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引擎

  • 發佈時間:2016-01-13 00:29:44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主辦、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教育中心作為唯一學術支援單位的“數據中國與網際網路發展高峰論壇暨2015年度‘網際網路+’優秀案例發佈會”,1月12日在京舉行。有關部門領導、著名專家學者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優秀企業代表,圍繞“融合、創新、共用”主題,深入研討了網際網路發展的路徑與趨勢。他們認為,在政策扶持與産業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網際網路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不斷為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為社會生産生活構築新空間,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新支撐,“融合、創新、共用”已成為當前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特徵。

  為總結“網際網路+”成功經驗,深度解析、廣泛推介“網際網路+”行業典範,用榜樣的力量推動網際網路經濟可持續發展,此次論壇還發佈了2015年度“網際網路+”優秀案例。

  網際網路進入加速發展快車道

  “‘融合、創新、共用’是當前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特徵,也是網際網路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轉型的主要著力點。”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陸百甫在論壇上表示,“融合”為網際網路發展提供巨量空間,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創新”是網際網路的固有基因,是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核心動力。“共用”是網際網路的文化,是網際網路發展的根本宗旨。“融合、創新、共用”三位一體,互相支援,網際網路發展將會迎著更加廣闊的空間,也將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更加強大的動力。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説,“網際網路+”將推動中國資訊化進入全面融合、加速創新的新階段,同時將推動中國跑步進入資訊社會。

  陸百甫認為,在網際網路發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目前還存在著傳統企業運用網際網路的意識和能力不足。網際網路企業對傳統産業理解不夠深入,新業態發展面臨體制機制障礙,創新力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公共數據資源需要進一步開放等等問題,這都亟待需要加強解決。

  大數據助力企業挖掘客戶需求

  “在大數據的時代裏,企業正在從生産導向變為市場導向或者説用戶導向,由側重於企業的內部動力變為迎合顧客需求,為顧客發現合適的産品。”談到大數據時代下的轉型與創新時,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陳煜波表示,大數據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挖掘顧客潛在的需求,比顧客更加了解自己的需求。

  “在金融行業,大數據和數據模型可以運用於所有環節之中。”誇客金融總裁王豪表示,金融創新在中國要放在大環境中去看待,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對客戶需求進行精準分析,相信未來所有金融機構都是網際網路企業。

  金電聯行副總裁田京海表示,“金電聯行從2007年開始研發大數據信用技術,採用非財報的軟資訊,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沒有抵押,沒有擔保的純信用貸款服務。目前已為約一千多家中小微企業提供了總規模60多億元的純信用貸款。”

  餓了麼副總裁郭光東則表示,“我們的發展方向是,每個人打開餓了麼之後,會看到跟別人不一樣的頁面,通過大數據的運算,能夠知道你喜歡吃辣的,還是甜的,或者新開的餐廳是否符合你的口味,會推薦給你,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各領域深度融合成未來趨勢

  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秘書長何哲認為,網際網路不僅僅是簡單的促進企業融合,促進利潤增長,抓住客戶的工具,而是一種縱深的,全方位的新的空間體。

  在談到“網際網路+”走向全面融合時,張新紅説,2020年前後中國的資訊社會指數會達到0.6%,即到2020年中國將整體上進入資訊社會的第一發展階段,那時最大的推動力除“網際網路+”之外,還有全面推進資訊社會建設。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教育中心主任王勇表示,“網際網路+”的思維方興未艾,但是和各個行業的跨界,混搭的程度不一樣。從第一産業到第三産業,融合程度是上升的。第一産業還處於優化階段,而在第三産業,服務領域、金融、醫療、商業、零售、資訊産業,已經是很廣泛的融合,甚至發生了一些替代的現象。

  “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之時,已涌現出眾多成功案例,它們或利用技術創新開拓出全新市場,或通過業態融合使傳統産業發生顛覆性變革,或因發展迅速成為業界黑馬。為此,本次論壇發佈了2015年度“網際網路+”優秀案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