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産手機“發力”高端市場高價不高端消費者不買賬

  • 發佈時間:2015-10-21 01:32:22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以來,國産品牌相繼發佈了多款高端旗艦機型。與以往主打“超高性價比”不同,為了搶佔高端市場,國産品牌都將産品價格定在了3000元以及4000元左右。中興、華為、酷派、OPPO在內的國産手機品牌也都紛紛著力佈局高端市場。而隨著多款旗艦級機型的扎堆發佈,高端市場也成為了中國企業的最新戰略。然而,面對這“大好形勢”,消費者的反應卻有些出乎人意料。

  國産品牌頻推高端手機新品

  10月11日,作為中國通信産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中興通訊在深圳發佈了其最新款的高端手機産品AXON“天機”旗艦系列産品,覆蓋了手機、投影儀和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售價接近4000元。在當天的發佈會上,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終端CEO曾學忠就表示,這家企業已經把高端、旗艦産品的經營放到了核心位置,“參與國際頂尖品牌競爭,成為享譽全球的消費電子品牌是我們堅定的目標”。

  事實上,“天機”是今年以來國産手機品牌“扎堆”發力高端市場的又一案例。記者注意到,據不完全統計,前10個月內,包括中興、小米、華為、酷派等在內的本土手機廠商推出的售價在3000元以及4000元以上的高端産品已有近十款之多,個別産品的價格甚至超過了蘋果和三星的頂級産品。與之相呼應的還有本土品牌的産品發佈也從原本的要有意“避開”蘋果、三星的新品發佈期,變成了與蘋果、三星旗艦機型上市檔期“有所重合”,這意味著,國産手機廠商正在高端産品領域變得越來越主動和積極。

  在業內看來,蘋果和三星顯然已不再是中國本土手機品牌眼中難以企及的“超級領跑者”。眼下,以越來越自信的姿態向這兩大巨頭長期佔據的高端市場發起衝擊,已經成為國産品牌最新的市場選擇。

  “扎堆”高端市場實為自救

  有市場觀點認為,“扎堆”現象的出現,是被逼出來的被動之舉。

  2014年國産手機廠商經過奮力拼殺,銷量成績碩果纍纍。調研機構報告顯示,2014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到11.67億部,其中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達到了4.534億部,佔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的40%。

  但與此同時,國産手機廠商卻並未嘗到智慧手機利潤市場“蛋糕”的甜頭。在過去的一年裏,中低端市場一直是國産品牌“廝殺”最慘烈的地盤,“千元手機”更是將國産品牌追求“性價比”的概念發揮到了極致,隨之而來的是産品利潤空間被無限壓縮。

  而來自賣場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智慧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出現了下滑趨勢,導致原本競爭激烈的中低端手機市場進一步趨於飽和,千元以下市場甚至已經無利可圖。因此試水高端市場成為眾國産廠商必經之路,以期通過提升自身的品牌溢價,破解盈利難題。

  “對於已經進入成熟期的本土品牌而言,通過差異化創新和加強資源整合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實力,進而向被蘋果和三星長期佔據的高端市場展開衝擊,更像是市場推動下的必然選擇。”一位多年從事手機銷售的業內人士表示,國産手機品牌正在摒棄低端、廉價的傳統市場形象,而這恰恰是企業通過手機産品設計與製造能力增強、供應鏈優勢顯著提升、品牌行銷移動社交化等主動舉措實現的。

  對此,亦有相關業內人士認為,當下這種“扎堆”發展高端産品的態勢,也讓市場對中國本土手機産業的光明前景充滿了信心。另外,隨著4G時代的到來,國産手機在高端市場上與三星、蘋果等洋品牌的差距逐漸縮小,未來中國本土品牌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高價難與高端畫等號

  國內手機市場通常將3000元以上産品定義為高端旗艦機型。記者也針對青睞高端機的用戶群體進行調查發現,雖然使用國産機的人越來越多,但3000元卻是國産手機一直無法跨越的門檻,一旦超過這個價格,超過半數的消費者都會傾向於選購“洋”品牌。

