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急救車的“紅與黑”

  • 發佈時間:2015-12-22 21:49: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莧? 李亞紅 仇逸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急救車的“紅與黑”——揭開院前急救服務的三重問號

  新華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周蕊、李亞紅、仇逸)即將過去的2015年,有關急救車的新聞頻繁見諸報端:“999急救門”,120“搶活”或推諉、急救車“天價收費”……據不完全統計,引發公眾大討論的此類事件就有十幾起,拷問現行急救管理制度和水準。

  公眾諸多疑問不該成謎。新華社記者一個月來深入採訪急救中心、醫院、病患家屬,找尋急救車難“救急”背後的癥結。發現急救車運送的病人90%非急症、車輛“身份歸屬”複雜、急救收費亂象多。要解決這三個問題,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急救車不“救急”:90%非急症“資源利用不當”

  急救車不夠及時,這是急救系統備受關注的問題之一。記者調查發現,急救車不及時的背後,不僅是急救車數量、急救人才數量等“硬體”缺失等客觀因素,更重要的是資源利用的不當。

  按照1994年發佈的《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的要求,每5萬人需要配備一輛救護車,但隨著城市人口膨脹,很多地方數量已遠遠跟不上。例如,浙江杭州主城區按常住人口362萬計算,應有救護車73輛,但目前實際只有51輛;河北保定市區按常住人口100萬計算,應有救護車20輛,實際只有10輛。而鄉村基層地區,一些區域則成為急救盲點。

  “更嚴重的是,急救車救的90%以上不是真正需要急救車的病人。”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宗浩説,急救車資源緊張、隨車醫生和護士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多數地區又缺乏對緊急和非緊急出車的有效區分,這就使得資源未能有效投射在最需要急救資源的病人身上。

  據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劉紅梅介紹,每天北京急救中心調度平臺電話的呼入量在6000多次,受理量約1200次,派出急救車的數量900次左右,派車的這部分中,到現場後進行醫學處置的不足30%,“在30%的醫療救治率中,危重病人不到一半。”也就是説只要有病情,給急救中心打來電話,急救中心就不能拒絕。因此,這種需求在無限制地膨脹。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主任朱勤忠表示,出院、轉院等非急救用車在120呼叫用車中比例高,佔用了急救資源,也加劇了高峰時間120呼叫用車難、等候時間長的矛盾。

  劉紅梅等專家建議,借鑒境外的經驗,將醫療救助分層分類、減少資源浪費,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在硬體提升、借鑒國際標準增強救護車配備的同時,還應提升軟體,建立長效綜合救援體制,對急救車上藥品和設備的配置等進行細化的規定,培養人才的綜合救援能力。

  “搶活”或推諉:“身份歸屬”複雜亟待統一管理

  在全國多數地方,120急救中心僅僅作為一個資訊平臺存在,救護車、急救醫療人員都屬於各具體醫療機構,有的甚至還把急救中心設在一些大的醫院。這些名義上受“120統一指揮調度”的急救車,本質上則是“挂靠”大醫院,出急救任務時,優先將病人往自己醫院里拉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999急救門”事件,則讓另外一種“身份之爭”進入到公眾視野之中。

  記者了解到,北京是目前全國少有的有兩個急救系統的城市。一是北京市計生委直屬的北京市急救中心120,二是北京市紅十字會下屬事業單位999急救中心。與120隻負責院前急救不同,999兼具院前急救和院內救治兩個功能。多年來,999“前車後院”的模式屢屢被質疑“搶著把病人往自家醫院里拉。”

  事實上,“急救門”前,已有至少兩起訴訟直指急救車將傷者送至自己系統的搶救中心造成嚴重後果。一位資深急救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雖説999和120一定程度上構成了競爭,彌補了院前急救的不足,但是搶病人不利於醫療資源合理分配。

  同是院前急救,各自兩個平臺,早已遭受詬病。在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審議的《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草案修改二稿)》明確,院前醫療急救事業建設政府主責、社會參與,對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實施統一規劃佈局、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監督管理;北京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主管院前急救工作,建立院前醫療急救指揮監管平臺。

  “患者的生命權至高無上,而不應扯上部門利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急診科學科帶頭人潘曙明表示,唯利益至上而不顧患者生命,這違背了行業規則和職業操守。

  高價“救命車”:少些“説不清道不明”的不合理收費

  9公里急救全程出30份心電圖、一次院前急救收費20多項6000多元……近年來,有關急救車亂收費、高收費的報道屢有曝出。

  記者採訪了解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實行急救車有償服務,各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收費也不一樣。大部分城市正規120急救車收費包括車費和治療費,這其中,醫療設備、藥品等治療費是“大頭”,也最容易隱藏貓膩。

  江蘇一名患者被急救過程中,100公里竟被收費3600元。更為蹊蹺的是,救護方出具的發票上不是3600元而是1600元。對於“不翼而飛”的2000元,始終沒有明確解釋。

  這樣一個“説不清道不明”的急救案例,是急救收費亂象的一個縮影。個別急救人員利用家屬著急救人心理,私自增加急救項目,從中漁利,而類似案例一再出現,不僅暴露了個別醫護人員職業操守低,也凸顯了監管不力和標準模糊。

  此外,現行急救收費標準也引發公眾討論。一些百姓認為,急救應當遵循醫療的公益屬性,避免給人“一切向錢看”的印象。

  “叫一次急救車,每公里收費好幾塊,醫生出診費好幾十。如果需要用心臟除顫貼膜,這個很小的貼膜就要兩三百元。另外,搶救費、呼吸機、除顫儀等都要收費。費費疊加,真是堪稱‘天價’。”北京一位患者家屬説。

  有關專家指出,急救車高收費的背後,是急救診療收費不透明和急救服務的公益性定位模糊。

  李宗浩等專家建議,政府應大力發展和規範急救服務,不斷完善醫療急救網路,加強對醫療急救行業的監管。在公立醫院、急救中心的救護車數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考慮開放救護市場,讓更多可靠的社會資本進入急救領域,特別是承擔類似病人出院轉送等醫療技術含量不高的業務,分擔急救資源被非急救患者佔用的壓力,使之成為正規急救的有益補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