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畢業生你們準備好了嗎?

  • 發佈時間:2015-08-19 01:29:30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與國內其他人群的就業問題一樣成為一個長期存在且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也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蘭州作為西部城市,由於經濟欠發達、觀念滯後、以及宏觀經濟企穩因素不確定等原因,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更加突出,大批蘭州的畢業生甚至寧可選擇“漂”在外地,也不願回家鄉就業;即使留在蘭州發展的,就業狀況也是參差不齊。隨著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突出,與之伴隨而來的,是創業者的構成在開始發生變化。在蘭州,過去以城鎮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和外來投資者為主體的創業大軍中,又新增了一支創業的生力軍——大學畢業生,並且從發展的趨勢看,在今後的創業隊伍中,大學生群體的分量會更重。

  累積經驗儲存資金“穩定”更受學生家長青睞

  今年畢業的黨同學參加過多次人才交流會,黨同學在尋找跟醫藥相關的工作多次碰壁後告訴記者:“沒想到情況會是這樣。”他用手扶了扶黑框眼鏡説:“以為就業前景好,才攻讀了這個專業。”他在河北一所大學勤奮學習了4年,大四實習期間又在蘭州一家醫院實習了一年,但畢業後也沒能留在該醫院。隨後,記者詢問他有沒有自己創業的想法,黨同學猶豫半天后説,自己學的是醫藥專業,難不成自己開個小診所嗎?“現在自己創業有點不切實際,畢竟剛畢業,也沒有經驗,又沒有資金,家裏也希望我能找個穩定點的工作。”

  已經畢業三年的小郭則是一個勇於“追求理想”的一個人,他大學時期專攻電視製作,曾在電視臺和報社短期工作。後來因為薪酬太低而放棄了在原單位繼續工作的想法。“雖然家裏覺得工資低一點不要緊,至少工作穩定,比較反對我離開家去“北漂”,但我還是想去闖一闖。”他和很多懷抱理想離家闖蕩的年輕人一樣,毅然的踏上了“北漂”的旅程。初到北京時他仍然在電視行業求職,但結果並不理想。目前,他在北京的一家房地産仲介工作,每月能掙大約2萬元。説道自己創業時他笑著説:“我認為年輕時穩定和舒適並不一定是好事,雖然現在不能從事我喜愛的電視行業,但我還年輕,等我積累一定的資金和人脈經驗,以後我還是要做我喜歡的電視行業,我可以自己開工作室,這個想法已經在我腦海裏了”。

  749萬——這是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數量。1%——這是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大致比例。調查顯示的這兩個數據,反映出了現在大學生創業難、創業配套政策跟不上的尷尬。記者在和多位畢業生及家長交談後發現,很多人還是覺得剛畢業既沒有社會經驗又沒有創業資金,應當先找一份工作積累經驗和資金,然後再有合適機會的時候,可以選擇自主創業。“懼怕風險”、“沒有資金經驗”、“家裏反對”、“沒有合適的項目”等因素成為好多大學生對創業躊躇不前的原因。同時,一些家長也表示,更願意孩子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好能在體制內工作,所以更願意支援孩子參加公務員、事業編制的考試。“先在社會中歷練幾年,有個穩定工作,積累經驗和人脈後如果有時間有意願再自己創業也不遲。”

  雖有創業熱情但仍被“創業門檻”阻攔

  蘭州是一片創業的熱土,既是帶動甘肅經濟發展的旗艦,也是引領經濟轉型的風向標。早在今年初,我市對各縣區、各行業、各個年齡段的市民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集合創業過程中最易涉及的20條問題,編制了《蘭州市全民創業情況調查問卷》。被調查者中,完全沒有創業意願的人群僅佔比約為11%,也就是説接近90%的人群想過、試過或者已經成功“創業”。這也意味著,通過多年蘭州致力創建創業型城市以來,全市各人群的創業積極性已經被充分調動,全市創業熱度很高。

