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車市新政五方面破交易壁壘 二手車市場規模或翻倍

  • 發佈時間:2015-10-22 08:50:0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新流通管理辦法業內徵求意見 二手車市場千萬輛時代來臨?

  “對於千萬輛這一整數關口,二手車市場已預期好幾年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向記者介紹稱,2013年時,二手車市場就有達到千萬輛規模的可能,但由於“限遷”等因素,這一市場規模到今年才可能最終得以實現。

  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610.08萬輛,同比增長5.49%。但市場尚未迎來“井噴”。有業內分析認為,則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政策未落地,制約了增長;另一方面,二手車商業模式還未成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獨家獲悉,上週五,《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修訂建議案)》(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由商務部起草完畢,並在行業內部徵求意見。與目前實施的管理辦法相比,為適應市場發展,該修訂案進行了大規模調整,主要包括稅費改革、限遷政策、臨時産權登記、電商交易和車輛資訊公開等五個方面。“如果這五個方面落實,將從政策層面保證二手車市場更高效運轉。”一位二手車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將達到2000萬輛,與新車銷售規模基本相當。這意味著,未來5年,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將在現有規模上翻一倍。

  五方面破“交易壁壘”

  記者了解到,備受關注的《管理辦法》已由商務部起草完成,上週五下發至相關業內機構徵求意見,以便進一步修訂完成。“何時發佈很難預期,要看相關政府部門的規劃,。”一位參與徵求意見的相關人士表示,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版《管理辦法》勢在必行。

  一方面,現行辦法實施已超過10年。目前,市場規模、商業模式、配套政策等已顯著改變,現行辦法已無法完全適應。

  另一方面,近年來,在新車銷售進入“新常態”後,二手車交易量呈快速增長趨勢。通過分析成熟市場的經驗可發現,二手車交易量將達到新車的3~4倍,政策亟須完善,促使市場規範。

  記者了解到,《管理辦法》主要對稅費改革、限遷政策、臨時産權登記、電商交易和車輛資訊公開五個方面進行更新和補充。

  稅費方面,目前,二手車增值稅按舊貨交易增值稅方式徵收,即按照全額2%徵收,但二手車平均利潤僅約為6%,無疑會降低車商的利潤。為此很多二手車企業都成立了經紀公司,以規避稅收。

  限遷政策則被認為是目前二手車交易的最大阻礙。“現在僅有極少省市接受國五以下車型,這為二手車交易帶來了困難。”一位二手車市場分析人士告訴記者,許多車況很好的二手車因為排放問題無法交易,“車源緊張”難題待解。

  此外,臨時産權變更登記和車輛資訊公開等內容,在此次管理辦法修訂建議案中也有提及。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二手車交易電商平臺快速增加,此次的修訂建議案也將此方面作為重點加以規範。上述參與徵求意見的相關人士認為,這是《管理辦法》與時俱進的標誌之一。

  碎片化經營難快速增長

  “得車源者得天下”是二手車市場的規則。此前,以北京花鄉為代表的二手車交易市場盛行,正是因為通過整合車源等方式,實現交易。

  這一市場規則正發生變化。按新車更換週期平均5~7年規律算,2009年我國新車銷售開始爆髮式增長,到2015年,將有大批個人二手車涌入市場。

  人人車聯合創始人杜希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個人車源的大規模增長,為二手車市場帶來嘗試其他商業模式的可能性。

  二手車市場正在由“得車源者得天下”向“得C端者得天下”轉變。因此,C端(個人客戶端)的換車需求將解決二手車車源緊張的問題。正因為如此,2015年,二手車市場的最大特徵是,出現為影響C端而“燒錢”的情況。沈榮表示,這一市場已從行業內關注,轉向消費者關注。

  2013年時,業內預計,二手車市場進入快速增長期,但受制于政策以及徵信體制不完善等問題,商業模式拓展艱難,難以落地。2013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連續第五年增速下滑。

  此後的2014年,由於資本關注度提升,二手車市場迎來新一輪增長。“2014年是二手車市場資本活躍度顯著提升的一年。”沈榮介紹稱,標誌就是車易拍、優信拍為代表的“兩拍”佈局,二手車市場B2B(企業對企業的行銷關係)模式顯現。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二手車市場還未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爆發’。”沈榮認為,除政策原因,商業模式不完善是關鍵因素,處於多種交易並行的“碎片化階段”。所謂碎片化,是指二手車市場仍是“車源導向”的經營模式,尚未形成消費者需求導向,而消費者需求是二手車交易量快速增長的基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