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發動機,跑起來了嗎?

  • 發佈時間:2015-09-24 03:29:4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翀

  “網際網路+”的浪潮顯然不會忘記有車一族。一段時間以來,圍繞新車和二手車買賣、汽車保養和維修等服務的網際網路公司和平臺層出不窮,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更是紛紛發力網際網路汽車。尤其是谷歌利用雲計算物聯網設計出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上路,讓人看到“網際網路+發動機”後如同科幻世界般的成果。

  不過,汽車交易和服務領域的O2O、汽車生産領域的網際網路技術應用,真的是消費者所想要的嗎?或者説,還有哪些“網際網路+發動機”的可能性,還沒有被市場發現?在近日召開的騰訊智慧峰會上,一份來自騰訊智慧、騰訊科技和企鵝智酷的《2015中國汽車消費新趨勢報告》給出的調查結果頗有些意料之外。

  據了解,此次調查共涉及3.3萬多名網友,其中超過八成的被訪者年齡在21歲至45歲,代表了汽車消費市場的主力人群。報告主要分析了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購車習慣以及對網際網路汽車的認知程度。

  就買車方式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網際網路這一新渠道:超過半數的被訪者表示,主動考慮通過網際網路購買新車;而在其餘被訪者中,明確表示不會網上買車的只有一半,剩餘部分表示“還沒想好”。

  但值得網上車輛交易平臺警醒的是,大部分被訪者認為,網路平臺吸引潛在車主的主要因素還是價格,而非網路平臺所稱的便捷或者服務。有60%的被訪者承認,會因為價格優惠而考慮網上買車;至於網上購車的贈品等,並不能激發他們的購車慾望。

  那麼,除了“價格戰”,網際網路還能用什麼吸引潛在消費者?不少被訪者、尤其是一線城市的被訪者提出,如果網路平臺能夠提供提前熟悉車型的機會,會讓他們更加願意上網買車。

  相比新車網上交易平臺,二手車交易平臺通過服務去贏得市場的空間更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四成的用戶表示,如果購買二手車,他們更相信熟人渠道,而不是網路上的二手車平臺,因為二手車車況資訊複雜,熟人介紹讓人更放心。不過,在這種心理下,二手車平臺如果能強化信譽建設,讓二手車車況更加透明,就有機會得到消費者信賴。例如,不少被訪者提出,如果二手車交易能提供正規的車輛質檢報告,有助於建立用戶與網站之間的信任;若是二手車網際網路交易有完善的售後服務,也是服務加分點。

  在汽車設計、製造方面的“互利網+”情況,絕大多數被訪者都願意嘗試高科技的無人駕駛車輛。但被訪者也認為,如此先進的“網際網路+發動機”技術普及還有待時日。

  至於眼下不少汽車製造商已經進行的“網際網路+”嘗試,被訪者認為還有功能拓展空間,並提出具體的期待。比如,三成被訪者強烈希望網際網路汽車能實現車輛與智慧手機的互動; 四成被訪者認為,沒有這些功能雖不影響行車,但如果增加,車輛的吸引力會更強。

  至於車輛與智慧手機的互動到底有哪些內容?開車接打電話被認為最重要。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開車日均接打1至3次電話,所以他們普遍希望除了藍芽手機免提這樣的車載通話設備外,還能引入網際網路聲控服務,實現語音撥號、語音求助、語音搜索、語音發送短信或微信等功能,在保證行車安全的同時也與外界保持聯繫。

  此外,不少被訪者也提出智慧汽車應當具備車內社交網路,如行車時有智慧安全提示、汽車自帶Wi-Fi、車輛也可以語音控制、手機資訊抬頭可見等。被訪者提出,安全是行車的重中之重,行車時使用微信等軟體會增加事故概率,所以車內社交網路的設計應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可增加智慧安全提醒。

  車載Wi-Fi的被期待度緊跟安全之後。被訪者認為,車載Wi-Fi的應用場景很多,除了停車時使用社交軟體、上網瀏覽外,還可以在打車付款、地圖導航等場景應用。其中,對於已在大部分車輛上使用的導航系統也被認為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因為全國道路建設速度很快,不少導航系統並沒有及時更新;還有導航定位不準確、導航無路況顯示等老問題,也被車主認為智慧化程度不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