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本面和政策面支撐估值向上

  • 發佈時間:2015-07-29 07:00:0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上週五尾盤的股指跳水,到週一滬指的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A股近日出現疲弱態勢。

  分析認為,金融穩定的基調決定了市場不會有大幅下跌的恐慌。對於場外資金的清理以及融資融券餘額的下降決定了未來再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大幅下降。因此在改革邏輯進一步明朗之前,市場將可能以震蕩整固為主。同時,這也將是估值體系回歸市場化的一個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過程中,市場肯定還會經歷一些波折,投資者的心態也會起伏變化,但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總體趨勢並不會改變。對單日大跌,投資者也應該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追漲殺跌。

  ●南方日報記者 郭家軒 陳若然策劃統籌:謝美琴

  復盤??

  政策暖風頻吹 “國家隊”資金出手穩市

  28日滬深股指整體呈震蕩走勢,三大指數全線大幅低開。滬指大幅低開4%,小幅向上後快速跳水,一度下跌5%,A股市場再現千股跌停,隨後在券商、銀行等權重股護盤下,滬指一度翻紅;但午後仍受制于多頭乏力震蕩下跌,截至收盤,滬指下跌1.68%,失守3700點,深成指也跌逾1%,創業板則下調近4%。

  從盤面上看,上漲的僅有證券、銀行和農産品加工板塊,跌幅靠前的則是電腦應用、儀器儀錶和採掘服務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日銀行、券商發力擔當“護盤使者”。銀行板塊早盤率先上漲,民生銀行建設銀行等均有較好表現。券商板塊午後衝擊漲停板,國信證券東吳證券率先漲停,東方證券國泰君安光大證券等均有衝擊漲停表現。近期表現搶眼的豬肉板塊週二再度逆勢上漲,金新農正邦科技康達爾強勢漲停。

  從上週五尾盤“跳水”,到週一滬指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A股一時間讓人迷茫。萬聯證券高級投資顧問古振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指出,近期市場下跌有多方面因素。首先是PMI預覽指標大幅低於預期,創15個月來新低。除農産品外,工業品價格整體下行,顯示國內外需求均疲軟;也反映出國內經濟復蘇態勢較弱,尤其是以製造業為代表的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繼續低迷,産能過剩導致企業反覆去庫存,制約了企業主動投資意願。

  同時,美國年內加息預期強烈,投資者擔憂加息將對新興市場帶來衝擊,市場風險偏好下降。

  不過,短期來看,管理層暖風頻吹,有望穩定市場預期,市場可能再次展開超跌反彈。週一盤後,證監會緊急安撫市場稱,證金公司將擇機增持,繼續發揮好穩定市場的職能;週二證監會已組織稽查執法力量,重點針對27日集中拋售股票等有關線索進場核查。當日盤前,央行也再度發聲,釋疑貨幣政策,淡化“豬週期”影響。

  央行表示,受穩增長政策效果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近期物價水準低位企穩,其中個別商品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的漲幅,但總體來看,居民的物價預期保持穩定。同時,中央銀行主要觀察總體物價水準等宏觀指標,下半年仍會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適度,並穩定金融市場預期,繼續支援實體經濟企穩上升。

  而且,從目前多種跡象來看,國家隊或已再次出手。早盤跌停板個股再次又出現程式化買單,下午2點後,一些藍籌股也出現了大額護盤買單;全天滬股通出現7月份以來首次大規模凈買入26.65億元。儘管從當日即時多空比數據來看,滬市委買盤為4817萬,委賣盤為8344萬,多空比仍為0.57,但滬市委買盤明顯增加,委賣盤則較之前基本持平,多空對決激烈,主力資金開始抄底主機板市場。

  分析??

