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禁止有償補課要“狠話”更要落實

  • 發佈時間:2015-11-16 00:32:48  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普沙嶺

  日前教育部規定,嚴禁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或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陜西省教育廳近日正式公佈實施方案,對課上不講課後講並收取補課費的教師重點查辦。“對查實有在職教師參與有償補課行為的學校,要追究學校主要領導責任,一律停職檢查,情節嚴重者,調離校長崗位”(11月15日《華商報》)。

  新聞一齣,引發熱議———“必須來點真格的,光説不練,規定形同虛設”“全中國哪都有這樣的老師,眼裏只有錢”“工資那麼低,八小時以外,你情我願,有法律規定不容許嗎”“老師不補了,孩子的成績怎麼辦”……好像很難説,哪一種説法完全不對。種種吐槽,勾勒出了日益複雜的教育生態。

  説起來,嚴禁有償補課,早就反反覆復説了很多年;追究管理責任,很多地方也多有表態,近乎“四季歌”。但或許因為教育幾乎與每個家庭緊密相連,“禁止有償補課”才總是那麼引人關注。不過,筆者認為,“禁止有償補課”,真不是説幾句“狠話”就能解決的。

  對此,很多網友怪罪于教育制度,認為不管家長、學生,還是老師、學校,都是不完善制度的“犧牲品”。事實上,社會弊病絕不是簡單推給“制度”就能一了百了。要解決種種教育亂象,只能在更本源、更簡單的“大道”層面探求方法。比如,對於“有償補課”,就不能指望靠局部治理取得成效,而必須靠“全國一盤棋”予以化解。

  “有償補課”形式多樣,原因複雜,必須實施“多維打擊”。管理層要全面出擊、一同發力,不能讓嚴管的吃虧、不管的佔便宜;財政投入要公平均衡,保障教師薪酬體面,如果每個老師“自我找食”才能過日子,又怎會有“義務輔導學生”的佳話;教育評價體系要更加多元,如果分數之上,不同地方、不同學校不得不搞“比分遊戲”,學生和老師不開小灶又怎可能……

  再錯綜複雜的亂象,只要有決心、有恒心,徐徐圖之,一段一段抓起,終會有大的改觀。怕就怕三心二意,光説不練。“禁止有償補課”,希望陜西教育部門能説到做到,把“狠話”落到實處,為其他地方帶個好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