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路漫漫謀劃細思量政策緊跟上

  • 發佈時間:2015-08-19 01:29:29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準入門檻放寬

  1

  放寬準入領域。凡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領域,一律向各類創業主體平等開放。

  2

  放寬創業主體準入條件。凡依法符合出資條件的自然人、企業法人、事業法人、村委會和居委會等,均允許投資創辦經濟實體。

  3

  放寬出資限制。降低企業法人最低註冊資本限額,申報個體工商戶、創辦合夥企業或獨資企業,不在限制註冊資本,且免於驗資,在工商登記接受註冊資本分期繳付。

  4

  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申請人只需提交能夠證明對其住所或經營場所享有使用權的有效證明材料或租約,可不要求提供權屬證明文件。

  創業扶持體系

  1

  要搭建融資平臺。積極探索融資服務項目和金融産品,加強創業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的投放力度和小額擔保貸款支援力度。

  2

  強化技術服務和資訊指導。建議構建蘭州市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為各類創業人員提供創業政策、資訊、行情等有關諮詢服務。

  3

  推進“陽光”政務,優化全民創業環境。一流的政務環境是全民創業最重要,最直接的孵化器。

  4

  優化輿論環境,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根據調查情況來看,全市創業熱情很高,但大多數人對創業扶持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宣傳的側重點應該從創業引導宣傳轉為創業政策宣傳。

  “當年對於我來説,除了選擇公務員就業之外,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自己創業。因為在我看來,自己創業的機會或許更寬泛一些,於是我便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創業。4年多的創業雖然經歷了很多苦,但也很充實,對於未來依然充滿信心。”日前,蘭州思馬特公司總經理王凱這樣説。

  “全民創業

  ”急需治愈

  “硬傷

  ”

  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近年來,蘭州城市形象和投資環境極大改善,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全民創業的熱情,創業形勢明顯好轉,民營經濟向好發展。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整體向好的形勢下,“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也客觀存在。蘭州“全民創業”工作呈現“沙漏”型結構,沙漏的兩端,一端是政府層面為著力推進創業工作不斷完善的良好的頂層設計,另一頭是群眾渴望創富、期待成功的美好願望,而連接兩端的中部蜂腰卻是在市場環境下,創業實體和創業實踐活動在夾縫中緩慢行進的真實寫照。

  《問卷》顯示,在創業門檻方面,有48%的人群對籌措資金存有顧慮,有38%的人群認為資金缺乏是創業最大的障礙,有33.32%的人群因為“很難獲得創業資本金”而不願創業;有10.16%的人群顧慮創業過程中可能遭遇“行政審批效率低、手續繁瑣”,有8.46%的人群擔心創業過程中“無從獲取相關的創業指導和幫助”。此外,有14.08%的人群因為“創業投入風險大,怕虧空怕失敗”的心理不敢貿然創業,19.46%的受訪者因為“承受風險能力弱,懼怕失敗”而不願創業。基於對上述調研數據的分析,我們認為,最影響創業的客觀因素主要是資金、社會關係、創業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對創業影響最大主觀因素主要是風險意識、市場意識、社會經驗和輿論影響。

  在創業服務方面,有約15%的受訪人群認為在創業過程中會受行政審批等環節的掣肘,有可能成為創業最大障礙的部門機構中,10.52%的人群認為是銀行,3.72%的受訪者認為是工商部門,2.24%的人群則認為是稅務部門。

  在創業幫助與扶持方面,有50.88%的人群表示最需要“資金支援”,22.68%的人群需要“行業及政策指導”,12.32%的人群需要“便捷的法律、會計及金融服務”,此外,還有50%以上的人群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簡化辦事手續、降低創業門檻、提供項目、人才和技術支援並在稅收、貸款、審批、工商申辦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從而幫助創業者分擔創業風險。有30.4%的人群認為要“在蘭州獲得政府的創業政策支援”很難,有29.64%的受訪者認為“比較容易,但手續繁瑣”,只有5.84%的受訪者認為“很容易”。

  在創業資本方面,根據調查,有46.92%的受訪人群需要5-10萬元的起步資金,35.04%的人將創業本金定位在10-30萬元之間,欲以5萬元以下資金實現“小本創富”的在全部受訪者中佔比接近18%,有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創業資金需要依靠借貸——向親友拆借或向銀行申貸,因此,缺乏創業資金來源、融資渠道單一是受訪者普遍關心並遭遇的難題。

