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主要針對高成本地區
- 發佈時間:2015-10-16 13: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0月16日電 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張峰1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表示,目前,工信部和財政部已完成對全國農村寬頻建設情況的摸底調查,5萬個未通寬頻的行政村中,應該説98%以上的都集中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這些地區寬頻建設和運營成本非常高,但是收益卻比較低。
國務院新聞辦16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和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促進快遞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情況,並答記者問。
張峰介紹,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主要是針對無法通過市場機制實現寬頻網路覆蓋、存在一定程度市場失靈的高成本地區,國家對這些地區的寬頻網路建設和運營也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鼓勵企業承擔有關任務,為當地民眾提供寬頻網路服務,這是解決農村及偏遠地區寬頻網路末梢建設難題的一個長效機制。
張峰表示,過去十多年,工信部的主要做法是組織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施“通信 村村通工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他們共投入了900多億元,解決了約21萬個行政村和自然村通電話的問題,以及約15萬個鄉鎮和行政村通寬頻的問題。但是到目前,還有5萬多個行政村未通寬頻,15萬個村雖説已經通寬頻但還亟需技術升級提速。由於這些地區的經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地理環境非常複雜,人口居住又比較分散,因此寬頻建設和運營成本非常高,但是收益卻比較低,所以企業對建設這一部分農村的寬頻,以及對它們進行寬頻升級改造明顯動力不足。所以,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就是要重點解決這些高成本地區的寬頻建設和升級工作。
張峰指出,寬頻網路作為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這是在前年國務院發佈的 《“寬頻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裏面已經做了明確表述,同時是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資訊消費的一個重要支撐,農村電商的發展也離不開資訊網路;寬頻網路也是資訊時代為農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過去常講,尤其在農村,“要想富先修路”,大家都取得了非常一致的共識。現在在資訊時代下,寬頻網路就是促進農村以及偏遠困難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基礎設施條件之一,也可以把它稱為資訊公路。
張峰透露,目前,工信部和財政部已經完成了對全國農村寬頻建設情況的摸底調查,5萬個未通寬頻的行政村中,應該説98%以上的都集中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在15萬個需要升級改造的行政村中,有超過80%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所以,後續要結合這些現狀,出臺分區域的補貼原則,並以地市為單位自願提出申請,根據其需求的意願和支援政策措施,經過競爭遴選後納入“標的”區域,然後在各“標的”區域通過競爭性招標等市場化機制來選擇承擔該地區具體寬頻建設和運作維護任務的企業。
張峰還表示,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將要引入競爭性機制,在“標的”區域確定之後,歡迎相關企業都來進行投標,從中選擇需要國家補貼資金少而且任務完成得好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才能中標。這樣做目標就是要使促進成本資訊透明化、提高政策效率。同時也是按照第10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策的部署,工信部和財政部將於近期正式印發有關通知和申報指南,正式啟動這項工作。
“同時在實施電信普遍服務的過程中,我們還將統籌完善相關行政村內的村委會、中小學、醫療診所等公共服務機構寬頻網路的覆蓋,助力農業、電子商務、教育、醫療等寬頻的應用,最終的目的是實現以建促用、以用帶建,讓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群眾分享資訊技術發展的紅利。”張峰最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