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國良:“塞上江南”的“蘑菇達人”

  • 發佈時間:2015-10-14 01:30: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寧夏吳忠市利通區金銀灘鎮君糧菌類種植園裏,─排排菌包整齊碼放著,馬國良在菇棚裏仔細地查看著蘑菇長勢。

  “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吃蘑菇,後來專門學習種蘑菇,現在每天都會和蘑菇打交道,小蘑菇承載著我的夢想。”被小夥伴們稱作“蘑菇達人”的馬國良寸頭、圓臉,鼻樑上架一副藍色金屬框架眼鏡,眉宇間透著英氣,興致勃勃地對來訪記者説。

  27歲的馬國良畢業于中南民族大學生物技術專業,大學裏學了些培育和種植蘑菇的技術。2012年大學畢業後,他隻身跑到上海,在全國最大的金針菇種植基地“偷”學技術。

  “我有目的地去找了幾家食用菌的工廠化生産廠家,想了解一下國內食用菌生産水準,看看大學裏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産到底有多大差距,開闊視野的同時打磨一下自己。”馬國良説。

  2013年,在“偷師學藝”10個月後,馬國良毅然辭去了企業的工作,回到家鄉寧夏創辦了自己的蘑菇産業園,踏上創業之旅。

  “大學裏我就有自己創業的想法,我把創業的起點定得相對較高,一開始就是拿難度比較大的液體菌種入手。”對蘑菇培育情有獨鍾的馬國良,想在這方面搞出個名堂。

  為了創業夢想,馬國良把母親多年攢下來給他“娶媳婦的錢”全部拿了出來,還東拼西湊了20多萬元,購置了液體菌種發酵罐、蒸汽鍋爐等一系列設備,搭建了蘑菇種植大棚。為了節省資金,他將家裏的一間房子當做培養室,還自己動手製作攪拌機。

  在寧夏,規模生産食用菌的企業基地並不多,為食用菌行業發展預留了空間,給馬國良帶來了機遇。他悉心研究,採用先進液體菌種、滅菌熟料栽培和溫控系統種植蘑菇。

  經過數月嘗試,馬國良掌握了菌菇接種、發菌、出菇等流程技術。他建成的5個大棚,分別培育出平菇、姬菇、雞腿菇、猴頭菇4種菌類,成為吳忠市規模最大、設備最全的食用菌培養基地,日穩定供應鮮菇400公斤。馬國良培植的蘑菇因味道鮮、口感佳銷售火爆,雖然平均高於市場價仍供不應求。不到半年時間,馬國良獲利10多萬元,淘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我們的冷庫已經建成,可以延長産品保鮮期;還在批發市場建了自己的門店,可以更好把握市場行情和供需變化,蘑菇産業從種到銷又升了一級。現在村裏有100多位農民跟我種植食用菌。”

  短短兩年時間,馬國良的創業已見雛形,前景可喜。但在他自己眼裏,一切似乎才剛剛開始,他期待著在市場有更大的作為,也希望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帶動更多鄉親,把蘑菇産業做精做優。

  “我還想培育一批好菌種,讓更多農民種植。想實現食用菌向産業化方向發展,為人們提供高營養、多品種的食用菌産品。”馬國良如是描繪他的心願。(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