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這個O與那個O到底相隔多遠

  • 發佈時間:2015-08-16 02:29:5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週末特別策劃

  上周,一篇名為《O2O全行業死亡啟示錄》的文章被瘋狂轉載,其中涉及了汽車、美容等16個行業近300家公司,再一次將O2O産業的泡沫問題引入公眾視野。如今“O2O寒冬論”四起,更有業內人士估計,2015年下半年O2O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洗牌。短短一年間,O2O從2014年遍地開花到如今紛紛倒閉,轉變之快讓人咋舌。

  我們的生活正被O2O改變

  O2O(online to offline),是從線上到線下,用戶線上上選擇需要的産品和服務,線下享受服務體驗。我們可以用餐飲O2O點餐,下單後以外賣形式送到用戶手中;在打車軟體上發出用車需求,一會兒計程車就來了……O2O已經成為部分人群的主要生活方式。網上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18天不出門完全依靠O2O到府服務,基本可以保證正常生活。

  利用網際網路,O2O正在將人們的消費場景從傳統的單一模式切換為目不暇接的多元模式。無論你在家裏或是其他任意的地方,只需輕輕一點,需求立即對接,刺激出原本也許不能構建起來的消費。“晚上加班回家後,幾個朋友覺得肚子餓想吃火鍋,但是現在外面的火鍋店已經關門,這個時候火鍋外賣O2O恰好能夠補充實體店的供給。”小火鍋外送“淘太郎”CEO馬威對記者説。而這樣的O2O在滿足了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也提高了效率,潛在的消費力正是人們紛紛涌向O2O市場的重要原因。

  “燒錢”真的能換來用戶嗎

  提升消費效率的核心是高需求量,如果O2O切入的領域真實存在著供需資訊不對稱、資源配置不合理問題,那麼在一定的行銷刺激下,O2O可以帶來一定的需求量。舉例説,打車軟體對接了空駛計程車與希望打車的乘客之間的需求,降低了計程車的空駛率,也為乘客提供更為便利的出行。在看到打車軟體經歷“燒錢大戰”,佔領出行市場之後,部分創業者開始將“燒錢”視為佔領市場的利器。於是各種“首單免費”、高額補貼等成為O2O市場推廣的主要手段,而價格戰的背後是資本市場對O2O項目的青睞。以家政O2O為例,僅在7月,就有“小馬管家”宣佈獲得了5000萬人民幣的A+輪融、好慷線上宣佈已完成7000萬人民幣融資、“e家潔”成為行業首家獲得C輪融資的家政類O2O公司,等等。

  然而,“燒錢”真的能換來用戶嗎?小周每天開車上下班,洗車對於他來説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自從有了“首單免費”洗車O2O,他便把市面上所有的洗車軟體試用了個遍。但談到是否會花錢買洗車劵時,小周表示“還要再考慮”。對於洗車師傅來説,每接一單就會得到相應的補貼,師傅們也樂於多接單。當記者問及復購率時,師傅們表示並不樂觀,“享受完首單免費後就卸載的用戶非常多”。

  網際網路分析師張孝榮指出,這些體量較小的O2O項目,由於銷量有限,資金無法維持平臺及物流等的運營成本,一旦資金鏈斷裂,倒閉就是時間早晚的事了。

  倒閉是O2O發展的正常現象嗎

  對於O2O公司倒閉現象,《眾創時代》作者吳霽虹表示,這是每一波新興浪潮都會經歷的階段,淘汰是新陳代謝的必然産物。

  “如今的O2O恰如幾年前的團購:從2010年誕生,再到‘百團大戰’的廝殺。O2O的發展也可能延續這樣的路徑。”張孝榮説道。

  時間回溯到2010年,當年1月,中國第一家團購網站“滿座網”上線,之後相繼出現了美團、拉手、糯米等團購網站。到了3月,國內團購網站已達到3000余家,“千團大戰”就此拉開序幕。2011年伊始,團購網站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大力支援,大的平臺開始了瘋狂的並購。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加之2012年資本冷卻,資金鏈斷裂的團購網站跌入了谷底。而此時的O2O也恰如當時的團購,最終留下來的只能是少數。

  徒有華麗外衣的企業或難逃厄運

  一位O2O從業者坦言,無論O2O被炒作得如何神乎其神,究其本質只是一種商業模式,而好的商業模式要具備優質的服務和産品,以及良好的用戶體驗。吳霽虹指出,現在許多O2O項目,其實都存在著為了O2O而O2O的現象,徒有一個線上的華麗“外衣”,卻沒有過硬的産品和服務。

  日前,很多網友反映在某大型訂餐平台下單後,外賣遲遲不能送達,菜品口感差,甚至存在虛假訂單和評論的現象。這類現象暴露的也正是O2O在産品和服務上的缺失。

  張孝榮坦言,早期的O2O創業者大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公司,他們用運營和技術去開拓線下市場,當時的投資人看重的是O2O開拓線下市場的能力。但現在情況反過來了,投資人更青睞一些向網際網路轉型的傳統型企業,它們具備良好的線下資源(産品和服務),缺的只是網際網路技術的改造。

  市場是試金石,會讓適者留下。吳霽虹表示:“倒閉對於剛剛成長起來的O2O來説並不是一件壞事,它能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O2O不是一個簡單的網站或應用能解決的事情,更需要扎紮實實地深耕細作。”

  (本報實習生費文倩對此文采寫亦有幫助)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