  就全民創業心態而言,由於受到傳統農耕文化和長期偏居西北一隅的影響,加上對於未知風險的恐懼和大多數人懼怕失敗的心態,習慣或者説更傾向於在體制內就業的心理仍是當前的主流,蘭州人的創業熱情遠不如東部沿海地區高漲。與當下全球機會型創業佔據主導地位的創業結構和類型不同,在蘭州,借工作之餘“再幹點什麼”的機會型創業是極少數,僅僅作為兼職的營生,因而投資動力不足、缺乏持續創業的耐力,呈現“小打小鬧”、見好就收的狀態。大多數的創業則是“沒辦法的辦法、無選擇的選擇”,屬於生存型創業,這種創業佔據了創業活動的主導地位。

  傾心致力聯網電商平臺建設

  王凱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蘭州人,雖然今年才25歲,但他在裝修業界卻早已名聲鵲起,頗具影響力。因為他及他的團隊所倡導的物聯網電商平臺,不僅給他和其合作夥伴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而且頗具成長性,被業界廣泛看好。

  2013年,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王凱經選拔進入了全國前100的人才培養創業創新實驗區。王凱第一次以合資的形式購買了幾臺列印設備,做起了實驗區及研究生樓的列印工作,在接到全實驗區列印教材資料後,立馬賺到了幾千元錢。這對於一個月只有600元生活費的他來説,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可謂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雖然不算多,但卻讓王凱對自己的創業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畢業之後,王凱從家裏借了2萬元錢,與合作夥伴籌備自己的公司,在其創業過程中,他遇到了與所有創業者一樣的艱辛與波折。講理、不講理的,耍橫、演雙簧的,各種形形色色的人,讓公司不僅背上了各種各樣的負債,就連原先一起合作的朋友都紛紛撤資。在家和朋友的幫助下,他再一次踏上了創業之路。

  對於商業社會來説,任何一種新型業態都會讓行業秩序發生變化,也會給企業帶來新的機遇的。王凱説,很多創業者雖然在某個領域或行業有一定的作為,但就當下説,若不在只是産權保護等方面給予合理保護的話,就為具有一定優勢的企業在涉嫌抄襲和模倣方面提供了一定的空間。若行業協會對新創業者提供一定的幫助的話,也會助推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創業的。

  蘭州全民創業新高地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之下,中西部二線城市正在成為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新地。近日,麥可思研究院發佈的《2015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西南區域經濟體和中原區域經濟體的2014年本科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均為2.3%)僅次於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2.5%)和泛珠江三角區域經濟體(2.4%)。

  不僅如此,過去5年大學畢業生創業集中分佈地區的前3個地區中,除泛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體以外,陜甘寧青區域經濟體、中原區域經濟體、西南區域經濟體始終佔據一到兩位。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潛力是不少大學畢業創業者所看重的。尤其在“一路一帶”戰略的推動下,眾多創業者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西部地區。

  蘭州是一片創業的熱土,既是帶動甘肅經濟發展的旗艦,也是引領經濟轉型的風向標。近年來,蘭州把創建創業型城市與開發區建設、項目建設、民生建設相結合,建設了一個新區、兩個開發區,建成了一大批大型産業支撐項目,全市主要經濟指標連續保持了兩位數,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走出了一條具有西部特色的創業型城市建設之路。

  我們注意到,日前,蘭州有關部門發佈了《蘭州市全民創業情況調查問卷》,《問卷》採用現場發放的方式,隨機調查、當場回收、無記名的形式,在10天時間裏,面向市民(非特定人群)發放調查問卷表5000份,《問卷》顯示,被調查者中,完全沒有創業意願的人群佔比約為11%,也就是説接近90%的人群想過、試過或者已經成功“創業”。這意味著通過多年創建創業型城市工作,全市各人群的創業積極性已經被充分調動,全市創業熱度很高。

  按年齡結構劃分,全部受訪者中有80%以上為18—45歲的青壯年、正是社會勞動力的主流群體。按身份劃分,受訪人群涵蓋企事業單位職工、大中專在校生、下崗失業人群、勞務輸轉人員、失地農民、個體經營戶等多個群體,50%以上被調查者對蘭州的創業環境表示看好或基本看好,84%的被調查者表示對蘭州的創業政策知情,由此可以判斷,蘭州具備實施“全民創業”的堅實基礎和社會氛圍。

  在具體的創業規劃中,擬在傳統一、二産業方面創業發展的佔比分別為3.2%和6.92%,90%以上創業項目集中在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勞動密集型的第三産業上。符合我市在經濟轉型方面的發展方向。

  蘭州開出全民創業“藥方”

