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將下跌歸咎“減持新規”是打錯了板子

  • 發佈時間:2016-01-12 03:31:3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股市談

  一個成熟健全的市場,自然會倒逼投資者自我蛻變,所以,監管層與其過分顧及市場情緒,不如回歸本位,真正形成尊重市場的意識。

  1月11日,在A股再次出現大幅度下跌之際,證監會近期發佈的《減持新規》被指存在漏洞。該新規旨在約束上市公司大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管的減持行為,但卻沒有限制可能通過大宗交易這一途徑進行減持。值得注意的是,大宗交易恰恰是重要股東減持的主要途徑。

  應該説,新規存在如此明顯的漏洞,或多或少會對市場形成負面影響。1月11日,A股《減持新規》實施的第一個交易日,千股跌停再現,滬深300指數暴跌5.03%,如果熔斷機制沒有暫停,很難説不會再次引發恐慌,觸及7%的熔斷閾值。

  在A股開年連續暴跌的形勢下,《減持新規》的出臺是具有維穩之意的,不過,將市場穩定寄望于某項規定的想法未免太一廂情願。如果説1月11日的暴跌至少證明了熔斷機制不是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那麼現在拿《減持新規》解釋暴跌、甚至反過來苛責規定,很可能也是不嚴謹的。

  首先,限制減持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不宜隨便延長。7月8日出臺減持禁令,是在國家隊入場救市的背景下發生的,救市的目的是防範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當下這一風險顯然已經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監管部門推出新規,引導減持壓力的有序釋放,是推進A股市場回歸常態的必然舉措。

  A股最大的利空是中小創估值偏高,下跌只是正常的回調,而不能將原因歸為《減持新規》。很明顯,因為估值偏高,大股東有充分的減持動力,A股的減持壓力主要集中于中小創。雖然目前創業板的點位已經回到2015年大幅震蕩後的低位,但資訊技術等部分板塊平均市盈率仍在百倍以上,另外,由於A股將在2016年迎來IPO放量甚至註冊制推出等歷史性的機制變革,也決定了中小創可能需要進一步回調,回調到位後則會自然企穩。

  A股需要穩定,但更需要監管層回歸本位,讓市場機制發揮自我調節作用,長遠來看,這樣將會更有利於A股的穩定。應該承認,當下市場仍處於敏感期,但這種敏感,歸根結底是A股市場投資者的盲目性造成的,而這種盲目性,與A股市場過多的行政干預和制度缺陷難脫干系。一個成熟健全的市場,自然會倒逼投資者自我蛻變,所以,監管層與其過分顧及市場情緒,不如回歸本位,真正形成尊重市場的意識。從這個角度來説,因市場大幅震蕩而苛責《減持新規》恰恰是不尊重市場的表現。

  總之,將暴跌歸咎於《減持新規》是打錯了板子。股價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漲多了就要跌,A股真正的問題在於普漲普跌,暴漲暴跌,但這不是一項規定能夠解釋的。無論是監管層還是投資者,對近期的震蕩過分敏感是不必要的,在熔斷機制暫停後,1月11日市場下跌幅度雖然不小,但其所帶來的恐慌情緒應該説大大減少了,並不會帶來流動性風險。

  □楊國英(經觀智庫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