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興資本用IP概念攪渾了影視業的水

  • 發佈時間:2015-11-20 08:11:4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盲目追逐大IP這陣風終究會散,但資本會找新的可以用資本控制的概念出來。這一點,我們要警惕。其實,在故事行業,最大的資本是故事。因此,講故事的這些人,不要想著為平臺和資本服務。

  IP被過度炒作或掠奪性使用

  今天我們討論IP意義重大,大家都知道雙十一意味著什麼。我查了一下,阿裏今年雙十一交易額為912.17億元。去年中國電影總票房是296億,電視劇的交易額是100億。電影電視劇加起來,滿打滿算400億。中國影視人忙活一年,不如雙十一這一天。我這麼比較不是經濟學上的比較。我想説的是,阿裏這樣一個體量的公司,不光自己成立了影業,還控股了很多家影業,幾乎是買了中國影視的半壁江山。不光阿裏,還有騰訊,一口氣開了好幾家公司,要將中國影視一網打盡的意思。除此之外,各種熱錢,像飛蛾撲火一樣,不要命地進來了。我並非説資本不好,而是説這些資本到底只想在故事行業裏繼續錢生錢,還是有自己的文化追求。因為故事行業是特殊行業,首先是作品,其次才是産品;首先是文化屬性,其次才是商業屬性。

  從去年開始,中國影視界發明瞭IP概念。經過一年多的發酵,這個概念人人都在談,人人也都有一個各自的理解。其實IP無非就是一個對資源的持續使用或開發。目前的所謂大IP,有很多是過度炒作或掠奪性使用。股市叫做空,大IP可稱之為“空做”。就是把一個不具備應有價值的文本,炒作成一個物超所值的産品。這對影視行業是極大的傷害,是竭澤而漁。

  今年夏天我去廈門講課,有天晚上在海邊跟一個漁民聊天。他告訴我,中國的漁網,網結是全世界最密的。基本上漁網所到之處,寸魚不生。年年有魚原來是寫實,以後真的就是年年有“余”,變成一個春節的祝福了。這些漁民最懂漁網跟魚的道理,那個漁民就很痛恨漁網太密,但我看了看他的網,除了水,什麼也漏不了。道理人人都能説,但卻不會執行。

  目前,我們的影視業還處在一個無序的過渡期。講道理是行不通的,我覺得應該講法律,講規則,講秩序。現在這些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把影視資源整個撈了一遍。所以,現在中國有兩張網令人恐懼:一是中國的漁網,所到之處,讓你年年無魚;一是中國的網際網路,所到之處,焚琴煮鶴,飲鴆止渴。音樂行業被他們滅了很多年。故事行業現在也岌岌可危。

  新興資本架空了編劇的地位

  實際上,現在新興資本用大IP概念把影視行業的水攪渾了,他們架空了編劇的地位,把編劇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碼字的環節。編劇必鬚髮出聲音,走一條不同的路。他們把水攪混,我們負責把水加深,把故事行業變成深水區。

  在深水區,就要講規則。原來有些公司講究船小好掉頭,拍雷劇、神劇,在深水區船小好掉頭就沒用了,一個漩渦就把它打翻了。你拍雷劇,雷劈你;你拍神劇,神讓雷劈你。一切有規則了。也因此,有人開始造大船。但在深水區,即便你建造了泰坦尼克號也可能會沉,因為深水區裏有冰山,一切都要照航線走才安全。等翻一批小船,再沉幾艘大船,資本就會明白,得按照影視創作規律和生産規律來。用IP提升GDP、用顏值代替價值,這是本末倒置。

  原來編劇寫完一個劇本,就轉身去寫下一個劇本了。現在編劇應該換一個打法,寫完劇本以後,應該深情地跟其他工種説:“請跟我來”。編劇最好能像美劇模式中那樣,變成故事的核心。這樣比較容易做出好劇。好劇多了,壞劇必敗。天使不出現,魔鬼不退場。

  盲目追逐大IP這陣風終究會散,但資本會找新的可以用資本控制的概念出來。這一點,我們要警惕。其實,在故事行業,最大的資本是故事。人類最早講故事的時候,是在篝火邊。篝火就是平臺,柴火是資本。後來在大槐樹下,再後來到了街頭,進了茶館,上了舞臺,最後進了電波,進了電影院,進了電視臺,進了網路。篝火、大槐樹、茶館、電視臺、網路,都是一樣的。無論平臺如何變化,都跟最早那堆篝火、那棵大槐樹沒什麼根本區別。

  因此,講故事的這些人,不要想著為平臺和資本服務。我們是語言魔術師,是故事手藝人,如果説我們註定為什麼服務,我們為心靈服務。我們是人類的心靈服務員。希望我們能講出無愧於時代的好故事。

  宋方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