、體制性、結構性問題長期制約著青海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

  《藍皮書》預測,“十三五”期,隨著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二期工程的實施,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的建立和完善,面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區域新格局,以及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和農業現代化等,2016年,青海地區生産總值增長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初步判斷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預計在7.5%左右。(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