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訪甘黔兩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典型貧困村——精準扶貧書寫山鄉巨變

  • 發佈時間:2015-09-16 09:16: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四年前,每人平均收入過萬元對於北順村農民王興中而言,還是一個相對遙遠的“夢想”。北順村是地處六盤山片區——甘肅省武山縣的一個典型貧困村,2011年他一家4口的收入只有4300元。三年來,在“雙聯”單位和幹部的結對幫扶下,他利用小額貸款建了一個2.5畝的蔬菜大棚,承包了兩口機井,還當起了村裏的自來水管理員。到2014年,全家的年收入超過5.6萬元,住房也從土坯房變成了磚混結構的新房。

  同樣是這一年,在距北順村千里之遙的烏蒙山片區——貴州省赫章縣海雀村,貧困戶朱學高的家庭境況也發生了巨變:在當地政府的引導和鼓勵下,他擴大牛、豬、羊養殖規模,當年賣掉了兩頭牛犢、十幾頭豬和40多只羊,收入近4萬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國家新十年的扶貧開發綱要中,甘肅和貴州都是我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六盤山區、烏蒙山區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成為攻堅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同為西部省份的甘肅和貴州,都將扶貧開發列為民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下大氣力實施扶貧攻堅戰,這裡有更多的貧困戶、貧困村正發生著跟王興中、朱學高一樣翻天覆地的改變,北順村和海雀村也都從默默無聞的小村一躍成為了當地推進扶貧攻堅的“明星村”。

  長期以來,在西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由於區域邊緣性特徵明顯,生態環境脆弱,社會形態特殊,公共服務欠缺等諸多因素制約,這些地方扶貧開發的難度一直較大。這裡的山區貧困村是如何實施扶貧攻堅,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的?記者日前深入當地近距離進行了觀察。

  摸清家底,精準幫扶到村到戶

  “以前,海雀水土流失嚴重,不少山頭都發生了石漠化現象;村子的條件差,村民大多住的是‘杈杈房’——容易被大風刮倒,有些人早上去地裏幹活,晚上回來就會發現自家的房子倒了,忽然就沒有地方住了。”站在海拔2300米的山樑上,海雀村黨委書記孫大全回憶説,30年前的海雀,生態環境差,土地零星破碎、貧瘠瘦薄,屬貴州省一類貧困村。

  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海雀村的森林覆蓋率超過了70%,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當初的33元增加到了5460元。雖然擺脫了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極貧狀況,但這裡貧窮落後的面貌並未徹底改變,到2014年,海雀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貧困戶有84戶、279人。在新的時期,被譽為“中國反貧困典範”的海雀村又邁開了精準扶貧的新步伐。

  實施精準扶貧,首先要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為此,海雀對精準識別扶貧對象採取了“四看法”。“幫扶幹部來到我家,首先看家裏的房屋是什麼結構,道路有沒有硬化,二是看糧、問收入情況,三是看家裏有幾個壯勞力,再就是問媳婦的病情及看病的花銷大不大。”海雀村村民王永剛説,幫扶幹部挨家挨戶地走訪每一戶村民,在每一家都問得特別仔細。

  “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全村5個村民小組進行摸底排查。目前所有減貧對象都明確了幫扶責任人,畢節市扶貧辦和赫章縣委黨校兩個幫扶單位在派駐工作隊的基礎上整合本單位及相關部門的其他幹部,組成了一支64人的幫扶工作隊,通過‘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與減貧對象分別結成對子,幫扶單位與幫扶村結成對子,為貧困戶脫貧致富想辦法、出點子。”海雀村村委會主任詹以香説。

  記者從設在海雀村村委會的“精準扶貧辦公室”了解到,通過“四看法”,海雀村為貧困戶逐一建立了檔案,其中詳細記錄了文化程度、身體狀況、勞動力狀況、住房情況、種養情況、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發展意願、幫扶措施、脫貧時限等資訊等內容。這間辦公室的墻壁上,張貼著一張由畢節市扶貧辦派駐海雀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製作的“手繪民情地圖”,圖上不僅依村子地形走勢標出了84戶貧困村民居住位置,還逐一標出了五保戶、低保貧困戶、低保戶、一般貧困戶等類別,看上去一目了然。

  突出瓶頸,瞄準最迫切需要解決難題

  跟貴州一樣,伴隨著扶貧開發進入“深水區”、要“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甘肅省委在2012年2月啟動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全省40多萬名黨員幹部,進村入戶,跟貧困群眾結對實施精準幫扶。武山縣北順村即是其中的典型之一。在此基礎上,2013年甘肅又全面啟動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進一步推動政策、資源、項目、資金向貧困村聚焦,全力瞄準最貧困的鄉村、最困難的群體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北順村黨委書記劉天緒告訴記者,“雙聯”行動開始後,村裏通過“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對村內18條主巷道和11條支巷道全部進行了硬化。同時,在雙聯單位的幫助下,北順村新建了2口機井,全村591戶群眾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建起了100戶新農宅,有415戶危舊房被改造成了磚木結構的新房。

