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六成受訪者:司法鑒定服眾要從公開細節上下工夫

  • 發佈時間:2015-09-12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6日晚,南京市交管局政務微網志就寶馬肇事案發佈調查通報,該事故肇事司機王季進經權威機構鑒定,其在作案時患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引起輿論熱議。對此公眾怎麼看?本期“京報調查”(新京報與清研智庫聯合推出)就此展開調查。

  ■ 旁邊評論

  人們在質疑精神鑒定的時候在質疑什麼

  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這一精神病學專業術語,隨著南京警方關於南京6·20寶馬肇事案的後續通報,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並引起廣泛質疑。雖然當事警方出示後續證據,但坊間質疑之聲仍舊難以消弭,從“京報調查”結果看,六成受訪者認為,司法鑒定服眾要從公開細節上下工夫。

  事實上,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並不是當事警方的“新發明”,罹患此症的人也不在少數。民眾對“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不信任,有著非專業者認知障礙的因素,但更主要的還是對司法鑒定的不信任,而我國司法界以前確實有用非常規手段在精神鑒定結果作假的先例。但是,此次鑒定意見也只屬於建議性判定,並不意味著肇事者一定能“脫罪”,最終如何懲罰,還要看法庭如何裁量。而公眾的質疑,也是表達了對司法鑒定公信的期許,那就是公開更多鑒定細節,用證據和邏輯説話,畢竟沒有更多細節,就算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病症確實存在,也是“想説信你有點難”。

  新京報評論員 閆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