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商業銀行的 挑戰與機遇
- 發佈時間:2015-12-30 01:23:13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07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成立,按照國務院關於郵政儲蓄改革發展的指示精神,郵儲銀行確定了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社區的市場定位。這些年,我們始終堅持差異化的市場經營策略,持續深化改革,積極謀劃轉型發展,緊密結合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商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2015年,郵儲銀行再次邁出改革發展的關鍵一步。隨著引進戰略投資者工作的成功落地,我們將借此東風,持續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積極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努力打造一家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型零售商業銀行。
轉型是經濟發展的永恒話題。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期。在實體經濟領域,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在加速轉換,經濟增速放緩,産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在金融領域,金融體系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匯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網際網路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迅速崛起。在經濟和金融領域,中國正在全面進入“新常態”。
我們看到,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對銀行業提出新的要求。日前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指出:“十三五”期間,要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圍繞支援創新發展發力,銀行業要創新金融配套服務等體制機制,注重各類金融産品和金融服務的科學整合,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模式,動態滿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特色金融需求,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推發展動力轉換。通過優化信貸投向、科學利率定價等市場化方式,支援實施“中國製造2025”,支援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推動産業結構調整,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提高綠色信貸服務水準。
我們感到,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孕育銀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國家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積極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學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運作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轉型成效初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實體經濟增加了“降低負債比率,調整負債結構”的需求,融資結構出現了“債務融資資本化,社會融資股權化”的趨勢,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搞活微觀,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能力。這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與此同時,消費對GDP的增長貢獻度近十年來首次超過50%,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商業銀行在這一領域必將大有作為。
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面對各類金融機構更加激烈的競爭,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和風險管理都面臨深刻變革。當前,中國商業銀行資産品質雖然總體可控,整體風險抵補能力保持穩定,但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也正在承受不良貸款雙升、盈利增速下降的發展壓力。商業銀行需要不斷適應經濟轉型要求,完善和提升風險管理手段,提高差異化風險經營能力,在推進轉型,謀劃創新的同時,始終遵循商業銀行經營規律,堅持穩健風險偏好,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鋻於此,我們希望通過舉辦本次論壇,共商“經濟轉型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這一主題,並結合創新融資模式和消費金融兩大趨勢,深入討論其對傳統金融機構和行業整體格局的影響,積極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銀行業經營管理建言獻策,共同助力中國經濟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本文係李國華在“2015郵儲銀行高峰論壇”上的致辭整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