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創新等五大理念貫穿冬奧會

  • 發佈時間:2015-11-26 01:00: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會長、京張冬奧研究中心主任陳劍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稱,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冬奧會的籌辦也同樣應當把創新貫穿在籌辦的一切工作中。他進而認為,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用五大發展理念,都可以作為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指導思想。

  “如何在奧運會籌辦過程中體現創新呢?創新與思想解放密切相關。只有推動思想解放,讓思想插上自由的翅膀,冬奧會的舉辦才有可能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陳劍舉例説,例如,可否將冬奧會的賽事籌辦工作交給一個賽事運營中心主辦。也就是在2022年冬奧組委之下,成立冬奧會賽事運營機構。這個賽事運營機構,即賽事運營中心,其組成人員應包括國家體育總局所屬的奧林匹克的事務官員指導具體賽事,成員也應包括國有企業和一些大型民營企業的企業負責人。冬奧組委提出原則要求,監督賽事運營中心完成各項規定動作。

  再比如,如何體現“精彩、非凡、卓越”,冬奧會的開、閉幕式至為關鍵。但通過大量的資金投入,即使華美,如果不符合節儉、可持續要求,也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精彩、非凡、卓越”。花錢少,投入小,同時又能夠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反映主辦城市北京、張家口悠久文化,等等,只有符合上述條件,才可以納入“精彩、非凡、卓越”範疇。在籌辦冬奧會過程中,可以通過社會招標,在全社會招標開、閉幕式創意理念,通過對開、閉幕式創意理念的討論,吸引社會的關注,最終由冬奧會創作團隊吸收開、閉幕式創意理念的精華,由賽事運營中心,向世人展示冬奧會開、閉幕式精彩內容。

  陳劍認為,創新辦冬奧,重要的是創新冬奧組委機構設置和人員的組成。首先是冬奧運會組織機構規模不宜過大。規模過大,大量的人員開支納入運營成本,既難以體現節儉辦奧運的精神,也不利於效率的提升。

  其次是人員組成的優化。冬奧組委是一個臨時性的賽事機構,而不是官僚機構,因而並不需要完全比照政府架構來設置。機構設置需要層級分明,這樣有利於工作的開展和效率的提升,但工作人員的級別設置應當創新,不需要十分嚴格。冬奧組委工作人員的組成,應當是因事設人。冬奧組委的中高層崗位設置並不一定需要相應級別的官員擔任。而應當是一個開放的機構,通過選聘上崗。一般性的崗位的人選可以是官員,也可以是學者、企業人士、尋找就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一技之長的志願者,等等。崗位的人員選擇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有利於籌辦工作的順利推進。

  最後是冬奧組委不同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冬奧會籌辦面臨著地理空間佈局和組織機構設置等多重挑戰。機構設置需要明細,各部門之間的職責應當是十分明晰的。

  在陳劍看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用五大發展理念都對籌辦2022年冬奧會有著重要指導意義。綠色辦冬奧、開放辦冬奧、共用辦冬奧的原則同樣需要堅持。陳劍表示,國際奧會2014年提出2020行動計劃,北京在陳述2022年冬奧會提出的三大發展理念,特別是可持續發展理念,與綠色發展理論高度吻合。綠色惠民,和諧共生,應當成為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重要指導思想。

  陳劍表示,舉辦2022年冬奧會本身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結果。在對外開放的同時,也需要對內開放,重要的是向市場開放和社會開放。對各國舉辦奧運會歷史進行分析,冬奧會的大量籌辦工作完全可以交給民營企業和民間社會組織承擔。就現行中國體制架構進行分析,主辦冬奧會這類的國際重大活動,當然需要政府主導,以集聚社會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保證冬奧會舉辦的方向正確,避免出現重大失誤。問題是,政府主導是有邊界的,並不需要將大量具體事務也由自己承擔。

  2022年冬奧會的承辦也應當體現共用發展理念。張家口作為中國的一個欠發達地區,雖然與北京為鄰,但直至2014年,17個區縣還有10個國家級貧困縣。“讓張家口乃至北京周邊地區共用冬奧會發展成果,嚴格説,這不是冬奧組委的工作內容。在很大程度上,這項工作應當屬京張兩地市委市政府考慮的內容,即如何借奧運會舉辦之機,推動京張兩地整體發展邁上新臺階。這與少附加奧運會以外的因素也不矛盾。奧運經濟作為一種注意力經濟,借助全球關注,推動城市發展,則是所有奧運會主辦城市共同關心的話題。因而,雖然冬奧組委本身沒有這項職責,但在籌辦過程中,如何最大程度體現共用發展理念,推動京張兩地整體發展,特別是張家口所屬的貧困縣和北京延慶區的發展,則是在設置冬奧組委時就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陳劍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