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能源 > 煤炭電力 > 正文

字號:  

用市場化機制消納新能源 加強調峰電源管理

  • 發佈時間:2015-12-24 09:08:2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我國新能源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成為全球風電規模最大、光伏發電增長最快的國家。新能源裝機和發電量逐年大幅增長,在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規劃,建立有利於新能源消納的市場化機制,加強調峰電源管理。

  記者12月22日從國家電網公司獲悉,截至2015年11月,國家電網調度範圍新能源並網裝機容量合計達到14626萬千瓦,佔總裝機的12.4%。1月至11月,新能源累計發電量2317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的5.6%。

  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告訴記者,2014年我國並網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全年發電量近1800億千瓦時,相當於一個中等發達省份的全年用電量。今年我國風電累計並網容量仍將穩居全球第一。

  多措並舉挖潛並網消納

  2015年,政府有關部門出臺了“改善電力運作調節促進清潔能源多發滿發的指導意見”“開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納試點”“開展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等一系列政策,促進清潔能源持續健康發展。

  國家電網加快電網建設,保證新能源並網和輸送。截至2015年11月,累計完成33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並網工程投資287.7億元。開工建設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和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

  同時,優化調度,盡最大努力消納新能源。最大限度調度火電調峰能力,充分發揮抽水蓄能電站作用。採用先進控制手段優化風電場有功出力。擴大風電場自動發電控制系統(AGC)覆蓋範圍,最大限度利用送出通道的輸電能力。1月至11月,冀北通過風場AGC多增發電量3.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加大省間電網調峰互濟力度。東北電網2015年組織實施跨省調峰支援290次,增加風電上網電量約7.8億千瓦時。加大跨省跨區新能源交易規模。2015年前11月,國家電網跨省跨區外送風電和光伏電量2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

  消納矛盾仍需標本兼治

  隨著新能源大規模開發,運作消納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國風資源集中、規模大,遠離負荷中心,難以就地消納。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抽水蓄能、燃氣電站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低。加之近兩年經濟增速放緩,電力增速減慢,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新增的用電市場卻無法支撐各類電源的快速增長,導致新能源和火電、核電利用小時數均出現下降。

  我國電源結構以火電為主,特別是“三北”地區,佔比達到70%;全國抽水蓄能、燃氣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僅為6%,“三北”地區不足4%。電源結構不合理,導致系統調峰能力嚴重不足。

  國家先後頒布“十二五”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專項規劃,但“十二五”電網規劃至今沒有出臺,新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得不到落實。電網項目核準滯後於新能源項目,新能源富集地區不同程度都存在跨省跨區通道能力不足問題,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剛性約束。

  據了解,與國外相比,我國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市場化機制已經嚴重滯後,僅局部地區開展了風火發電權交易、輔助服務交易等試點。由於缺乏常規電源提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火電企業普遍沒有為新能源調峰的積極性。

  規模開發需各方努力

  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推進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判斷,‘十三五’期間,電力需求將回升增長。”張正陵説,“我國清潔能源將在未來能源發展中佔主導地位,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將成為清潔發展的主力。要實現我國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有關專家建議,從電源、電網、負荷等影響新能源消納的三個方面發力。在電源環節提高電源靈活性,在電網環節擴大電網範圍,在負荷環節實施需求側響應、增加用電需求,是實現我國新能源高比例消納的三大重要途徑。

  另外,要加強統籌規劃。當前正值編制國家“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的關鍵時期,建議統籌新能源與消納市場,統籌新能源與其他電源,統籌電源與電網,改變過去各類電源各自為政、只發佈專項規劃的做法,實現電力系統整體統一規劃。二是要加強市場化建設。落實國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相關要求,合理確定政府、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和用戶等各方主體在新能源消納中的責任和義務,建立有利於新能源消納的市場化機制。三是要加強調峰電源管理。合理控制供熱機組和自備電廠發展規模,明確自備電廠參與系統調峰的相關要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