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富通總經理田仁燦重返江湖 坦言奔私是必然
- 發佈時間:2015-08-05 08:38:11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前海富通基金總經理田仁燦。圖片來源:網路
前海富通基金總經理田仁燦加盟合資私募瑞銳投資,向界面新聞獨家講述了“公奔私”背後的心路歷程,並首度回應了令海富通蒙上陰影的“老鼠倉”風波。
曾於今年情人節宣佈正式告別公募行業的前海富通基金總經理田仁燦現已重出江湖。
界面新聞記者獲悉,田仁燦已加盟一家合資私募——瑞銳投資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瑞銳投資),履新總裁一職。
作為公募界大佬的田仁燦向界面新聞獨家講述了“公奔私”心路歷程。他表示面對越來越“産品化”的公募行業,“奔私”幾乎是必然選擇。他想繼續做擅長的事。
與田仁燦同批離開公募的業界大佬還有時任華安基金[微網志]副總經理的尚志民和新華基金[微網志]副總經理王衛東,三人的陸續離開被業內視為公募行業告別“大佬時代”的標誌性事件。
在這群“奔私”大佬中,田仁燦是在同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經理。在他管理海富通基金的12年中,由於善於協調中外方股東之間的文化衝突及管理理念,被視為處理“混血”基因的高手。
田仁燦新加盟的瑞銳投資同樣具有“混血”基因。瑞銳投資成立於2014年底,註冊基金3000萬元,外資股東方為瑞士聯合私人銀行集團。
不僅如此,田仁燦將繼續與他在海富通的老搭檔——原海富通基金投資總監陳洪合作,管理這家新的私募基金。2014年海富通遭遇史無前例的“老鼠倉”信任危機,陳洪于當年離開了海富通。
若以募集資金方式來區別公募及私募機構,瑞銳投資屬於私募。不過,田仁燦認為這種定義方式略顯狹隘,在他看來,瑞銳目前定位為“除公募基金以外的資産管理公司”。這意味著,瑞銳的目標客戶不僅包括高凈值人群,還包括專注長線投資的機構客戶。
“高凈值客戶僅僅是一個類別,我們面向的客戶群包括那些能夠承擔風險,深入探討,共同設定風險/收益,投資期限、方法、範圍……這樣的客戶都是我們的客戶群。”田仁燦表示,“包括長線的機構投資者,未來也可能包括養老金、社保資金。”
界面新聞記者獲悉,瑞銳團隊目前成員接近20人,均有多年以上證券從業經歷,目前已有産品向特定人群發行。
瑞銳前期投資標的圍繞著A股、港股及中概股。“這是我們最熟悉的市場,理論上投的是中國風險資産相關,屬於大中華範圍。”田仁燦説。
投資總監陳洪與田仁燦共事滿二十年,這種合作的跨度在業內也較為罕見。
田仁燦表示,他與陳洪的共同特點是,做專業投資管理時,希望能和投資者首先深入交流風險/收益。“就此形成的共識將貫穿我們整個投資行為,這需要理念和實際操作高度一致。”田仁燦表示,他與陳洪都是從海外回來,在歐洲、香港都有共事,1995年開始又在大陸共事,形成了對職業的獨特認識。
在田仁燦看來,瑞銳投資的強項將在於為那些了解自身風險偏好、同時有一定時間跨度的客戶群提供專業投顧服務。“短期的業績博弈不符合專業投資的根本職責,我們更希望在持久中勝出。”
這與他過去領導海富通時的戰略思路一脈相承。海富通把機構業務置於與公募業務同等重要的戰略地位,並一度領跑企業年金和QFII國際業務。
回首過往的公募歲月,田仁燦自認問心無愧。“這12年做總經理的過程中,我非常盡力,該跑的渠道,該見的客戶、參加的客戶見面會我從來沒落下。但是隨著年齡漸長,跑渠道這類活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我覺得需要新一代的人來繼承。”
田仁燦希望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最擅長的業務上,組建團隊,和客戶面對面討論投資目標、期限,在這個基礎上量身定制長線投資産品,提供長線的服務,這是田仁燦的優勢所在。
在合資公募基金供職十余載的田仁燦感慨最多的並非中西方股東間的文化差異,而是公募行業本身體制所限。
“大部分合資都一樣,既然走到一起,就要有共同的經營理念、經營目標對及對市場的看法,只要圍繞在高度認同的基礎上就可以了。説中外合資的文化差異其實並沒有太多,根本原因在於制度。”
海富通基金曾被曝國內基金行業第一例“老鼠倉窩案”,令其聲譽受到較大影響。田仁燦對此首次回應稱,“要從兩個層面看待這個問題,一是這是否為個人自主的主觀行為,二是這個行為和他所在的集體組織管理缺失有沒有相關性,這都需要區別對待。
對公司來説,信譽已經受損,也得到了市場和社會的懲罰。這方面的教訓是,一要提高市場本身制度體系的完善,二是要加強內控和員工職業精神的培訓。但是投機分子和不當行為永遠無法完全規避。”
談及A股市場剛經歷的那波“股災”,田仁燦認為其發生的原因在於“市場的預期高度趨同情況下突然逆轉”而導致,預期需要自發形成,越獨立越分散越好,因為資本市場的本質在於價格發現。
田仁燦認為,目前市場的階段處於“余震”期,強震後的市場需要慢慢恢復,逐漸找到平衡點,一旦觸及平衡點,市場仍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