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 絕不是簡單下放審核權力

  • 發佈時間:2015-12-29 04:29:35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27日下午表決通過《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決定自明年3月1日施行。中國證監會就此表示,註冊制改革絕不是簡單下放審核權力,將抓緊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積極穩妥、平穩有序地推進註冊制改革。

  27日通過的決定授權國務院對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的公開發行,調整適用證券法有關規定,實行註冊制度。

  對此,證監會在其官方網站刊文認為,實施註冊制,就是要真正建立起市場參與各方各負其責的責任體系,建立健全“寬進嚴管、放管結合”的新體制,突出強調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嚴格規範市場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通過職責清晰、監管有力的法律責任規範,建立起強有力的法律約束機制。

  證監會表示,註冊制改革絕不是簡單的下放審核權力,而是監管方式的根本轉變。實施註冊制以後,審核的重點在於資訊披露的齊備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不再對企業發展前景和投資價值作判斷,資訊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均由發行人和仲介機構負責。

  從這個意義上講,監管層對資訊披露的審核把關要求會更加嚴格,對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和打擊會更加有力,對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措施會更加有效。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依照全國人大的授權決定,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的工作要求,抓緊做好配套規則的制定及其他各項準備工作,積極穩妥、平穩有序地推進註冊制改革。

  ■新聞分析

  註冊制來了!資本市場將發生巨變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這標誌著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註冊制來了,資本市場將發生哪些變化?投資者需怎樣順應這些變化?

  IPO將更加高效

  據證監會數據,目前有600多家擬上市公司“排隊待審”。符合滬深交易所上市標準的企業數量遠大於此。

  註冊制改革將對企業發行上市的註冊條件、註冊機關、註冊程式、審核要求做出相應調整,改變如今的核準制,企業上市效率將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波企業將在未來幾年快速上市。

  不過,不用過於擔心市場擴容,因為這些企業不會一擁而上。證監會多次表示,新股發行的節奏與價格最終將放開,但改革是漸進的過程,價格和節奏不會一步放開,這為市場提供了緩衝空間。

  上市企業將失去“監管背書”

  在審核制下,人們往往認為,企業走到上市這一步,已歷經監管層的層層審核把關,上市的企業就是好企業。但是,在註冊制之下,這一切都變了。

  證監會明確表示,註冊制以資訊披露為中心,股票發行時機、規模、價格等由市場參與各方自行決定,投資者對發行人的資産品質、投資價值自主判斷並承擔風險,監管部門重點對發行人資訊披露的齊備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進行監督,不再為企業上市“背書”。

  這意味著,投資者需要自己睜大眼睛辨別企業的投資價值。只要企業沒有違法違規,投資者投資失利就不能怪監管層把關不嚴。

  “打新”熱潮將回落

  動輒十多個漲停板的超高收益成為投資者熱衷“打新”的不竭動力。有統計顯示,截至11月底,2015年發行的192家公司網上中簽率平均為0.53%,4、5月間發行的新股上市後平均漲幅超過600%。

  註冊制改革核心在於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最終放開發行價格的控制,市場將平衡股票供給與投資需求,不論新股老股,決定股票價格的終將是公司價值。

  業內人士預計,伴隨註冊制改革的推進,新股“稀缺性”會降低,定價將更加市場化,新股上市後溢價水準也將出現回落,“打新”熱潮或將成為過去。

  “殼價值”將越來越低

  當前的股票市場上,一些上市公司雖然業績不佳,卻因為具有上市公司的資格,依舊被熱捧,成為稀缺的“殼資源”。這是因為,核準制下IPO週期長、成本高,急於上市融資的企業有時會借殼以實現快速上市,借殼費用往往高達數億元。

  註冊制改革將大幅降低企業上市融資的成本。同時,改革還將實施嚴格的退市制度,對欺詐發行和重大違法的上市公司實施強制退市,把“害群之馬”堅決清除出市場。

  業內人士預計,註冊制下,上市公司資格不再像現在這樣稀缺,“殼資源”也將會失去現在的高價。退市制度的完善,也會迫使許多僅具殼價值的上市公司離開市場。

  違法將付出更高代價

  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發行……雖然監管層持續嚴厲打擊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但違法違規案件仍不斷出現。深圳紫金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陳紹霞認為,其中原因就在於違法成本太低,懲罰力度不夠。

  註冊制下,監管層的監管重點將從前端的審批後移至事中事後環節,更多監管力量將放在稽查執法上。那些通過欺騙而在資本市場牟取暴利的違法違規者不能再抱有僥倖心理了。

  證監會明確表示,註冊制改革實施中將切實維護“三公”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和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加強對欺詐發行和披露虛假資訊的懲罰力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更高代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