  理性看待市場回調 跌破前期底部可能性小

  面對週一滬指創下的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機構對於當前市場走向也産生了諸多分歧。持相對悲觀看法的中信證券認為,不僅僅是A股市場,整個新興市場目前都面臨著全線下行的趨勢。在過去幾週,非市場化資金入場救市、托市是股票需求的主要來源,而市場化資金基本持騎墻態度或短期投機博反彈的心理,參與持續度不高。市場波動很大程度上受市場對救市資金增量的預期變化的影響,投資者情緒非常脆弱,導致市場波動往往被放大和加劇。

  不過,廣證恒生則持相對樂觀的態度。其指出,目前仍處於災後市場信心重塑階段,而真正的企穩也非一朝一夕能促成的,市場必然有二次探底的過程。但值得肯定的是,A股“政策底”仍是有保證的。

  “儘管市場仍然在下跌當中,但再次出現前期股災的可能性較小,3400點附近的政策底目前來看依然有效,市場信心的修復過程仍有較長時間,後市大概率會演繹出3400點—4200點之間的箱體震蕩走勢。”廣證恒生表示。

  與此同時,多數基金經理也依然維持積極的觀點。他們普遍認為,每一次市場大跌都能帶來較好的佈局時機。在經歷了前期的去杠桿後,當前市場産生大幅調整不會導致金融系統性風險出現;而各個與經濟有關的部門都在為股市的回暖出謀劃策,例如下調交易費率、券商自主定強平線、公安部嚴查做空等。因此,A股仍將在一段時間內處於政策的蜜月期。A股二次探底,帶給投資者的投資機遇大於風險。

  在匯豐晉信投資部總監曹慶看來,就基本面而言,管理層對牛市的態度比較堅決,維穩資金暫時不會退出,這些都是穩定市場的重要因素。因此近日的下跌只是短期的情緒宣泄,目前還看不到市場持續下跌的可能。隨著市場再次下跌,很多股票的安全邊際再度提高,可能又到了購買股票和申購基金的較好時點。

  事實上,本週以來,監管層頻頻發聲呵護股市,無疑説明瞭,現階段管理層對於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目標十分明確。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就市場自身運作情況來看,鋻於前期深幅調整的經歷,A股市場目前資金杠桿已有效降低、流動性危機已得到實質性緩解,市場風險也得到了相當程度釋放,未來市場再現斷崖式下跌的概率並不大。因此在改革邏輯進一步明朗之前,市場將可能以震蕩整固為主。同時,這個過程也將是估值體系回歸市場化的一個過程。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過程中,市場肯定還會經歷一些波折,投資者的心態也會起伏變化,但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長期向好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對單日大跌投資者也應該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追漲殺跌。

  後市??

  後市大概率分化 結構輪換將更加頻繁

  對於後市,海富通基金認為,市場剛從股災中緩過來,投資者心態非常脆弱,但反彈行情應該沒有結束,未來一段時間還是較好的反彈窗口期,後續多方增量資金將陸續入場。經過這次調整,相信市場會更加重視公司基本面,重點關注成長性行業龍頭及業績增長明確的轉型個股。

  廣證恒生建議,投資者在震蕩行情中,可把握主題性機會,如“中報”、軍工和迪士尼主題等,也可長期重點關注國企改革、轉型升級以及“十三五”扶持的新興産業。

  國際知名投行高盛分析師28日發佈研報表示,儘管A股受利空影響下跌,仍然能看好A股的藍籌股,但A股中小盤股票仍太貴,且主要由散戶投資者主導,對其看法較為審慎。不過,高盛也認為,A股散戶的融資去杠桿過程已完成約三分之二,“穩定”的融資水準約為1萬億元人民幣。

  高盛表示,未來中國的宏觀數據將是穩定增長預期的關鍵,二季度業績也是衡量企業表現的重要指標。建議投資者買入本季至今表現落後、營收/獲利成長可靠度高且估值合理的個股,如華僑城A股、大秦鐵路A股、海康威視A股、保利置業集團H股、五糧液A股。

  不過,川財證券分析師穆啟國也表示,近期與機構投資者交流的過程中,對通脹再度上行的擔憂逐步升溫,而機構投資者對這一變化的關注也反映了市場情緒趨於謹慎。而且,中期來看,市場僅有反彈和結構性機會,A股市場的流動性風險消除,但反彈之路將非常糾結。增量杠桿資金向存量資金切換,持續普漲的概率偏小,分化成為大概率,節奏和結構輪換將更加頻繁。

