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四年磨一劍 廣東地稅績效管理見真章

  • 發佈時間:2015-11-30 14:32:12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張浩林、嚴麗梅、唐珩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廣東省地方稅務局辦公大樓的七樓,有一間看起來不起眼的辦公室,然而,正是在這間不起眼的辦公室裏,一項擔負著重要使命的“大工程”——績效管理改革正在進行中。這項改革,從2011年起在該局部分試點單位率先發軔,到後來覆蓋省局機關21個部門、全省21個地市和140個縣(區)局共23000多名幹部職工(不含深圳及順德),已經持續進行了四年。現在,這項“大工程”已經陸續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雙料”試點

  先行改革破題

  2011年,在作為廣東省政府績效管理改革和國家稅務總局績效管理工作的試點單位之前,基於實施管理科學化的要求和轉變傳統管理方式的迫切需要,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黨組就做出了推行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決策。

  “2011年底,廣東地稅提出用2-3年的時間,按照‘先試點後推廣’的方式,穩步推進這項改革。2011年10月份起,在省局統一指導下,選取3個省局內設機構、1個地級市局、25個縣區局共29個單位因地制宜開展試點,積累了工作經驗、培養了骨幹力量。2012年,省政府確定了兩個省直績效管理試點單位,我們是其中一家。2013年,在總結經驗後,又把試點擴大到廣州、茂名和省局機關。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在全國稅務系統探索績效管理改革,我們又成為首批試點單位之一。” 廣東地稅有關人士告訴筆者。

  據了解,在這期間,廣東地稅全力梳理崗責系統、構建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搭建績效管理資訊平臺,積累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並結合國家稅務總局2014年在全國稅務系統探索績效管理改革的部署,在總結之前績效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省地稅系統全面推行績效管理,通過構建以業務全覆蓋、流程全覆蓋、人員全覆蓋為核心,涵蓋“業務、組織、人員”的全面績效管理體系,打造智慧化的績效管理平臺,把傳統的考核演變成一個系統性、全過程的管理,在探索績效管理創新方面實現了實質性的突破。

  “三部曲”

  確保績效管理動真格

  “在總局確定試點後一年多來,我們按照省局黨組的決策部署,在稅務總局的有力指導下,全力唱好凝聚共識、構建體系、打造平臺‘三部曲’,在績效管理實施辦法、績效指標體系、績效管理資訊系統等關鍵環節不斷取得突破,在績效計劃、過程管理、績效考評、結果運用等績效管理閉環體系的各環節上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確保了全系統績效管理順利推進,也保證了績效管理在我們這裡不是走過場,而是動真格。”廣東地稅有關人員介紹。

  近日,就在該局七樓那間不起眼的辦公室裏,筆者得以一睹該局精心打造的“三部曲”之一的績效管理指揮中樞——廣東地稅績效管理平臺,看後感嘆該平臺管理之精細化、資訊化和智慧化,深感該人士“動真格”所言非虛。

  在該平臺的一級目錄裏,有:績效計劃管理、績效過程管理、績效考評管理、績效成績折算、績效結果運用、績效計劃管理(省-市)、績效過程管理(省-市)、績效考評管理(省-市)、績效動態、績效已辦、績效已閱等。在這些目錄下還有許多二級目錄,如在績效計劃管理之下,分別有部門、崗位個人的績效計劃公示,部門、崗位個人的績效計劃編制、績效計劃變更;在績效過程管理(省-市)之下,有市局接受指標情況、查看指標完成情況……待辦任務到期平臺系統會提前發送短信提醒,實現反饋智慧化。

  最讓筆者感興趣的是,對廣東地稅2萬多名幹部職工來説,這個績效管理平臺還是一個陽光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績效管理幾乎沒有秘密。廣東地稅每一個單位的每名幹部職工,均能看到本單位內其他同事的績效考評情況、對方正在進行的工作及其進展、完成情況,因為,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績效考評指標全部公開、績效考評也是全程公開、績效結果更是向全員公開。對於每項工作事項,績效管理平臺均對其持續時間、完成時點、工作説明全部記錄存檔。

  據介紹,目前,該平臺已實現100%的考評工作通過平臺流轉完成,實現陽光考評,打造陽光績效,提高準確度。

  公文超期辦理率

  降幅達五成

  全面推行績效管理工作以來,廣東地稅機關運轉效能、徵管和服務品質、風險防控能力、團隊氛圍等均取得明顯改善。

  在行政效能上,實現了從“工作找人”到“人找工作”的跨越,工作狀態全面激活,幹部隊伍執行力大幅提升;在精神面貌上,隨著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落實深化,以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廣東地稅通過充分運用績效管理工具,幹部隊伍沒有出現“不作為”、“慢作為”、“濫作為”的不良現象,積極認真的工作態度得到納稅人的充分認可。

  據有關工作人員介紹,由於設置了辦文數量、效率和品質三個指標,廣東地稅省局機關公文超期辦理率大幅下降,公文超期辦理率在2013年為34.71%,2014年為9.68%,2015年1-10月為5.63%;公文平均辦結時間在2013年為7.03天,2014年為1.76天,2015年1-10月為1.73天;其中,2015年1-10月平件平均辦結時間1.79天,比上年減少0.12天,加急件平均辦結時間1.43天,比上年減少0.01天,特急件平均辦結時間1.05天,比上年減少0.01天。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10月督辦工作按期辦結率均達100%。

  實施績效管理工作以來,廣東地稅績效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兄弟單位的充分肯定。在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國家稅務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軍,黨組成員、副局長丘小雄對廣東地稅績效管理工作進行公開表揚,廣東地稅連續兩年在全國稅務系統績效管理視頻會議上作經驗介紹;中央編辦等上級黨政單位和18個省(市)國、地稅局先後來廣東地稅進行績效管理專題調研。“新華社內參”、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中國改革報》、《中國稅務報》、《中國稅務》雜誌等主流媒體紛紛予以專題報道。

  績效管理改革初見成效

  2012年建立年度績效計劃暨考評指標體系,通過指標抓落實,不折不扣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全年累計減免各項稅收426億元。其中,提高個人所得稅扣除額減稅203億元,提高營業稅起徵點至政策允許的最高限額減稅22億元,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減稅116億元,落實省政府社保費費率調減、緩繳等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為企業減負近3億元。

  2013年依託績效管理傳導工作壓力,提高納稅服務水準,12366熱線全年話務量239萬個,平均接通率93.7%,比總局要求的85%高出8.7個百分點;實行納稅人訴求首問首辦責任制和有效投訴升級辦理,省局“局長信箱”及“服務投訴”欄目共受理納稅人來件569宗,辦結率100%。

  2014年以績效考評指標為載體,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全系統共推出便民措施2318條;全面清理省市縣三級稅費行政審批事項;出臺《辦理涉稅事項業務規程(徵管類)》,推進先辦後審,整合優化涉稅流程479項,即辦事項達60%,減少表證單書和報送資料126項,減量1/4。

  2015年進一步優化績效管理機制,持續強化對納稅人利益的保護,並依託“局長信箱”、門戶網站、12366熱線等載體,暢通徵納“連心橋”,建立各市局12366熱線納稅人反映問題、辦理情況的分類歸集、定期上報以及零報告制度,實行納稅人訴求首辦責任制和有效重復投訴升級辦理制。2015年上半年,省局門戶網站及21個地市子站“局長信箱”共受理來件354宗,辦結率100%。

  文/張浩林 嚴麗梅 唐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