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陳琪:玩票玩出的蘑菇街

  • 發佈時間:2015-05-11 00:32:0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蘑菇街,我的買手街”,這句廣告詞家喻戶曉,如今蘑菇街的註冊用戶數已經突破8000萬,每天為近700萬的女性消費者提供購物決策建議,為時尚潮女找到美麗的自己。2012年10月,蘑菇街完成B輪融資,IDG資本領投,啟明創投與貝塔斯曼投資等投資機構跟投,總估值超過兩億美元。

  2010年2月創業至今,在這短短幾年的時間將公司做到上億美元的估值,卻是一位80後網商,他叫陳琪。

  玩票的網站做大了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大學畢業後,陳琪有一段在“淘寶”公司上班的日子,而且長達6年。“畢業那年,我的不少同學都選擇了微軟、IBM這樣的大公司。當時,我選擇了離家最近的阿里巴巴,最後被安排在了淘寶。”

  2008年,有一個事件必定是很多人共同的記憶,那就是汶川地震。那一年的大地震,很多企業都出來捐款,娃哈哈、伊利、王老吉等等。“那個時候,我老婆每天關注新聞,她跟我討論,這麼多民族企業都捐了款,怎麼那些更賺錢的跨國公司都不捐款?她説她要做一個討論國貨的網站,於是就有了‘琳瑯國貨’這個網站。”

  那麼,網站技術上的事情,就落在了陳琪身上。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討論永久自行車、海鷗照相機,後來慢慢地都集中在了化粧品、護膚品,變成了一個討論國貨化粧品、護膚品的女性網站。”陳琪回憶。

  小兩口兒鼓搗的這個玩票性質的網站居然慢慢做大了,一天也能達到六七萬的訪問人次。

  這樣,夫妻倆開始想著把這個網站做一些商業化地調整。

  “從2008年開始,我就在用業餘時間幫我老婆把社區和電子商務結合起來。包括一鍵把商品分享進社區、跟蹤分析社區用戶成交等等功能。”陳琪説,“當時淘寶網還無法跟蹤淘客的成交情況。”

  這樣,陳琪通過技術手段把社區的用戶資源和電商的商品資源整合起來了。

  有了這個想法後,創業似乎變成了一蹴而就的事情。

  從有想法,到離職,陳琪僅僅用了兩個星期。2010年的2月,陳琪辭去了淘寶的工作,跟浙大的同窗好友魏一博開始創業。

  他説:“純粹是因為看到目前這個創業方向後非常激動,到了不馬上動手就夜不能寐的程度。所以從産生想法到離開淘寶,只間隔了一兩周時間。”

  創業需要啟動資金,啟動資金如何來?

  當時陳琪和魏一博一人賣了一套房子,“我賣了一套杭州的房子,賣了100萬元。魏一博賣了一套深圳的房子,賣了50萬元。總共15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夠了。”説這些話的時候,他神情很淡定。

  創業之路就這樣起步了。

  賣房子不是小事,難道家裏人沒有反對的聲音嗎?讓陳琪的家人猶豫的並不是賣房子的事情,“房子倒還好,真正讓家裏人感到有點兒猶豫的,是當初離開淘寶時所放棄的淘寶期權。”作為資深的淘寶員工,陳琪擁有一筆期權,價值1000多萬元。

  有了梧桐樹,自然會有金鳳凰。蘑菇街目前的合夥人團隊中,除聯合創始人魏一博是陳琪的昔日同窗好友外,其他兩位都曾經是淘寶的資深員工。蘑菇街CTO岳旭強曾經是淘寶的首席架構師,花名黃裳。2011年7月加入的李研珠則是行銷領域頗有名氣的“胖胡斐”。支付寶首席産品設計師白鴉,曾在轉發一條有關蘑菇街的微網志中説:“淘寶最好的産品經理+最強的技術專家+最牛的行銷策劃,他們會創造奇跡。”

  “背靠”網購,面朝消費者

  看好社區和電子商務結合後的巨大市場和空間,一開始陳琪和他的團隊做的項目是一個叫“卷豆網”的網站。

  “把琳瑯國貨裏面的産品剝離出來,推薦給更多的人,於是就有了卷豆網。”當時的構思是,為現有社區提供電子商務工具。於是,大家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把一些比較熱門的社區都談了下來,比如“19樓”“愛物網”“化龍巷”等等。這樣的大客戶談下了十多家,也跟風帶來了眾多的小客戶。最後,陳琪的團隊手上積累了兩萬多個客戶。為這些“客戶”服務的方式很簡單。説白了,就是通過社區網路,介紹社區裏的網友去購買産品,社區從中分得提成。“網路編輯只需在廣告或連結頁面加一小段卷豆提供的代碼,就可以跟蹤用戶點擊,一旦用戶交易成功,導購社區就會從店家獲得佣金。”

  然而,事實證明,這並不成功。

  雖然,這些都是人氣爆滿的社區,但通過社區最後到店家購買産品的網友,人數並不多。用電子商務專業的術語來講,就是轉化率低(在店家購買商品的人數和所有到達店舖的人數的比例)。“沒有一家客戶的轉化率達到1%,這造成了卷豆網的市場規模比我們預想要小很多。我們研究分析了半天,發現原來是因為這些人氣社區網站都缺少一個懂電子商務的。於是,我們決定自己做一個給大家看看,怎麼樣才能轉化率高,沒想到這個案例卻很快成了我們的主業。”陳琪説。

