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京海關打造通暢物流通道

  • 發佈時間:2015-08-25 16:31:1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夏陽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1~7月,江蘇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3980.2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666.6億元,進口1313.5億元。作為口岸監管單位,南京海關及其隸屬海關積極響應國家戰略,主動改革創新,釋放政策紅利,為江蘇企業邁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保駕護航。

  連雲港:“多式聯運”釋放大物流紅利

  進出中亞過境貨物可直接在中哈物流場站實現裝箱、通關,通過集疏港綠色通道直達港口碼頭裝船,不但時效提升、費用降低,同時還降低了貨損、耽誤船期等潛在風險,貿易更加便利,這是連雲港海關服務“一帶一路”的最新縮影。7月,海關總署批復同意連雲港等三市建設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連雲港成為繼青島、西安、鄭州之後全國第二批擁有國際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的城市。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哈物流基地空、重箱進出場量65651TEU,拆裝箱量13462TEU,貨物進出庫量43萬噸。截至6月底,累計完成西行運輸167列,運輸量15920標箱。憑藉與港口的無縫對接,中哈物流基地打造出“前港後站、一體運作”的海鐵聯運模式,對內帶動西安、鄭州、烏魯木齊等“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對外輻射日韓、中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貫通亞歐、聯通世界的多式聯運物流網路正在形成。

  為支援中哈基地的建設發展,連雲港海關進一步優化了對過境貨物的管理,對過境集裝箱貨物存儲于基地期間,允許其在不改變商品歸類的前提下進行簡單的分揀加工、重新包裝和拆拼箱業務。連雲港中哈國際物流公司市場管理部副部長蘇立洋舉例表示,在這種模式下,由哈國經連雲港出口東南亞的鐵合金,在基地就能完成分撥工作,直接運送到碼頭,凸顯了物流樞紐功能。多式聯運讓企業成為最大受益者。“有了海鐵聯運,我們的貨櫃進了基地就是進入港口了,報關查驗在家門口就實現了,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發貨時效。”蘇立洋對多式聯運帶來的“紅利”充滿預期。

  張家港:保稅港區打造暢通物流通道

  面對國內對中亞棉需求的持續增長,得益於保稅區緩徵免稅的特殊政策,張家港保稅區的棉花物流越做越大,也吸引了大量的中亞棉客商雲集此地,一條跨越歐亞大陸,連接長三角與中亞國家的商貿通道應運而生。去年以來,就有超過3萬噸中亞棉花源源不斷地通過這條連接中國和中亞的亞歐大陸橋,通過中國企業的生産加工,變成服裝、毛巾、被褥,進入老百姓的生活中。

  同時,張家港保稅區作為國內較大的進口糧油交易中心,産地東盟的棕櫚硬脂、棕櫚液油以及棕櫚仁油都是主要的交易品種。作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與東盟90%的貿易産品實現了“零關稅”,但對於企業來説,該如何享受這些政策卻顯得有點不知所措。“海關關員將這些政策掌握得爛熟於心,通過座談會、下廠調研、現場辦公等機會,開展了一次次的政策宣講,同時,在通關環節開展通關輔導,把我們進口貨物可享受的稅收優惠、需要提交的單證等等,手把手地教會我們。記得早期收穫協議剛剛實施的時候,我們只知道我們的貨是屬於降稅目錄的,但根本不知道還要申請原産地證書提交海關。保稅港區海關發現這一問題後,為我們現場辦理了稅款擔保放行了貨物,同時還指導我們申請原産地證書以及遞交給海關的程式和期限,為我們挽回了近百萬元的損失。”區內東馬棕櫚工業(張家港)有限公司,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油脂商關氏集團投資的全資子公司的關務負責人李經理表示。

  如今,不僅僅限于早期收穫産品,東盟的工業拳頭産品也大量涌入國內市場,據統計,今年1~7月,就有3.4億美元的東盟産品從保稅港區海關通關入境,其中僅乙二醇這一項商品貨值就有1.9億美元。海關為來自於東盟的商品開通了進口特殊通道、稅款擔保、原産地預確定等多項通關便利措施,服務這條面向東盟的海上絲綢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廣。

  蘇州:服務“一帶一路”快捷鐵路班列

  8月15日,蘇州鐵路西站一派忙碌景象,蘇州海關關員沈健和同事正在現場監管列車。沈健介紹説:“今天任務比較重,週末國際班列就要發3班,‘蘇滿歐’2列,‘蘇新亞’1列。”

  “蘇滿歐”班列從蘇州始發,北上經滿洲裏出境,途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最後到達目的地波蘭,在終點波蘭華沙開展對德、法、意等歐洲國家的分撥業務。據統計,自開通以來,“蘇滿歐”共運作出境貨物7664標箱,貨運量3.96萬噸,貨值超過6.22億美元。而正在試運作的“蘇新亞”班列,主要針對的是中亞市場,從蘇州始發,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將前往哈薩克阿拉木圖或烏茲別克塔什幹,目前為一週一班。“蘇州海關就是致力於為企業打造一條快速便捷的亞歐物流大通道。”蘇州海關關長葉剛表示,“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也為蘇州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目前通過‘蘇滿歐’運輸的商品已經佔到了我們公司貨運總量的兩成以上,幾乎每一趟班列都需要四五個集裝箱。”臺驊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蔣峰看中的是鐵路的高性價比。他以一台液晶螢幕運往歐洲的成本舉例:“空運高達20美元,中歐班列只需要5美元,海運雖可以控制在2美元以內,但貨運週期近40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