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顯仁:獨樂不如眾樂
- 發佈時間:2015-09-12 02:31:1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毛曉雅文/圖
近日,記者來到坐落在遼寧朝陽西部丘陵的一個小山村——西營子村,探訪村民卜顯仁的“文化大院”。走在村道上,遠遠就聽到大院裏傳來的吹拉彈唱、歡歌笑語聲。這是卜顯仁和鄉親們正在排練節目。
“自己出錢出力,在自家院子裏搭臺唱戲。”為了讓村裏留守老人和婦女兒童的生活更豐富,卜顯仁兩年前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如今,文化大院在村裏的人氣爆棚,每天下午都聚攏了一群人唱歌、唱戲、跳舞。西營子村的村民們以前沒有任何文化娛樂活動,現在不僅在唱唱跳跳中找到了樂趣,還在文娛節目中了解到更多身邊的好人好事、致富能手,受到了正能量的熏陶。這一切離不開卜顯仁無私的付出,也離不開他背後和諧大家庭的鼎力支援。
“為了給村裏人辦文化大院,兒子給的養老錢、自己的積蓄都花光了”
2013年,卜顯仁60歲從村支書的位置上退下來時,按照規定,當年補交4.5萬元的養老保險,從61歲起,他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錢的養老金。在瀋陽工作的大兒子卜慶偉聽説後,立即給了老人6萬元錢。
“老大兩口子是工薪階層,但給老人出錢從不含糊。”卜顯仁拿到兒子給的錢後,並沒有馬上繳保險,他頭腦中規劃的文化大院要搭戲臺、建活動室、買服裝道具,正是需要錢的時候。
卜顯仁輾轉反側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拿著錢去了建材市場。他沒敢告訴兒子,為了建文化大院,他不僅把兒子給的養老錢投進去了,自己和老伴前幾年養豬攢的錢也花光了。在卜顯仁家的院子裏,一個120平方米的舞臺建起來了,一間供村民們學習農業科技的“科技學習室”、一個專門為大夥兒吃飯建的食堂、幾間供老人們臨時休息的屋子都建好了。
基本設施都建成後,老卜把大兒子叫回來,帶著他邊看邊説:“村裏老人們實在悶得苦,除了溜墻根扯閒篇打麻將,沒啥可做的。我以前就想建個文化大院,但一直沒精力,現在退休有時間了,就想繼續發揮餘熱,給村裏人做點事,也對得起我一個老黨員的稱號。”
卜慶偉一下子樂了:“爸,我給的錢就為了您晚年開心,建文化大院能讓您高興,還能給村裏人帶來好處,我當然支援!”
有了兒子的支援,卜顯仁更有底氣了,一開始只是街坊四鄰能唱的來唱幾嗓子,慢慢地,村裏和外村能唱能跳的能人都被吸引來了。61歲的周國印是外村的評劇發燒友,在排練節目時常常給大家指導唱戲,他每天騎車20里趕到卜顯仁的大院,風雨無阻。
“連辦兩年農民春晚,文化大院越來越紅火,老伴功勞最大”
2013年臘月二十四,木頭城子鎮迎來了第一場“農民春晚”,地點就在卜顯仁的文化大院裏。當天,老卜家院子裏、屋頂上站滿了人,臘月裏的嚴寒也擋不住大夥兒的熱情,全鎮農民都跑來看,整整兩個小時的節目高潮疊起,叫好聲連連。
“節目都是農民自編、自導、自演的,能唱到、説到、演到農民的心坎裏去,大夥兒都愛看。”一首《逛新城》,老卜和女兒親自上陣,父女倆生動演繹出了農民看到家鄉新變化的喜悅。
“文化大院搞得這麼紅火,我老伴的功勞佔80%。家裏常年幾十口人排節目,趕上年節得幾百人,老伴對誰都熱情招呼,她不會唱,就為了支援我,每天在廚房裏為人們燒水、沏茶、做飯,晚上人們散了,她開始打掃收拾,常常忙到半夜。春晚演出那天要做上百人的飯,還要招呼人們吃瓜子吃糖,可把我老伴累壞了,但她從來沒抱怨過一聲。”卜顯仁説起老伴有些愧疚。
卜顯仁和老伴王化榮是2008年組成的再婚家庭,兩人有著相似經歷:都曾多年照顧臥病的愛人,各自的老伴去世後,兩人經人介紹走到了一起。問到為啥這麼賣命地支援老卜,王化榮説:“他照顧病妻20年,苦了半輩子,我也是這麼過來的,知道有多難。現在老了有一樂,也該讓他享享福了。”
“讓村裏留守婦女有活幹、兒童有人看、老人有人管,這就是我心中的樂園”
如今,農民春晚在卜顯仁的文化大院已經連續舉辦了兩年,不僅如此,每逢節慶,大院裏都組織主題演出,三八節、兒童節、重陽節、國慶節等一個不落,木頭城子鎮的農民幾乎每個月都能享受到一場演藝文化大餐。卜顯仁文化大院的成功感染了其他村子的村民,目前朝陽縣已經建立起4家文化大院。
“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文化大院也難以持久。”老卜想得很長遠。如何把大院長久地開下去,他已經找到了出路。
卜顯仁家院子東側有一排平房,老卜推開一間,指著裏面的十幾臺縫紉機説:“我已經聯繫好廠家,今年秋天就能把三八製鞋廠開起來,讓村裏的留守婦女們有活兒幹、有錢賺,文化大院也能維持下去。”
卜顯仁又推開一間房説,還要建個留守兒童管理站,讓孩子們在這裡好好玩兒,媽媽們才能安心幹活兒。對留守老人們,除了一間有十來張床位的大休息室,老卜還打算建幾個單間,再建個浴池,老人們洗澡方便。
讓留守老人老有所樂,讓留守婦女兒童有所依託,讓文化大院每天洋溢著的歡樂,卜顯仁正朝著心中的理想樂園走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