  這就是後來“蘑菇街”的雛形。

  陳琪的團隊從“乙方”變成了“甲方”。開始著手做了一個社區——蘑菇街。對於這個蘑菇街社區的要求是,人氣要旺之外,裏面的網友還要有強大的購物能力。

  在陳琪看來,蘑菇街是一個以“時尚”和“購物”為主題的女性社區。每天都有幾十萬的女性在這裡討論時尚、分享購物、扎堆兒聊天,他們的團隊就以這些需求出發,用更加社會化、更加有趣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

  雖説是以“購物”為主題的社區,但“蘑菇街”本身並不向用戶售賣物品,它既不是B2C,也不是C2C。

  在“蘑菇街”,用戶可以分享購物樂趣,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網店上的各種發現。除淘寶外,蘑菇街還和噹噹、京東、凡客等網站有合作,用戶可以將自己從這些購物平臺上看到的好東西,在蘑菇街上曬出來,給大家分享。

  陳琪説:“我們確實有一群姑娘們自稱小編,但她們的工作和傳統的編輯完全不同。她們的主要任務是在宏觀上引導社區。而更人性、更細節的風格和氛圍,都是由用戶來決定,我們相信蘑菇街的姑娘們會比我們更懂時尚、更懂Shopping。”

  既然是大多數人選出來的喜歡的東西,那麼購買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蘑菇街的轉化率達到6%-8%。如今的蘑菇街,一天有300多萬元的成交額。

  蘑菇街成功了,而且迅速開始被人模倣。

  在網上搜索“蘑菇街程式”,甚至可以看到有人公開售賣這種程式,被同行們稱為“蘑菇體網頁”。目前一套可以直接安裝使用的倣真軟體價格在380-2000元。

  然而,對於陳琪來説,蘑菇街的成功秘訣並不來自於一套冰冷的程式,而來自於一群有創新精神、步調一致的夥伴。

  再一次彎道超車

  2015年春,蘑菇街又一次轉型。這次是從垂直電商,變成了一個B2C加C2C的社會化電商。

  從創業時候的一個電商搜索工具轉型到一個消費社區,再從消費社區轉型到了電商導購,然後變成垂直電商,如今又開始轉向C2C+B2C的平臺,幾乎每隔一兩年,蘑菇街的創始人陳琪就會主導一次蛻變式轉型。

  從他的合夥人到他的團隊,似乎都已經接受了這種節奏。

  陳琪笑嘻嘻地説:“我們公司在每次轉型的最初期是奴隸社會,我就是奴隸主,我的決定他們理解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差不多做出一個樣子之後進入封建社會,推行分封制,每個人會有自己負責的領地,開始放權。一開始就想要民主社會,那是不可能的。”

  2012年的淘寶開始限制外部連結,到了2013年底,淘寶開始禁止蘑菇街使用支付寶進行支付,後期還通過技術手段使蘑菇街的産品無法直接連結到淘寶商家。阿裏曾經提出以兩億美元收購蘑菇街。陳琪當時乾脆地拒絕了。

  蘑菇街很快意識到導購平臺的土壤已經不存在,迅速在淘寶全面封殺的3個月後轉型為針對女性時尚和服飾的垂直電商:從原來純粹的消費推薦社區,轉型成買手選款+優店的複合形態。

  自營平臺在上線第一個月,成交額就達到了1.2億元。2014年“雙11”,蘑菇街首度以電商身份參與,完成4.26億元交易額,其中移動端交易佔比達到78%,遠超既定目標。

  接下來從B2C再擴展至C2C,變身社會化電商就顯得順理成章。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的購物達人、時尚達人在引領潮流,形成個人品牌,這些個人品牌如果引入蘑菇街,會為其帶來更多的新用戶以及增強用戶黏性,這比直接挖腳淘寶、京東平臺的名店可以説阻力小多了。

  2015年初蘑菇街推出7.0版APP,幫助這些時尚達人開店、形成個人品牌社區,同時,會以中心化的平臺幫助商家簡單方便地獲取新客戶和訂單,再提供去中心化的社交手段幫助他們管理留存用戶,這就是蘑菇街設計産品的思路。

  蘑菇街每次轉型的過程都非常迅速。陳琪説,他去年底在和深圳的幾個投資人聊了一晚後,突然感覺做社會化電商的時機到了:如今把電商與社交結合起來的方法論並不完美,蘑菇街可以嘗試吃這只螃蟹。

  雖然一直以來,蘑菇街不是在轉型,就是在轉型的路上。不過誰又能説陳琪的做法不對呢?真正的黑馬不是靠模倣他人的奔跑方式勝出,靠的是精準的方向與奔跑的速度。

  陳琪最初是幫助妻子負責論壇“琳瑯國貨”的“程式猿”,後逐漸形成了社會化電商Social Shopping的概念。發現商機的陳琪,放棄了千萬股權,賣掉了房子,和大學好友魏一博開始創業。之後,淘寶首席架構師岳旭強和淘寶最牛的行銷人“胖胡斐”李研珠相繼加入。他們最初推出的是卷豆網。然後,才是蘑菇街的故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