  為了突破制約農村發展的重要瓶頸,甘肅在“雙聯”行動啟動之初,就把解決融資難題作為突破的重點,並由甘肅省財政廳與農行甘肅分行創新打造了“雙聯惠農貸款”,農行將連續5年每年安排信貸額度60億元的信貸規模,並執行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基準利率,由省財政整合涉農資金全程全額貼息。包應宏説,“雙聯惠農貸款”剛一推出,他就拿到了5萬元貸款,建了一畝地的日光溫室,當年實現增收3萬元左右。

  轉變觀念,激發貧困戶發展的內生動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記者在海雀村和北順村採訪時最深的感受是,兩地在實施精準扶貧的過程中,都把幫助群眾轉變觀念、開拓眼界,增強發展致富能力擺在了突出位置。

  “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這是2012年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與北順村結成了友好共建村,蓉中村黨委書記李振生初到北順座談時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武山縣馬力鎮幹部徐新宇回憶説,結為友好共建村後,蓉中村除了投資100萬元註冊成立武山縣蓉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外,還組織群眾赴蓉中村考察學習,讓學成歸來的村民在村裏帶頭創業。在那次座談會上,李振生跟村裏的幹部群眾談如何將小農經濟引導發展成為農産品商品經濟、鼓勵年輕人走出去看世界等觀點,對他的啟發最大,“蓉中村所帶來的絕不只是在北順的投資,作為地處東、西部的兩個村,這種‘換腦’行動,開闊了我們的發展理念和思路,激發了群眾謀發展、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這要比投資更寶貴。”

  為了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帶動傳統觀念轉變,海雀村專門建設了一個佔地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並組建了海雀村歌舞團,歌舞團表演的《苗族大遷徙舞》還獲得了“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原生態組銅鼓獎。

  因地制宜,找準富民産業

  要讓貧困山區的群眾穩定脫貧、長遠發展,還必須選對、找準適合他們發展的産業。

  “最初,由於海拔高,村民們一直沒有種菜的習慣,日光溫室推廣難度比較大。”北順村黨委委員、北順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尤紅明説,1998年,馬力鎮組織“兩後生”去附近的洛門鎮參觀日光溫室蔬菜大棚,高中畢業回鄉務農的他們看到日光溫室蔬菜的效益非常好。後來,他們多方學習技術,並在漳縣新寺鎮橋頭村租了一畝地,建了兩座日光溫室,並從山東引進了3個黃瓜新品種,當年一茬的收入就達1.6萬元。為了帶動鄉親們發展設施蔬菜,他們先動員親戚朋友建棚,在種植過程中向大家傳授種植技術。通過示範帶動,北順村民們第二年就建了16座溫室大棚種植蔬菜。目前,北順蔬菜園區已發展成為武山縣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之一。

  “找對了致富産業,推動村民增收致富似乎也不再那麼難:2011年,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3260元,2014年達到了11988元。全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有八成來自蔬菜。”劉天緒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依據北順的村情實際,打造形成了以蔬菜為主、兼有養殖、加工、林果和勞務輸出等多産業促農增收的良好局面。

  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農牧業、特色農産品加工業、勞務經濟、現代服務業,培育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北順村的産業扶貧之路,是甘肅在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實施精準扶貧,推動山區貧困村脫貧致富的縮影。在同處西部地區的貴州,深入研判貧困村的優勢和劣勢所在,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産業,也同樣成為山區貧困村精準扶貧的現實選擇。

  記者在海雀村採訪時了解到,在畢節市扶貧辦駐海雀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的協調幫助下,海雀村已動員村民種植脫毒馬鈴薯1000畝、紅花500畝。除此之外,牛、豬、生態雞養殖、設施蔬菜、麻類種植、苗族刺繡及以本地李子樹種植為主的庭院經濟和勞務輸出等産業也正在成為今天海雀人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以前,海雀一直習慣種植馬鈴薯、蕎麥和玉米,規模小、收入低。現在,在政府的引導下,海雀調整了産業結構,村民來自這些産業的收入顯著增加。”孫大全説,到2020年前,海雀還將以萬畝林海的生態保護和開發為主,打造森林公園、自然生態博物館,發展體驗式的鄉村旅遊,建設幹部教育培訓基地,進一步促進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