  市民張小姐就告訴記者,自己之所以一直選用蘋果手機,不僅僅是因為蘋果的作業系統簡單穩定安全系數高,“更重要的是蘋果每次推新品都會有新鮮元素能吸引我,能帶給我不一樣的體驗,所以我成了忠實的‘果粉’。”對手機市場頗有研究,在廣武門開手機店的孫先生分析説,“雖然今年國産機都在嘗試將價格拉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但就我所了解的,蘭州市場高端機還是蘋果三星賣的好。”他認為,國産手機品牌犯的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將高價手機與高端手機畫上了等號,“的確,高端手機的價格確實高,但高價的手機並不一定就是高端手機,這一點,可以從三星剛剛上市的兩款旗艦手機新品上得到印證。”對於消費者而言,三星S6edge+的曲面屏,不僅僅是美觀,還是高端的象徵。再看國內的一些所謂旗艦,幾乎是同一家的處理器和攝像頭,一些技術指標都相同,唯一的差異就是在軟體優化上的差異。所以,國産手機把價格拉上去了,硬體配置和品牌形象卻無法與高端相匹配。“那些售價3000元甚至4000元的所謂高端手機,在用戶體驗層面,並沒有與千元機甚至幾百元的手機拉開距離。”

  老用戶對國産機品質存疑

  然而面對國産品牌“發力”高端市場,一些國産品牌的老用戶似乎也並不買賬。近日,記者走訪了多家國産手機售後維修點發現,多數用戶對於自己所購買國産品牌手機抱怨連連。

  “我買的這款國産機才半年不到就出問題,電話打一半就黑屏,不得不重啟,來售後點一問,發現還不是我一個人出現這類故障。”,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本來是打算支援國産手機才買的,沒想到還是出了品質問題,令他“很心酸”。

  在該品牌售後維修點,與張先生同樣發生手機故障的還有在李女士,“我是手機電池問題,用了不一會兒就沒電了,到後來,乾脆就充不進去電,只好來修手機。”

  記者注意到,在該維修點,十幾個排隊修手機的消費者中,問題多集中在通電黑屏、電池壽命短等常見狀況上,需要返廠或是換配件,存在較長等待時間。

  而記者在另一國産品牌手機售後維修點發現,裏面同樣坐滿了等待維修手機的用戶。市民楊先生的案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我的手機經常在電量不滿時自動重啟、關機。”楊先生對售後服務員説。一旁坐著等待的吳女士站起來插話説,“我也有一樣的問題,通話就自動重啟,充電也自動重啟。”

  “其實,國産手機的電池問題、自動重啟和黑屏問題等,都已經有很多案例,基本可以斷定是某一批次的普遍性問題。”在廣武門數位一條街有著多年手機銷售、維修經驗的王先生告訴記者,隨著智慧手機的換代普及,國産手機的銷量提高了不少,不過,不少品牌手機的品質卻難過關。

  “比如,某知名國産品牌手機雖然是以技術出名,不過它的電池問題也很突出。”王先生説,就他所接觸過使用該品牌手機的不少用戶都表示自己的手機嚴重耗電現象,幾乎不可能帶在身邊正常使用,這也就是後來大家俗稱的“耗電門”事件。

  之前使用過該品牌國産手機如今改用了蘋果手機的劉女士就明確告訴記者,即便該品牌出了高端機自己也不會考慮使用,“使用體驗可以用‘痛苦’兩個字概括,手機用了半年以後系統變得很慢很卡,最要命的是耗電耗的厲害,不拿充電寶根本不敢出門,換了一塊原機電池之後根本沒起色,一氣之下我就索性換了手機。”劉女士認為,國産手機現在想與“洋”品牌爭高端市場還言時過早,“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品質還存在這麼多問題何談高端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