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帶一路”: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

  • 發佈時間:2015-06-15 05:45:3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面對國際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繼續顯現的形勢,中國和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審時度勢,推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的構想。這一計劃的提出,有利於我國開創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全面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從而成為牽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一帶一路”有利於構築對外開放新格局

  我國對外開放歷經由經濟特區到沿海開放城市、再到沿江沿邊開放、最後走向全面開放等幾個階段。受地理區位、資源條件、發展基礎等因素影響,對外開放發展不均衡,總體呈現東快西慢、海強陸弱格局。受這種對外開放格局的影響,國內經濟發展也逐漸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如城鄉市場互補問題、東西部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問題、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問題、沿海發達城市與內陸欠發達地區差距問題、市場中的就業問題等。

  “一帶一路”計劃有助於構築我國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它在繼續提升東部、南部沿海開放水準的同時,將帶動整個中西部地區的開發開放,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對於解決區域間發展差距問題,形成公平競爭與開放合作的統一市場,最終實現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空間均衡發展的良好局面,都是有利的。

  “一帶一路”有利於優化中國經濟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之初,由於當時經濟發展水準較低,實行對外開放主要以引進外資以及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主。經過30多年發展,以“引進來”為主的模式開始面臨資源、能源、環境、結構、勞動力成本、國際環境等多方面制約,對外貿易出口下行壓力增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抓緊全球經濟佈局,同步推進高水準引進來和大規模走出去,實現內外需、進出口、引進資金和對外投資3大平衡。

  “一帶一路”計劃有利於我國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優化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由要素引入為主轉化為要素輸出與輸入平衡發展,即在加大資本、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和相關産業“走出去”力度的同時,也加強資源、能源和高新技術引入。

  “一帶一路”有利於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市場需求降溫、産能普遍過剩和要素成本提高,我國外向型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制約,傳統産業供給能力大幅超過需求,很多産業已到達增長峰值,亦到達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與此同時,日趨強烈的國際貿易保護和動蕩起伏的能源價格,助推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矛盾和産能過剩壓力。因此,企業轉型、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已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高本國商品品質和完善服務體系,發展對外貿易和經濟技術交流,能夠有效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體來説,“一帶一路”為我國東部地區産業轉移和化解過剩産能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推動低端製造業的區域轉移;拉動中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帶動沿海地區優化外貿結構;擴大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增強電力、高鐵、工程、機械、汽車産業等相對成熟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最終在與沿線各國的經貿合作與經濟交流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穩步促進我國經濟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

  “一帶一路”有利於創新我國參與世界經濟合作的方式

  當前,國際貿易規則和話語權,基本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所控制和主導。尤其是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為發達國家量身定制了貿易規則標準,很大程度上鉗制了中國經濟公平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近幾年,中國商品在發達國家市場中屢次被禁的事實表明,中國國際貿易要走出發達國家潛規則,必須改變我們參與世界經濟合作競爭的方式,即保證市場及市場的公平競爭。“一帶一路”戰略就給我們創造了這樣的機遇和條件。

  “一帶一路”通過漸進式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資源能源開發利用、全方位貿易服務往來等合作方式,為我國資本市場帶來多産業鏈、多行業投資機會;通過建設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投行及絲路基金,可以進一步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範圍和規模,推動亞洲乃至世界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提高我國金融業務國際參與度和話語權。這樣既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拓展空間、擴大迴旋餘地,也減少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摩擦,更有利於沿線各國在互利共贏理念下的優勢互補,最終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穩步發展。

  “一帶一路”有利於保障我國的經濟安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大力引進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及資訊來發展經濟,但在國際分工逐步向水準分工轉變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的條件下,我國經濟發展的週邊環境逐漸變得嚴峻甚至惡化。與發達國家相比,沒有掌握遊戲規則主動權和話語權,人口多、家底薄、資源少、産業弱的特點,使得我們在與發達國家的合作與競爭中明顯處於劣勢。除此之外,西方發達國家的遏制中國戰備和急於擺脫金融危機的現實壓力,使針對中國的貿易壁壘日益增多,經濟摩擦日益加劇。我國必須尋找新的貿易夥伴和貿易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走出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困境。

  “一帶一路”建設為此開闢了新途徑。這一戰略不僅通過沿線各國保障陸上、海上資源能源運輸線的安全,也有利於通過沿線國家實現我國資源能源進口渠道的多元化。更為可貴的是,我們與沿線大多數國家同命運、共患難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積累的合作經驗,同處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準的事實,使我們之間的合作比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交流更為互補和通暢。因此,“一帶一路”戰略一定程度上可以擺脫對發達國家的市場依賴,減少與發達國家的貿易摩擦,增強與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合作共贏,既實現沿線各國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也促進地緣安全。

  總體而言,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像古代國家那樣通過傳統産業的積累逐漸從産業內部走向市場,都必須通過外源性的經濟合作與本土經濟發展相結合而達到發展本土經濟的目標。“一帶一路”計劃就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創造的通過全面對外開放助推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計劃。

  (作者: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行政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李姝睿,《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副主編、教授)

一帶一路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易華錄 34.11 5.96%
2 傑賽科技 16.88 4.20%
3 山東路橋 6.35 4.10%
4 敦煌種業 7.78 3.87%
5 三一重工 8.16 3.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洲控股 15.08 -4.13%
2 晨鳴紙業 16.82 -3.67%
3 珠海港 8.84 -2.64%
4 中工國際 15.74 -2.42%
5 北方國際 17.32 -2.3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