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鐵路大通道為中歐經貿插上翅膀

  • 發佈時間:2015-10-22 08:4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管克江 王迪 任彥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義新歐”,將中國一座縣級城市與西班牙緊緊相連

  2014年11月,首趟“義新歐”班列從浙江義烏鳴笛開行,奔向萬里之外的西班牙馬德里,這意味著全世界最長的鐵路運輸線路正式運作,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各國的又一條交流軌道。

  “義新歐”線路全長1.3萬多千米,沿途共經過8個國家。與其他中歐班列相比,“義新歐”創下了4個“最”:運輸線路最長;途經國家最多;國內穿過省區最多,從浙江出發橫貫東西,經過安徽、河南、陜西、甘肅、青海,最後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境外鐵路換軌次數最多。除此之外,與第一批列入中歐班列序列的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蘇州等城市相比,義烏是唯一一個縣級城市。

  成功試運作後,“義新歐”班列目前逐步實現常態化運作,每週從義烏發車1次,每月從馬德里發車2次。列車可滿載41節車廂,行駛全程約20天,經停華沙、柏林、杜伊斯堡和巴黎,並設立了集散中心,這意味著列車不僅能在終點站馬德里裝卸貨,還能輻射至沿途國家的主要城市,是第一個實現多站點卸貨的中歐班列。

  “義新歐”滿載著“中國製造”抵達馬德里,也喚起了西班牙企業家的期待。西班牙發展部部長安娜·帕斯托爾在首趟列車抵達儀式上表示,“義新歐”是一趟“希望之車”。時任馬德里市市長安娜·波特亞表示,“義新歐”班列的開通將給西中雙方帶來經濟利益,因為僅在馬德里就有超過3萬浙江人,“義新歐”將他們的家鄉與“第二故鄉”馬德里連接起來;而且,“義新歐”的開通再次凸顯了西班牙地緣位置的重要性,因為如今的西班牙不僅是歐洲與非洲的橋梁,也是亞洲與歐洲、中國與歐洲的橋梁。

  “義新歐”班列市場運營負責人、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旭斌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鐵路運輸較空運更便宜,較海運更快,優勢十分明顯。對於大件商品以及對時間要求苛刻的産品,如食品,鐵路運輸是最為理想的方式。西班牙商人普遍表示對“義新歐”的積極支援並參與合作,認為“義新歐”為他們的貿易發展提供了便利和機遇。“中國現在越來越重視擴大內需,發展服務業,而西班牙企業在消費品領域、食品領域和服務業都有著豐富經驗,因而中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對西班牙來説意味著更多機遇。” 馮旭斌説。

  目前,“義新歐”已經實現多趟回程班列,首趟回程班列試驗性發回了64個標箱的貨物,而第二趟班列則滿載82個標箱而歸,主要是來自西班牙的紅酒、橄欖油、汽水、果汁和奶粉等。

  在返程班列上,浙江盟德進出口有限公司訂下了20個標箱貨物,董事長周旭峰表示,“義新歐”班列開通後,他們30%的出口生意轉移到了鐵路運輸,貨物售價相比以前下調了15%左右。他舉例説,此前來自歐洲的汽水,每聽售價在18至25元人民幣,如今相當於打了六至七折。“以前不少消費者對我們經銷的‘原裝進口’西班牙紅酒將信將疑,‘義新歐’線路的開通徹底打消了他們的疑慮。”周旭峰説。

  然而,目前大多數選擇“義新歐”的商家均來自中國。馮旭斌表示,返程班列的貨源還不夠充足,需要進一步加強優化返程貨的運輸組織,擴大貨源組織渠道,在德國、法國重點城市收集貨源,並加強對班列的宣傳推介。“我們正積極與西班牙的一些大物流商取得合作,爭取早日成為西班牙的主流物流商,為回程班列提供充足和高品質的貨源支撐。”馮旭斌説。

  義烏正在積極申請成為肉類食品、水果和整車進口口岸,因為義烏鐵路口岸尚未開放,大大限制了很多歐洲貨物對“義新歐”運輸平臺的使用。如果有一天,義烏拿到水果進口口岸許可,那麼來自歐洲的櫻桃、檸檬和橙子也將更多地出現在浙江各地的超市,並運至其他省份和地區。

  匈塞鐵路,打造中歐陸海快線雛形

  “匈塞鐵路現代化改造有望今年年底前動工,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中國司司長梅薩洛什·馬爾塔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專訪時這樣表示。

  梅薩洛什説,連接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和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匈塞鐵路最早建於1882年,至今大部分路段仍是單線,基礎設施陳舊,334千米的路程需要將近7個小時。

  為了改善中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合作,在2013年11月于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召開的第二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議上,中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三國總理宣佈合作改造升級匈塞鐵路。2014年12月,中匈塞三國正式簽署合作建設匈塞鐵路諒解備忘錄。今年6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布達佩斯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雅爾多·彼得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將匈塞鐵路建設納入“一帶一路”合作共建框架之中。

  “匈塞鐵路項目在紮實推進,我們對這條高速鐵路的早日建成充滿期待。鐵路的現代化改造主要使用中國資金,改造後的匈塞鐵路將成為復線,並實現全程電氣化,時速達到每小時160千米,運作時間將縮短至兩個半至三個小時。”梅薩洛什告訴本報記者,匈塞鐵路現代化改造項目主要由中匈塞交通基礎設施合作聯合工作組負責評估和規劃,工作組不久前在布達佩斯舉行了第三次會議,就融資安排等問題達成共識,並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了部署。

  梅薩洛什説,匈塞鐵路項目是一個合作共贏的典範,不僅中國、匈牙利和塞爾維亞等直接參與方可以從中受惠,中東歐乃至整個歐洲都可以分享這條連接中國與歐洲的經濟走廊所能帶來的好處。匈塞鐵路項目的意義不僅僅是三個國家合作完成一條鐵路的現代化改造,更在於打造一條中歐貿易的國際大通道,帶動沿線國家共同發展。

  其實,匈塞鐵路只是中歐國際貿易大通道的一部分。2014年12月17日,中國、塞爾維亞、匈牙利和馬其頓4國總理在貝爾格萊德達成協定,共同打造中歐陸海快線。中歐陸海快線是匈塞鐵路的延長線和升級版。這條快線南起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經馬其頓斯科普裏和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向北到達匈牙利的布達佩斯。

  中遠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承求對本報記者説,中歐陸海快線將是希臘港口到西歐市場最快捷的商品運輸線,對於提升歐洲內陸貿易以及全球貿易有著巨大作用。中歐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將二者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本報記者管克江、王迪、任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