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打趴了店商?
- 發佈時間:2015-11-11 03:29:25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吳衛群
昨晚“雙11”晚會聲勢不小。在電商熱火朝天一派喜氣之際,店商的寂寞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是網購衝擊?是有錢人都去境外海購了?或是股市賺不到錢,不敢放手消費?這些都能算滬上不少百貨商廈如今人流稀少、提袋率每況愈下的理由。但更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是:實體商店服務含金量低。
沒有營業員與顧客的親密接觸,顧客怎麼被激發消費慾望?
一問廣大營業員能否掌握顧客心理?來百貨店購物的人,與去超市大賣場不同。後者指向性強,前者有不少就是閒逛,打發時間。此時,就需要營業員掌握消費心理,讓路過的,有走進來看看的慾望;讓不打算購物的,有掏腰包的衝動。
二問廣大營業員有無豐富的商品知識?如今百貨商店的小家電櫃檯以售賣進口廚衛家電為主,像烤爐、咖啡機、洗碗機、多門冰箱、掃地機、擦窗機,等等。這些商品剛開始進入國內,價格不菲,需要營業員詳細介紹,最好能手把手現場烤個蛋糕、做杯咖啡。而事實上,能把這些商品講透的營業員真是不多。不少營業員還是90後,在家不掃地、不做飯,何來興趣研究?
三問是否可以有點服務的網際網路思維?網購與實體商業相比,優勢不光是方便、價格低,最“可怕”的其實還是服務。一則電商利用大數據手段,仿佛是鑽進顧客肚子的蛔蟲,一開機,就能把顧客心儀商品的促銷廣告推送過來;二則網店“店小二”的服務態度也沒得説,幾乎24小時線上,有問必答,表現出買賣不成情義在的誠意,即便問半天不成交也不會給你“白眼”。現在有不少品牌專賣店都建立了與老客戶互動的微信群,群內既有新品推薦,也有一對一調換貨服務。相比之下,百貨業的會員制服務雖開展多年,但仍限于單方面向顧客發送商品促銷資訊、生日問候等短信,尚未升級到服務2.0版。
這些現象背後,根本原因就在於許多百貨店的經營模式還停留在引廠進店的“二房東”模式,營業員來自廠方,與商店沒有勞資關係,流動性又大。昔日滬上百貨業得以高速發展,或許受益於這種零投入、零庫存的“二房東”模式,但也因此造成服務短板的後遺症。
服務是核心競爭力,只要百貨業還存在一天,加強服務永遠是硬道理。只有提升了服務,百貨業才能真正擺脫衰亡的困境。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