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心中的“一帶一路”
- 發佈時間:2015-08-03 10:32:0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希望“一帶一路”建設能在地緣經濟、地緣文明、地緣生態發展等多種維度上拓展,造福包括印度在內的沿線各國人民
莫迪總理今年5月訪問中國,他的外交政策已很清晰,即印美關係不應當損害印中關係或印俄關係。印度與世界主要大國發展緊密的戰略與合作關係,這為提升印中關係水準營造了良好氛圍。印中雙方應共同致力於地區和世界和平、安全、發展,“一帶一路”建設可以成為其很好的平臺——它不僅涉及印中兩國的經濟、安全、文化和政治關係,還涉及與其他許多亞洲國家的關係。
對於“一帶一路”,印度有著不少期許,我為此提出四點建議供參考。
第一,“一帶一路”作為一種地緣經濟概念,推進地區各國的共同發展。中國設立絲路基金,體現了中國對於地區發展的承諾。中國領導人常説,中國願為世界發展提供更多中國機遇,歡迎搭乘中國發展的便車。“一帶一路”可以成為中國與東盟乃至金磚國家共進的目標,融入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當代世界的潮流,同時兼顧經濟合作和文化合作,造福於人民。如此,“一帶一路”必將贏得印度等國更為廣泛的支援。
第二,“一帶一路”因地制宜,實施各國人民所需要的具體經濟合作項目。印度人民和沿線歐亞國家的人民歡迎“一帶一路”建設,它將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與21世紀人民發展的概念重新連接起來。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可以助力於減少地區和社會群體之間的不平等,保護環境,為共同發展和繁榮創造條件。
第三,將文化、文明項目和教育合作納入其中。數千計的佛教朝聖者經由絲綢之路在中亞和南亞穿梭,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場景。玄奘對那爛陀大學等的訪問已成為無數研究項目的課題。今天,絲綢之路已成為各地區人民文化、經濟和知識緊密互動和全面認同的象徵,它的復興必將為尊重地區知識、習俗、宗教多元提供巨大的機會,推動相互學習與交流。東方的文化之間具有相似性,絲綢之路為人們樹立文化自信、推動相互尊重提供了機會。
第四,將“一帶一路”建設融入世界生態文明的一部分。絲綢之路經過沙漠、沃土、喜馬拉雅山脈和眾多河流。今天,由於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這片區域的生態環境面臨退化危險,非常需要地區共同致力於環境保護,以利子孫後代的生存。另外在海上,除了致力於建設便利運輸石油、礦産品和工業製成品的港口和設施以及聯合打擊海盜,也需要實施拯救海洋及其資源的大項目。海洋生態項目的合作,將使全世界從中獲益。
總而言之,希望“一帶一路”建設能在地緣經濟、地緣文明、地緣生態發展等多種維度上拓展,造福于包括印度在內的沿線各國人民。
(作者為印度新德里中國研究所主席莫漢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