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學“抓鬮”分專業真的公平嗎?

  • 發佈時間:2015-09-12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家之言

  高校採取大類招生的一大目的,是拓寬專業面,讓學生培育專業興趣之後再選專業。因而大學在大二分專業時,應儘量滿足學生的專業興趣,而不是通過“抓鬮分專業”讓每個專業都有飯吃。

  什麼要靠手氣?搓麻將、買彩票……據報道,衡陽南華大學城建學院土木工程大類大二分專業也靠手氣,同學們通過抓鬮來選定專業。史同學前晚手氣不錯,如願抓中了想讀的“建築工程方向”,同寢室的林同學卻抓中了“岩土工程方向”,與自己喜歡的“道路橋梁方向”失之交臂。

  “抓鬮”這種做法,聽上去有些粗糙,但其性質,其實與“電腦搖號”差不多,單單只從公平角度來説,可一定程度避免分專業中的人情關係與暗箱操作。也有人認為,如果結合大一成績,再進行分專業考試,根據綜合成績、學生選擇專業的志願,再進行分專業,可能更公平,但這種方式與高考時填報志願沒有多大差別,而且可能會存在暗箱操作,這或許也是“抓鬮分專業”舉措出臺的原因。

  但是要知道,高校採取大類招生的一大目的,是拓寬專業面,不讓學生過早學習太專的知識,在讀完一學年之後,適應了學校生活,培育專業興趣之後再選專業。因而大學在大二分專業時,應儘量滿足學生的專業興趣,而不是通過“抓鬮分專業”讓每個專業都有飯吃。

  為滿足學生的專業興趣,學校就應該做好兩方面工作,其一,在專業大類框架下,提高每個專業方向的辦學品質,形成每個專業的辦學特色,以此吸引學生選擇,通常,專業大類之中的冷專業,往往與缺乏特色、就業出路不理想有關。只是被打包到大類專業中,才在招生中受到學生關注。其二,根據學生對專業的選擇,逐漸淘汰掉沒有學生選擇,本校沒有特色的專業(專業方向)。給學生專業選擇權的一大目的,不就是促進專業競爭,淘汰不受歡迎的專業嗎?此外,還可以在專業大類範疇內,推行完全學分制,減少專業必修課的比重,擴大選修課的比重,這樣,同一專業大類中的專業的差異就將縮小。

  當然,學生的選擇,不是淘汰一個專業的唯一因素,有的專業是國家急需,同時本校辦學也具有特色,可能只是由於學生出於功利的就業需求不願意選擇,那麼,對於這類專業,學校應加大扶持力度,通過減免學費等方式,吸引學生選擇。這樣,才能在滿足學生需要的同時,辦出學校的特色。

  總之,通過抓鬮方式分專業,不是長久之計,大學擴大學生的專業選擇權,是好事,但必鬚根據學生的選擇,調整學校的辦學。另外,還應在學生進入大學後,加強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熱門。

  □蔣理(學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