  《問卷》還就促進全民創業提出了意見建議。在創業準入門檻方面,一是放寬準入領域。應向東部沿海地區學習,採取“非禁即入”的原則,就是凡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行業和領域,一律向各類創業主體平等開放。允許具有合法身份證明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在我市範圍內依法申請從事各類生産經營和服務活動,鼓勵各類資本投資壟斷行業、市政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領域、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領域。

  二是放寬創業主體準入條件。凡依法符合出資條件的自然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法人、非公司制企業法人、事業法人、社團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村民委員會和具有投資能力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等,均允許投資創辦經濟實體。三是放寬出資限制。降低企業法人最低註冊資本限額,申報個體工商戶、創辦合夥企業或獨資企業,不在限制註冊資本,且免於驗資,在工商登記接受註冊資本分期繳付,首期出資達到註冊資本的20%即可,其餘部分可設置年限由創業者按期繳足。四是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申請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申請人只需提交能夠證明對其住所或經營場所享有使用權的有效證明材料或租約,可不要求提供權屬證明文件。

  在培育全民創業主體方面,《問卷》提出要引導和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及其他就業困難群體自主創業,鼓勵和扶持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失地農民、返鄉農民工及各類技術人員創業。對這類人群興辦經濟實體,除享受原有的優惠政策外,免交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的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並簡化其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程式和手續。對初次創業的城鄉低保戶,可以6-12個月為期限為其保留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實行試營業制度。對從事個體經營的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轉業退役軍人、殘疾人、回鄉創業農民工、被徵地農民,除經營前置審批的事項外,可實行試營業制度,免費核發有效期為12個月的臨時營業執照。在試營業期內,免收各種費用。

  在開展全民創業培訓方面,一方面,由就業部門牽頭,面向全民開展公益性創業知識大講堂,宣講創業政策、營造創業氛圍。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職業培訓機構面向各類創業主體開展培訓,並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加強創業教育,在各類大中專院校開設創業培訓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另一方面,加強創業實踐訓練,培育認定一批創業實踐訓練基地,把有志創辦企業的創業者組織起來,為其提供創辦企業、管理企業系統知識的培訓,幫助創業者積累創業實踐經驗。使其通過學習創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創業者的綜合素質,減少創辦企業盲目性,降低企業經營的風險。

  在完善全民創業扶持體系方面,一是要搭建融資平臺。積極探索融資服務項目和金融産品,加強創業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的投放力度和小額擔保貸款支援力度,對創業者和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援。進一步簡化小額貸款擔保手續,加大發放力度,為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轉軍人、殘疾人、回鄉創業農民工、失地農民個人創業提供小額擔保貸款“綠色通道”,將居民身份證號、社保賬號的資訊與個人信用相關聯,並建立覆蓋各種所有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誠信評價體系和信用檔案庫。建立信用登記、信用評估、風險預警、風險管理等制度,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

  二是強化技術服務和資訊指導。建議構建蘭州市創業項目庫、蘭州創業網等公共服務平臺,開設創業政策和資訊專欄,為各類創業人員提供創業政策諮詢、資訊發佈、市場行情、項目推介、技術進步、外經外貿和勞務供求等有關諮詢服務。三是推進“陽光”政務,優化全民創業環境。一流的政務環境是全民創業最重要,最直接的孵化器。在創業申請時,全面推行“一個部門受理、抄報相關單位、受理部門代辦、限定時間辦結”的並聯式審批方式,提高註冊審批效率。凡在限定時間內未申明正當原因,逾期未能完成審批的一律視為“超時默認”。規範執法行為,落實稅費減免政策,實行繳費明細冊制度。

  四是優化輿論環境,營造良好創業氛圍。根據調查情況來看,全市創業熱情很高,但大多數人對創業扶持政策了解程度不高,宣傳的側重點應該從創業引導宣傳轉為創業政策宣傳。充分利用各新聞媒體廣泛、持久地宣傳和解讀有關的創業政策和服務,大力宣傳我市創業工作中出現的好經驗、好典型,弘揚創業精神,建設創業文化,營造崇尚創業、競相創業、褒獎成功、寬容失敗的和諧創業環境和良好輿論氛圍。注重培育創業典型,發揮示範作用,促進創業活動的開展,可定期舉辦蘭州市"創業標兵"和"創業能手"評選活動,表彰先進,樹立創業典型。

  如此説來,只要統籌各方力量、調動積極因素,為打造“尊重創業”的人文環境,“扶助創業”的政策環境,“支援創業”的服務環境,“安全創業”的法治環境,“寬鬆創業”的投資環境,才可激發出全民創業的無限活力,把蘭州建設成全省乃至全國最適合資本成長、最適合創業的城市。

  □記者張萬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