  “從資金供求來看,新增場外配資被嚴格控制,流出是明確的,存量到期節點是資金流出的關鍵;三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將面臨傘型和定增到期共振的雙重壓力。”穆啟國進一步指出,同時,場內資金流入,包括杠桿資金及股票基金新開戶受趨勢影響比較大。在沒有明確新增資金大量流入情況下,2016年3月之前的市場高點已現;存量資金對衝下,市場未來9個月難有系統性反轉機會,更多是結構性和階段性反彈。

  專家連線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

  穩市資金退出為時尚早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下跌與前期下跌是不同的。此前一輪下跌是去杠桿資金被動平倉,導致的非理性踩踏事件,而現在市場下跌是二次探底,市場在對底部進行重新確認。目前來看,國家隊資金及時救市,也扭轉了市場單邊下跌的走勢,不過,難以否認市場心態不穩,一有風吹草動就會下跌。不過,市場不會跌破前期低點,整體上看會進一步企穩。國家隊資金救市態度明顯,為了防止市場大幅下跌,力度相當大。

  楊德龍進一步指出,對於國際市場對A股造成的影響,儘管美國加息預期強烈,新興市場去年經濟增速低迷,這些確實會引導新興市場資金流向美國。但從歷史經驗看,A股和美股的聯動性並不強。

  “儘管我國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但A股的此輪牛市關注點在於對國家經濟改革的預期,對改革牛的信心是主要的動力。”楊德龍指出,就現在看,市場對政府是有信心的,對“改革牛”信心仍在,市場仍然存在很多機會。未來,被錯殺的優質藍籌股、改革受益股,都會在下半年有所表現,因此儘管現在國際市場形勢變了,但對A股並不會産生決定性的影響。

  另一方面,對此前市場傳言國家隊穩市資金退出,楊德龍表示,市場並不用太過擔憂,穩市資金退出期限一般會在3年—5年,當前仍在救市的關鍵階段,談資金退市仍舊為時過早。

  相關

  港股下行趨勢逆轉 反彈行情可期

  南方日報訊 (記者/郭家軒)日前,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就近期港股市場表現發佈研究報告,指出香港市場下行趨勢逆轉,反彈行情有望延續。

  丁安華表示,分析港股市場過去8年中股市大跌後的反彈走勢,發現由於週邊市場動蕩導致港股下跌,市場反彈模式依然受週邊形勢的制約。但是,這次的市場暴跌行情,主因則是內地股市“去杠桿”化,希臘債務問題只是在時間上加速及放大港股下行速度。

  “從港股市場的這兩天的反彈幅度和成交量的數據來看,大於歷史上幾次超跌反彈的幅度和數量,我們判斷場上的買賣盤應可得到充分的交換,空頭被迫回補。”丁安華認為,因此,港股市場反彈將持續,建議把握右側買入機會,積極買入前期受A股市場影響而超跌的中資股票。

  丁安華表示,隨著A股市場逐漸穩定,希臘債務問題緩解,港股投資者悲觀預期將會扭轉;再加上港股市場具有明顯的估值優勢,特別是中資上市股票價值凸顯。具體投資機會方面,其建議關注大盤中資藍籌股,即市值100億元以上,續跌期間股價下跌幅度在30%以上,有一定業績支援,未來股價有望獲得穩定的上升動力。

  同時,行業配置上,投資者可加倉中資保險和證券公司股票。丁安華認為,中資券商股成為“國家隊”救市主力,在下跌行情中被拋售,超跌後有望引來一波上漲行情,反彈力度十足。另外,高成長及業績可期的具有國企背景的中資上市成長股也有理由看好。

  數讀

  主機板市盈率中位數為40倍

  Wind統計顯示,截至23日收盤,中證100公司平均市盈率13.3倍、市凈率1.9倍;滬深300公司平均市盈率15.9倍、市凈率2.2倍;中證500公司平均市盈率59.5倍、市凈率4.5倍。而剔除中證100後,268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為65.7倍、市凈率4.6倍;剔除滬深300的2480家公司平均市盈率達到86.5倍、市凈率5.0倍。

  自市場出現危急局面以來截至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超過80%公司的市盈率又回到42倍以上,除滬深300以外的2400多家公司的平均估值超過85倍,這一估值水準對這些公司成長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