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瑞豐合作社信用合作互助1+1>2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29:4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竇建英本報記者郝淩峰

  在河北省南和縣郝橋鎮大林村,再過個把月,村民薛文江承包種植的80畝大蔥便到了收穫時節。望著成方連片水靈靈的大蔥苗,薛文江期待著能賣個好價錢,讓全家日子過得更好些。從去年的20畝地能發展到今年的80畝,薛文江説,多虧了合作社的內部互助:“今年上半年,俺到合作社提出半年期限的資金借貸申請,6萬元的借款一個小時就拿到了手。這要到銀行貸款,不僅手續繁瑣,而且審批時限長,等款項到手,早已錯過了種植時令。”

  互助社內部成員間借款全靠社員的信譽和口碑。村民薛文江自2013年加入到南和縣瑞豐合作社,可沒少嘗到甜頭。“手續簡單,不用抵押,5萬元以內的借款只要口頭申請寫張借據就行了,利息也比民間貸款少一半。”他介紹,隸屬於該合作社的社員資金互助部,給予社員發展資金上的很大支援。

  南和縣瑞豐合作社理事長潘弘健介紹,互助社資金來源主要是社員入股和自身經營利潤。“每年都有定量的入股認購,1000元為一股,社員有多餘的錢可以自願以入股形式存到合作社,年底還能分紅。”潘弘健説,現在合作社內部成員達到了700人,輻射全縣郝橋、賈宋、閆裏、河郭、史召等5個鄉鎮,截至目前,合作社互助資産總額達300多萬元,貸款餘額240萬元。

  南和縣是種植大縣,蔬菜種植享譽全國。南和縣瑞豐合作社建有育苗場,為社員提供蔬菜産業園的生産需求,也為菜農提供蔬菜銷售、代銷服務。社員要想擴大再生産,手裏最缺的就是資金。據了解,目前縣域內能為農民提供小額貸款的只有農業銀行和信用社,但要順利獲得貸款,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有效破除這一難題?“去年,俺承包了200畝土地準備種糧食,想向銀行貸款3萬元,但銀行只批准了1萬元,而且還要有當地一名公務員作擔保。最後,還是從合作社資金互助部幫俺解決了資金難題。”對於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互助發展,大林村種糧大戶王山起讚嘆有加。

  有借貸關係就伴隨著風險,為了規避借貸風險,合作社規定,每筆借款預定月息為1.2%,合作社從中提取0.2%的利息作為風險儲備金,其餘部分則作為分紅支付給資金借出人,另外還有第三方內部社員作擔保,一旦發生借貸風險,保證借出人利益不受損。“合作社資金互助部組建以來,共發出70多筆借款,借貸總額達300萬元,沒有發生一起風險事件,借貸雙方都很滿意。”潘弘健説,合作社內部社員信用合作模式很好解決了社員融資難題。

  隨著社員的增多,資金需求量的增大,合作社內部資金有限,為了拓寬融資渠道,通過積極爭跑,潘弘健與中國銀行邢臺分行達成了合作協議,“下一步,爭取銀行支援,通過合作社擔保,為社員提供更多融資貸款,讓社員無後顧之憂,放心去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