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愛中華,此志不渝!”
- 發佈時間:2015-09-12 02:31:30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崔靜
經歷過歲月的沉浮冷暖,體味過人生的酸甜苦辣,94歲的莊炎林在“9·3”閱兵儀式上看到載有抗戰老兵、英烈子女和支前模範的車隊緩緩駛來時,仍禁不住熱淚盈眶。
坐在北京的家中與記者回憶起閱兵儀式上的那一幕,莊炎林依然心緒難平。那一刻,承載了太多歷史的記憶——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深受父母的影響,16歲的莊炎林即參加上海童子軍抗日戰爭戰時服務團,後經中共廣西地下黨動員參加了廣西抗日學生軍。
1939年底開始的崑崙關會戰期間,莊炎林在廣西武鳴縣日寇佔領區組織發動群眾抗日,偵察敵情,救護傷兵,運送糧食和彈藥。
莊炎林回憶,學生軍開赴前線行軍途中,一路遭受日本飛機的轟炸掃射。年僅18歲的莊炎林幾次隱蔽在路旁的甘蔗地、樹叢裏,眼見著身邊的樹木被敵機炸斷。一次炮戰中,莊炎林組織群眾轉移時,突遇山上連續打來炮彈,他立即臥倒在地,一發炮彈在離他幾尺遠的地方爆炸,莊炎林當場被炸暈,當他從掩埋的土堆中爬起身時,發現身後的一頭水牛被炸得血肉橫飛……
這樣生死懸于一線的場面,莊炎林數不清經歷了多少回。
“在崑崙關戰役中,我軍消滅了日軍一個旅團5000人,但我們的軍民犧牲15000人。”莊炎林反覆説,自己是個倖存者。
每一次回憶,都會讓他更加想念那些犧牲的戰友們。“榮譽是屬於我們大家的。”莊炎林撫摸著挂在胸前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深情地説。
莊炎林的父親莊希泉是著名愛國僑領,母親余佩皋是“南洋華僑女子教育的先驅”。“永愛中華,此志不渝!”是莊希泉給自己立下的終生諾言,也成為莊炎林的人生信條。
在廣西期間,莊炎林與父親冒險潛入已被日寇佔領的香港,將20多箱家産設法搬運出來,變賣所得全部捐給當時的中共廣西省工委,支援抗戰。
“父親和我們全家人同許多華僑同胞一樣,一天三餐都是喝稀飯、配鹹菜。但是,對於捐助抗戰,大家毫不吝惜。”
為了紀念抗戰,莊炎林在參觀閱兵儀式前專門作詩一首:“抗戰勝利七十載,先烈青史長緬懷。前仆後繼赴國難,銘記歷史創未來。”
據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