  大學生創業是擴大就業的主動力,也是衡量高校人力資源開發水準的一個重要標誌。有關數據顯示,每一個大學生創業平均可帶動3人就業。據統計,截至去年,蘭州市現有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中心)15個,進駐孵化基地的創業大學生登記人數有215人。大學生當中自主創業的比例偏小,不足1%,其創業模式多屬於發現和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的“機會型創業”和“智力型創業”,主要是依靠人力、技術等非物化生産要素的投入,運用所學知識在科技領域和現代服務業(主要是商貿流通、生活服務領域)創業。因為自主創業的人數總量小,由此而新增的就業崗位數量不多,所能接納的勞動力數量也相當有限,與沿海發達地區2%—4.5%的創業率以及國外大學生10%-20%的創業率相比,這個差距是很大的,但差距也正是發展潛力所在,説明大學生創業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就全民創業心態而言,由於受到傳統農耕文化和長期偏居西北一隅的影響,加上對於未知風險的恐懼和大多數人懼怕失敗的心態,習慣或者説更傾向於在體制內就業的心理仍是當前的主流,蘭州人的創業熱情遠不如東部沿海地區高漲。在參與問卷調查的市民中,對擔心存在的“創業門檻”方面,48%的人群對籌措資金存有顧慮,有38%的人群認為資金缺乏是創業最大的障礙,有33.32%的人群因為“很難獲得創業資本金”而不願創業;有10.16%的人群顧慮創業過程中可能遭遇“行政審批效率低、手續繁瑣”,有8.46%的人群擔心創業過程中“無從獲取相關的創業指導和幫助”。此外,有14.08%的人群因為“創業投入風險大,怕虧空怕失敗”的心理不敢貿然創業,19.46%的受訪者因為“承受風險能力弱,懼怕失敗”而不願創業。

  擺脫既定概念

  因“興趣

  ”而創業

  通過記者採訪後還發現一個現象,對於大學生創業,社會上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觀點。不少人認為,大學生涉世淺,閱歷少,可支配的資金、資源有限,又缺乏經驗和鍛鍊,最不適合創業,並且一旦創業失敗,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挫折一輩子,因而不鼓勵大學生加入創業隊伍。而且,很多人都還存在著一個“既定概念”,認為大學生選擇創業是因為找不到工作。但是通過記者多方搜尋有關調查數據發現,就業困難並不是創業的最主要原因。大學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最重要的動力是“實現創業理想”,其後依次為“有好的創業項目”、“未來收入好”、“受他人邀請加入創業”,機會型創業的畢業生佔創業總體的85%,而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才創業的比例很小。

  今年畢業的紀同學在湖北某藝術本科院校學習了四年的聲樂,他告訴記者,他上大學的專業是長笛,但是他的專業就業面實在太“狹窄”,“要麼去學校當音樂老師,要不然找劇團或者當個配樂師,發展空間都太小了。”然而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家青年旅社的老闆了。“我上大學的時候就喜歡到處去旅行,一有時間我就用存下的生活費出去轉轉,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背著個書包就走了”,“學生出去旅遊還是要考慮經濟情況,我每去一個地方就提前在網上查好當地的青年旅社,不僅價格便宜,而且還能認識好多朋友,大家都是五湖四海出來玩的,能遇在一起是緣分,所以我就特別喜歡青年旅社的氛圍。”

  紀同學告訴記者,大四那一年學校是不上課的,大家自主實習,當時他沒有找到合適的實習單位,於是就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和家裏商量了一下,父母都很支援我的決定,讓我也很有信心。”從選址、租房、裝修、網路推廣,紀同學全部都親力親為,“旅社裏的每一張床都是我自己買來木材自己裁自己裝的,雖然幸苦,可看到成果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現在紀同學的青年旅社已經開的有聲有色,店裏的生意也是絡繹不絕。在記者詢問到他的成功經驗時紀同學説:“網路是一個很厲害的角色,現在人更喜歡‘團購’,剛開張的時候一個月都沒幾個人,因為推廣力度不夠,基本沒人知道這裡有個青年旅社,後來我就在美團網、去哪兒網上都發佈了旅社的資訊,慢慢的就有人看到,然後住過的人有好評,口碑也就上去了。”

  和紀同學一樣,去年畢業的李同學現在也是一個擁有自己店面的小老闆了。李同學告訴記者,畢業後她並沒急於找工作,“可能我這個人比較喜歡自由,那種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實在不適合我。”所以,她決定自己開店。“我覺得咖啡店比較適合我熱愛自由的性格。”畢業後,她和2個有共同意願的朋友經過計劃協商,最後三個人在永昌路紫荊百貨樓上租了一間公寓,擺著幾張沙發,幾張桌子,環境愜意,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我們所有資金和工作都是三個人一起,一開始也沒什麼顧客,都是朋友同學,但後來朋友帶朋友、同學帶同學,慢慢這裡人就多起來了。”至於以後,陳同學告訴記者她還沒有多想,“心比較大”是她對自己的形容,“總之會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做,這樣既有動力也快樂”。

  多個大學生創業成功的經驗表明,只要注重創業意識的培養和創業能力的培訓,在加上有一個適合創業的制度環境,有相關的公共服務機構幫助和支援,大學生的創業激情、知識優勢、創業潛力就能更多更好地發揮出來。

  □記者何怡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