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到點全面推進——新形勢下河南扶貧實現新突破
- 發佈時間:2015-11-18 09:22: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1-2014年,河南用了4年的時間,累計實現了55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實現了脫貧人口過半目標。
河南省委書記郭庚茂8月中旬到豫南調研扶貧開發工作時強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如期脫貧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效途徑,堅持“轉、扶、搬、保、救”五措並舉,強化保障措施,及早加力、爭取主動,加快貧困地區脫貧步伐,確保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如期全部脫貧。
河南省扶貧辦主任張成智介紹,“2014年,全省53個貧困縣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8071元,比2010年4553元增長77.27%,年均增速15.39%,高於全省年均水準1.13個百分點,今年,全省有望再實現120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産業發展為支撐,促進村民增收
曾經“吃糧靠供應、花錢靠救濟”的臺前縣,如今已經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羽毛集散地”,被譽為“中國羽絨之鄉”。
1978年建縣的臺前,黃河和金堤河橫貫縣域,1/3的人口和耕地在黃河灘區,2/3在滯洪區。受洪澇災害影響,很少有企業落戶臺前。工業不發達,經濟落後,只能靠自身産業來尋求致富。如今羽絨産業成為臺前的一大基礎産業。
臺前縣委書記常奇民表示,産業精準扶貧堅持産業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並重、“輸血”與“造血”並重,2013年以來,全縣每年平均約1萬人實現脫貧。
目前河南省國家級貧困縣38個,包括26個國家連片特困地區縣、1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省級貧困縣15個;而臺前僅是河南省53個貧困縣中産業支撐精準脫貧的一個點。河南省還通過4年的努力,實施了一大批信貸扶貧、産業扶貧、科級扶貧等項目,扶貧“雨露計劃”培訓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82.21萬人。
整村推進扶貧,村民共同致富
日前,在河南省社旗縣橋頭鎮小河流村蔬菜種植基地,菜農張建民正在蔬菜大棚裏侍弄著二茬番茄。“俺這兩個蔬菜大棚總共3畝多地,扶貧補貼4000多元,小額貸款國家貼息,年銷售收入四五萬元。”張建民高興地説,這是沾了精準扶貧的光。自從2011年橋頭鎮引導建蔬菜大棚開始,全村有80余戶貧困戶通過發展大棚蔬菜,實現了脫貧致富。
“扶貧就要整村推進,統籌安排各種扶貧措施,整合各個部門資源和社會力量,幫扶貧困村脫貧致富。”社旗縣扶貧辦主任王清欽介紹,整村推進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六到一增”,“六到”就是水、電、路、氣、房、環境改善到農家,“增”就是農民增收。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河南省大別山、伏牛山、太行深山區、黃河灘區“三山一灘”扶貧攻堅縣社旗縣有貧困村85個,貧困人口8.1萬人。王清欽介紹,至2014年底,全縣有18個村初步完成整村推進任務,貧困人口減少到6.68萬人,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提高到8084元。
從2011年起,河南省共有435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有18.35萬深石山區貧困群眾實施搬遷扶貧,貧困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公共服務水準明顯提高,一大批貧困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2015年,全省計劃再對100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再對5萬深石山區群眾實施搬遷,完成1.67萬黃河灘區群眾遷建入住。”張成智説。
機制創新,扶貧開發走新路
河南省扶貧辦數據顯示,2014年底全省還有貧困村8103個,農村貧困人口576萬人。其中,“三山一灘”地區有貧困村5452個、貧困人口403.6萬人,分別佔全省總數的67.3%和70.1%。完成扶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需要繼續探索創新,完善機制。
今年4月15日,河南省率先出臺辦法改革扶貧開發考核評價機制,下放了所有省級扶貧項目審批權,制定全省貧困縣考核辦法,明確規定:扶貧開發佔60%考核比重、經濟社會發展佔40%考核比重,實行有力的考核獎懲機制,貧困縣黨政主要領導不脫貧不換崗、先脫貧可重用受表彰,考核結果為C、D等次的貧困縣,其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年度考核不得評優。貧困縣黨委、政府紛紛制定脫貧攻堅計劃,列出脫貧時間表,制定脫貧路線圖。
“繼續在全省開展了貧困村和貧困戶調查摸底、識別認定、建檔立卡工作,對每個貧困村派駐了駐村工作隊,對每個貧困戶明確了幫扶責任人,為實施好精準扶貧奠定了基礎。”張成智介紹,將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權、財政扶貧項目審批權全部下放到縣,在項目安排上,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確保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讓全省人民摘掉“窮帽子”,挖掉“窮根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