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讓姑娘迷失在霧霾裏 東北三省要打産業結構翻身仗

  • 發佈時間:2015-11-24 08:39:28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時代週報記者 高揚 發自廣州

  這個冬天,東北遭受史上最重霧霾。

  自11月進入供暖季起,哈爾濱、長春、瀋陽的空氣污染指數相繼爆表。瀋陽的PM2.5濃度一度接近1400 微克/立方米—按照PM2.5的指數等級,300-500微克/立方米之間已屬重度污染。

  這場嚴重霧霾在東北三省延續了整整10天,創下了東北歷史上空氣污染之最。遼寧多所中小學停止戶外活動,300多個建築工地停工,39戶大型工業及燃煤企業減産、限産。黑龍江省機場出現大面積延誤,百餘個航班受到影響,省內部分高速公路封閉。

  “我在這個城市迷路了。”一個東北姑娘在朋友圈裏這樣寫。

  霧霾主因眾説紛紜

  11月17日晚間,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東北三省各地市解除重污染天氣預警。

  近三年來,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間,東北地區都會遭受重度霧霾的侵襲。造成東北霧霾的主要原因是什麼?遼寧省環保廳認為,此次霧霾的主要成因有三個:供暖燃煤污染、焚燒秸稈以及尾氣污染。穩定的天氣狀況也為霧霾形成提供了外部條件。吉林氣象臺副臺長陳長勝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説,每年這個時候,東北天氣靜穩,空氣也比較濕潤,加重了霧霾形成。

  三大霧霾成因中,燃煤污染和秸稈焚燒的實際“貢獻率”究竟多高,始終存疑。

  有聲音認為供暖污染的危害可能被高估了。長春市監測數據表明,在11月的兩次重污染期間,長春市的二氧化硫濃度達到環境空氣品質一級標準。瀋陽市環保局新聞發言人李剛也透露,在11月8日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候,瀋陽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並不高,一直處在國家均值二級標準之內。

  大連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梁軍解釋説,燃煤供暖容易形成“霧天”而非“霧霾天”:“成霧的條件是空氣濕度大,有凝結核,供暖期排放的顆粒物會比較多,就是説提供的‘霧核’較多,相對來説,容易形成霧天。但不管‘霧核’有多少,前提是一定要有大量的水汽,如果沒有大量水汽,那就不是霧而是霾了。”

  環保部堅持認為燃煤秸稈焚燒是東北重污染的主因。據專家初步估算,秸稈焚燒對當地pm2.5的日均濃度貢獻率在14%-55%之間。北京大學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主任郭新彪撰文指出,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秸稈燃燒對北京市秋季霧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誘導作用。秸稈燃燒造成大量的顆粒物懸浮于空中,有利於霾天氣的形成。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不同意這樣的判斷。他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説,秸稈焚燒對空氣污染有一定影響,但由於總量並不大,而且持續時間很短,所以不可能成為主要原因。

  但據瀋陽市環保局出示的數據顯示,11月8日,當地霧霾最嚴重的時候,空氣中鉀元素的數據超過正常均值的1倍以上,而鉀元素的含量與燃燒秸稈有密切聯繫。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的王克博士認為,一個城市的環境容量有限,提高燃煤利用率不足以改變霧霾加重的趨勢。王克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東北和華北的霧霾成因總體來説是相似的,燃煤和機動車尾氣排放都佔主要部分,秸稈燃燒屬短期導致因素。

  霧霾暴露産業結構缺陷

  11月9日,環保部啟動重污染天氣督查工作,由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組成8個督查組對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進行全面督查,重點檢查各省、市、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啟動、預警發佈、各項響應措施的落實情況等。

  督查中,包括齊齊哈爾市黑龍江黑化集團有限公司,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或旗下公司因超標排放被環保部點名。

  除了“揪出”超標排放企業,面對霧霾,政府有否及時反應並有所作為亦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三省中,遼寧省行動相對較早。11月13日,遼寧全省環保系統宣佈全面進入“戰時狀態”,監測、執法人員全體上崗,實施全日制巡查、24小時監測預警。對秸稈焚燒嚴防死守,防止反彈。

  而王克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治霾一般分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短期措施一般是加強對工業廢氣的處理、提高燃油品質、加強排放控制等,而長期治霾在於産業和能源結構調整。

  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近年來都在提高燃煤利用率、降低供暖排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瀋陽為例,通過不斷地“拆小並大”,城市集中供熱率在10年間已經從50%升到了90%以上,供熱企業數量從1000多家減少到了200多家。但據英國石油公司(BP)2014年發表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中國的能源消費中,煤炭消費佔比67.5%,這一能源結構足以抵消能源利用率提高所帶來的收益。

  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將正式實施,這部單項法新增了大氣環境品質管理和考核,提出對超總量和未完成達標任務的地區實行區域限批,並將約談地方政府的主要負責人。

  就霧霾最嚴重的北京而言,2014年北京全面禁止建設鋼鐵、水泥、煉焦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關停推出392家污染企業。同時大幅完成了“煤改電”、老舊車淘汰等減排工程,力度可謂不小。但另一方面,根據11月9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北京市環保局聯合發佈的《北京空氣污染治理歷程1998-2013》報告,1998-2013年間,北京市常住人口、機動車保有量和能源消費總量分別增長了70%、303%和76%。這是一場環境治理與經濟增長的競賽。

  這份報告對北京15年的治霾歷程作了評估,認為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措施對北京市空氣品質改善發揮了積極作用。報告指出,目前北京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年均濃度已經能夠穩定達到中國國家標準限值,但PM10和PM2.5距離國家標準還有一段距離。2014年北京市主要大氣污染物PM2.5年均濃度8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但距離3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達標水準還十分遙遠,超標145%。

  宋國君認為,未來治理大氣污染最有效的方式“仍是頒發許可證”,控制好固定源和移動源的排放,倒逼技術進步,從而讓污染源越來越少。王克則認為,隨著非化石能源的技術進步,成本下降,能源結構的優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這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從現實來看,還是要轉變煤炭的利用方式,提高電氣化率,把所有的散煤都送到電廠去燒,電廠對煤炭的利用率非常高,而中國現在只有一半左右的煤被送往電廠。”

  宋國君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2014年,全國由於霧霾造成的損失約佔GDP總量的8%,由於人口集中、工資水準高等因素,北京市的損失大概佔當地GDP的16%,瀋陽則在8%左右,“在北京,我們拿出損失的十分之一也就是GDP的1.6%去治理污染,就能夠降低很多的污染損失,這將是最好的投入。”宋國君説道。

  另一方面,對東北三省而言,治理霧霾絕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純行為。

  近日,2015年一至三季度全國各省份GDP增速排名出爐,吉林、黑龍江、遼寧佔據倒數席位。以遼寧省為例,前三季度,該省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所佔比重仍然高達34.4%,全省固定資産投資中,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比重達到28.2%,霧霾籠罩下,東北地區産業高耗能和重工業化的經濟難題亟待改觀,東三省産業結構調整的空間巨大。

  針對“十三五”規劃,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制定節能減排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並將儘快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加大此領域投資力度。以“霧霾危機”為機遇,搭上國家政策的“順風船”,東北三省或許能打一場以節能降耗為先導的産業結構“翻身仗”。(時代週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