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基金 > 基金要聞 > 正文

字號:  

基金髮行遭遇冰火兩重天

  • 發佈時間:2015-11-09 01:32:24  來源:金陵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儘管今年股市行情如同過山車,但是新基金髮行的節奏一點兒也沒有受影響。據濟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日,今年公募類新基金髮行的基本數量達到690隻,市場數量已經突破1000隻。不過,基金髮行的市場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今年上半年基金不愁賣,下半年卻愁賣不出去”。

  新發基金破千

  不管股市行情好與不好,今年新發基金的數量已經超過以往任何一年,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據濟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統計,截至11月2日,今年公募類新基金髮行的基本數量達到690隻,市場數量已經突破1000隻。

  濟安金信基金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王群航對《金證券》記者解釋,所謂基本數量就是按照基金招募説明書統計,有一隻新的算一個(不包括轉型)。市場數量即按照代碼進行統計,例如一個新的分級基金,基本數量為1隻,而市場數量則為3隻。

  據了解,從基本數量來看,今年6月12日A股市場暴跌之前,新發基金的基本數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347隻,達到369隻。儘管暴跌之後市場急速降溫,但新基金髮行的數量仍然達到298隻。從每月平均發行新基金的數量來看,行情暴跌後,新發基金的數量一點兒也不比行情暴漲時差。

  冰火兩重天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今年上半年股市行情火爆的時候,基金公司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

  一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在接受《金證券》 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半年,各家基金公司拼了命上報新産品,許多都進入了“搶錢”模式。有的為了趕著入市,甚至只用一天的時間就宣佈募集結束;有的打新基金甚至發行期只刊登一個起始日期,沒有結束日期,隨時準備收工、入市。

  “上半年基金根本不愁賣。”該渠道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當時偏股型基金的收益率動輒百分之二三十,賺錢效應明顯,導致偏股型産品供不應求,不管大公司小公司,只要有新基金髮行,根本不愁發行。

  然而時移事易。股市自6月12日暴跌以來,儘管新基金髮行的節奏並沒有減緩,但發行環境與上半年已有天壤之別。

  上述渠道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現在感覺又進入了2012、2013年那時候,擔心基金成立不了。”

  “老基金被不斷贖回,新基金根本無人問津。”該渠道人士表示,當下股市震蕩,股票型基金凈值回落,回撤率居高不下;IPO被暫停,打新基金又沒了用武之地。因此,偏股型新基金根本發不出去。

  主動降費留人

  一邊是如燙手山芋般難發的新基金,一邊是不斷被贖回的老基金,基金公司無奈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為留住老客戶,各家基金公司不得不主動降低各種費用,減少申購贖回費成為“長期有效措施”。記者在多家基金公司的官網及各家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網站上看到,“基金申購費低至一折”的廣告頻頻出現。

  “事實上,前兩年也有申購費打折的現象出現,但沒有現在這麼急切。”滬上一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告訴《金證券》記者,許多傳統渠道以及第三方的基金銷售渠道將申購費降到一折,很大程度上都是基金公司在貼補這部分費用。

  而自今年下半年股市暴跌以來,更有近30隻基金斷臂療傷——自降管理費。據證券時報統計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已有29隻基金主動宣佈降低管理費率,而目前已經宣佈降低管理費的基金達到53隻,未來這一情況可能還會蔓延。

  對於基金主動降費的現象,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部首席分析師曾令華認為,基金放低姿態,主動降費,特別是管理費,目的只為一個,留住老客戶。

  曾令華表示,“由於下半年股市暴跌,IPO暫停,使得偏股型基金,特別是之前以打新為使命的基金規模極度縮水,許多偏股型基金已經徘徊在生死線上。所以,這個時候基金公司主動降低管理費,顯示出基金公司留人的誠意。”

  “當然,最終能否留住持有人,還要看基金後期的業績表現。”曾令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