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結構定位高精尖 進一步釋放新活力
- 發佈時間:2015-12-06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少雷
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日前召開,審議通過的《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上取得重大進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這是“十三五”時期北京發展的總體目標。
郭金龍説,“十三五”時期,要把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作為一條主線,緊緊圍繞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來安排部署任務,確保中央對新時期首都工作的各項要求全面落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相協調、相一致。
據介紹,制定“十三五”規劃,北京將嚴格遵循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品質和效益提升,充分發揮首都資源優勢,努力走出一條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北京市委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多年優化調整的基礎上,北京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發展動力持續轉換,創新能力較強的優勢更加明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雙向開放,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將進一步釋放出新的發展活力。“十三五”時期,北京將堅持疏解功能謀發展,堅持“瘦身健體”,在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中實現經濟增長,確保到2020年地區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對於社會廣泛關注的在通州建設市行政副中心的問題,郭金龍指出,這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標誌性工作。要按照交通便捷、生態宜居的要求,把基礎設施、水生態廊道和大尺度生態空間擺在優先位置,加快配置教育、醫療、文化、公園綠地等公共服務設施,健全互聯互通的交通系統,努力創造出更加優越的就業生活環境,展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新形象,發揮出對疏解功能的示範帶動作用。將按照2017年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遷入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要求,科學規劃,倒排工期,建設好增量,調整好存量,探索積累經驗。
人口無序過快增長,是北京“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了首都核心功能的發揮。北京將堅持“疏”“堵”並重,以調控目標倒逼非首都功能疏解,倒逼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倒逼環境治理和服務管理水準提升。“十三五”時期,北京將更加重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確保實現人口調控目標要求;同時,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穩妥推進在京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戶工作。
在“大城市病”中,北京市民最關注的是環境和交通問題。郭金龍指出,對於環境問題,必須打好攻堅戰、持久戰,強化已有行動計劃和工作措施的落實;對於交通問題,必須不斷探索創新。要深入研究,抓緊開展一些專項治理行動,適時推出一批管用有效的舉措,力爭早日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