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意設計正逐步深入城市肌理 與環保相輔相成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金晶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國際設計周展現的設計創新成果,將設計業融入社會、融合發展的特性充分彰顯。哪些探索和理念將引領趨勢?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從中華世紀壇到大柵欄設計社區,從歌華大廈到天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從DRC工業設計基地到北服創新園……近日,無論商場、衚同,還是文化創意園區,總能看到“設計藍”的北京國際設計周標識形象。“設計的根本是要解決生活的問題和需求。它影響著現在,更決定未來。”在北京國際設計周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柳冠中告訴記者。創意設計,正在逐步深入城市的肌理和人們的生活。

  價值回歸,貼近生活

  設計品在講究便捷和實用的同時,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點點雅趣

  位於北京東城區的史家衚同和內務部街,是兩條筆直平行的衚同。衚同並不長,今年卻有13個設計周的項目設于其中。衚同裏的學校、小院、老宅、排練廳裏處處洋溢著生活氣息。在這裡設置的展覽自然也吸引了許多市民。

  “我們能夠感受到一種理念,那就是設計可以改變生活。”參觀了“咱們的院子——院落公共環境改善試點項目展示”後,28歲的唐萌萌感慨道。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隨著歲月流逝,四合院逐漸為大雜院取代,四合院時期給人帶來的印象漸漸消失。設計力量的介入,卻讓這些生活場景再次煥發出新的活力。

  位於楊梅竹斜街72號院的“內盒院”在2014年第一次展示時便引起關注,今年同樣吸引了大量年輕參觀者駐足。設計師沈海恩和團隊在現有四合院內插入預製的模組內盒,形成一個個全新的“小房子”。他們在這些模組中整合設備管線等設施,用於解決水暖電等生活需求。這種新形式使原有建築物的完整性得以保存。在改善居住條件的同時,舊衚同和四合院還引入了一些微型藝術館和圖書館,從而具有了新的“生存”形態。此種設計形式,成為同類建築改造實踐的方向之一。

  記者還驚喜地發現,傳統鐵藝宮燈與現代時尚結合後能做出新式的燈具;充滿設計感圖案的明信片郵寄後的存根可以留作書籤,體現出人文關懷;用糖漿和巧克力粉“畫”成的食趣餅乾可以變為藝術展品;流動理髮攤通過多面鏡的使用,在理髮的同時可以欣賞到周邊風景……各類設計品在講究便捷和實用的同時,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趣味、啟發和欣喜,提供了點點雅趣。

  城市生輝,借力設計

  城市可以通過設計的融入,構築出現代景觀,承載發揚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任

  “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結構,它將為商業空間賦予更多的創意氛圍。”在僑福芳草地見到設計作品“VULCAN(火山)”後,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副主任、北京歌華文化創意産業中心主任曾輝説。

  這個3D列印建築結構是一座佔地110平方米、狀似等邊三角形的大型裝置,由1186塊3D列印的建築結構板拼接而成。它長8.08米、高2.88米,呈120度中心對稱。先進的編程列印技術令建築結構板呈現出多元的形態,使幾何美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打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設計師劉延川表示,他希望通過這件作品告訴人們,3D列印技術與設計相結合的作品不僅具備實用性,還能在掌中把玩。此外,這個技術在城市建築方面也會有更多施展空間。

  不論建築還是城市,它們都可以通過設計的融入構築出現代景觀,還可以承載發揚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任,具備非凡氣質。譬如,作為中國大運河沿岸城市,蘇州在城市文化視覺形象的設計運用方面進行了探索。蘇州對文化遺産保護與再設計利用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思考,在充分尊重歷史遺跡、保持原有生態風貌的前提下,對中國大運河及沿線歷史遺存、歷史街區村鎮及相關聯的環境景觀等進行了保護性修復和再利用設計,賦予中國大運河與沿線城市新的機遇。

  “蘇州市的城市景觀設計通常以黑白灰為顏色基調,營造素雅的視覺效果,到處可見江南水鄉如畫之景。”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蘇州市文物局局長陳嶸介紹,通過再設計,蘇州形成了城市文化視覺系統,在交通運輸型道路、邊界、街區、地標和綠地、節點、城市建築、河道水路等地,通過系統整理有特點的文化元素,與城市風貌有機融合,塑造出城市的文化個性。

  環保先行,引領趨勢

  倘若能及時將生態環保創作理念運用於實踐中,將為未來發展推開一扇新窗

  環保是設計界不斷探索的主題。然而,將理念落到實處,還需要不斷探索與創新。記者注意到,今年在僑福芳草地舉辦的一個小展覽就是從廢物利用角度出發,結合時尚設計,進行實踐。

  該展覽的展品是利用鞋底的邊角料製作時尚背包。背包的主材料來自廢舊鞋底,內襯則回收自一家做雨傘的材料商,加上點綴在背包上的鞋底類元素,形成了獨特而又時尚的風格。

  面對不少顧客的詢問,參展商劉楊感到很興奮。多年來,他的公司一直在為世界眾多品牌的鞋子提供鞋底,而這一次環保回收再利用的嘗試,或將為未來發展推開一扇新窗。

  此外,在“苧麻的剩餘價值”展會上,記者還看到以苧麻織物的邊角料為基本材料製成的鞋子、簾布等生活用品和裝飾品。策展人易洪波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外市場上已經出現使用環保布料的消費趨勢,一些消費者在選擇布料或時裝品牌時,在品質之外還注重生産加工以及使用過程是否環保。“我們將布頭布尾的剩餘布料以非常規的創作方式嵌入到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空間,希望喚醒人們對傳統織物、手工創作以及生活的熱情和參與。”易洪波説。

  展示的環保設計尚處於創作階段,還未商業化。然而,放眼國際,環保又時尚的成功商業案例並不少見。譬如,美國背包品牌ALCHEMY GOODS採用自行車內膽作為製作背包或者配件的材質,並以汽車安全帶等回收用品為輔料。一件産品大約70%以上的材料都是使用回收的材質。綠色環保的理念和別出心裁的設計,讓這個品牌成為年輕消費者心中的時尚潮流品牌。

  生態環保的設計理念不止于消費領域。曾獲得北京國際設計周“經典設計獎”的青藏鐵路,就是一條千里“綠色長廊”。為保障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鐵路全線建立了33個野生動物專用通道;為保護濕地,在高寒地帶建成世界上首個人造濕地;為保護沿線的景觀,實現了地面和列車的“污物零排放”。青藏鐵路的設計過程高度重視生態保護的設計理念,使其最終成為我國重大工程設計的新里程碑。

  “我們相信,設計和環保會相輔相成。以設計促進環保,用環保提升設計的觀念將深入人心。”曾輝説。(經濟日報記者 金 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