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設計服務已貫穿經濟社會各行各業 呈現多向交互融合態勢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任九耳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收入和生活水準的提高,設計服務已貫穿于經濟社會生活的各行各業,呈現出多向交互融合態勢。設計服務具有高知識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徵。然而,談到設計,人們往往有一些認知上的誤解。有人認為它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有人認為它是脫離生活的代名詞……其實不然。涵蓋衣食住行用在內的設計和日常生活的關聯正愈益緊密。它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會在點點滴滴中引導人們選擇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

  追求品質將是現代生活的趨勢,設計融入其中則能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將滯銷的帳篷帆布做成堅韌耐用的褲子後,牛仔褲的“雛形”隨之出現;當第一個簧片被設計並安裝在水壺上,燒水從此就有了響聲的“提醒”……設計令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的同時,也為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人們不但能通過設計挖掘出市場消費潛力,還能促進相關産業升級。在我國眾多産業轉型的大背景下,設計的力量已不容小覷。

  在現代工業設計的發源地包豪斯,人們也早已將設計的功用闡述清楚: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其目的是人而非産品。設計的行進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這些觀點讓現代設計從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也讓理性和科學的思想代替了單一的藝術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讓設計回歸生活原點。一件設計作品的持久性遠較獨特性為重,集中、瞬間的價值註定要為永久性超越。恰如雕刻家羅伯特·斯密森所言:“任何作品都帶有奔騰流逝著的時間。它既沉浸在亙古洪荒之內,又蘊含于最為遙遠的未來之中。”設計的價值恰在於此。

  當前,“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活狀態是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人們對生活的期許。人們對家園的期望不再是千篇一律、生冷硬板的建築群,也非急功近利、破壞生態換來的現代化,而是融合傳統文化又充滿中華人文底蘊的棲息之所。從這些年對一些古怪、奇葩建築的反思中,人們認識到居住是交流的場所,更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兼具融合與創新性的人文設計可以滿足城市建設的需求,還可以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變為現實。

  要想完成點石成金的設計,還需要理念先行。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還原設計之本。“以大為美”“以多為美”“以奢為美”並非設計的至上追求。它需要繼承人類歷史文化中的精髓,追求單純、和諧、美好的設計,以設計的高品質提升産品品質、産業品質和生活品質。此外,設計理念的提升還需要行業、市場和社會各界共同發力。譬如,以品質和設計著稱的“德國製造”,在從“價廉質劣”轉變為“優質”的代名詞的過程中,也曾歷經多年酸甜苦辣,經過長久修煉才為社會大眾接受。我們有理由相信,資訊産業和網際網路的高速迭代發展將充分發揮設計的積極作用,帶給人們更加健康的生活品質。(原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任九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